- 兰凤贺;刘震华;魏守礼;李向印;李淑荣;
<正> 1969年 Carpentier 提出采用戊二醛溶液固定猪主动脉瓣制做生物瓣膜(简称猪瓣)的方法,优点是瓣膜来源容易,大小可随意选用,且抗原性减低,耐久性较好,血栓栓塞率少,不需要长期抗凝治疗,因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做心脏瓣膜替换。关于猪瓣的超微结构变化,国外研究较少,国内未见报导,为此作者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瓣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983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陈秀鉴;
<正> 女阴白色病变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作者对此诊断命名及其癌变潜能作了认真探讨。本文根据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提出浅见。材料和方法自1972年2月~1980年1月我院附属医院妇科拟诊“女阴白斑”病例共330例,初诊时送病理活检。同时,临床送检女阴鳞癌伴白斑病例的外阴根治术术后标本4例,作对照观察。
1983年06期 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张富荣;郭静琴;王桂香;房世荣;董英;夏九云;
<正> 羊水容量和组成成分的改变与妊娠进展有密切关系,并可直接反映胎盘功能及胎儿产前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羊水中有关成分的测定和羊水的细胞学检查对先天性疾病和畸形等的判断、胎儿是否成熟、有无宫内室息等,可提供较精确的依据。国内对羊水中肌酐和磷脂类含量可作为胎儿成熟度的指标已有报道,但羊水中酶类研究
1983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沈鸿敏;张淑珍;王晓莉;
<正> 妊娠期雌三醇的排出量是胎盘功能的指标之一。近年来有很多资料报导,通过连续测定孕妇尿雌三醇(E_3)可估计胎儿予后及胎盘功能,对高危妊娠之处理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了一定作用。现将我院实验室1979年6月~81年12月进行的孕尿雌三醇测定及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983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黄希正;张惠志;王学忠;靳福昌;
<正> 急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阻滞病情演变快,常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导致猝死。虽有心脏起搏器及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品治疗,但根本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故仍为心血管急症治疗学中一大难题。本文报告138例急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阻滞,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心脏起搏器或药物起搏,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983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包岩;许娟;
<正> 卵巢髓质平滑肌瘤为妇科罕见的性未分化间叶良性肿瘤,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48岁,住院号134229。因腰酸下坠三年,近一个月加重伴月经量多,于1981年5月11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初潮14岁,周期30天,经期3天,量中等,近一个月经量增多,无痛经史。白带不多。末次月经1981年4月28日。孕5产5。检查:心肺(一),腹部平坦。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肥大伴有陈旧裂
1983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张鸿修;谢伟;王志雨;郝醒志;
<正> 冠心病是我国常见病,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推测猝死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冠心病猝死的防治问题在我国已引起重视。本文就河北省正定心血管病防治区自然人群中发生的冠心病猝死及可疑冠心病猝死169例加以分析,以有助于此病的研究与防治。一、资料来源病例均系河北省正定心血管病防治区对象。1974年为回顾性调查,1975年起为登记调查。
1983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赵淑容;吴一;赵义;张治明;裴琇;赵渭滨;孙述强;杨冬云;齐孟林;任启福;
<正>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伴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者较多,致使糖尿病心血管的合并症不断上升。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及抗菌素广泛用于临床,使得糖尿病人因酮症酸中毒或急性感染而致死者大大减少,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研究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1983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孙静生;乔占英;葛尾彰;
<正>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虽较少见,但近年来报导不断增加。由于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故手术切除率较低,尤其原发性腹膜后肉瘤切除率则更低。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1972~81年收治的4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报道如下:
1983年06期 20-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梁恒仁;
<正> 本文就我院1975年10月~81年10月中耳乳突手术297例中发生的手术意外及并发症55例加以讨论,以汲取经验教训。一般资料中耳乳突手术297例。包括根治,改良根治术,鼓室探查术,乳突腔闭塞术及传音机构修建术。不包括镫骨手术。共发生手术意外及并发症55例,约占18%(见表1)。
1983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杨素清;王新琦;
<正> 为了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我院提出以下综合诊断指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血流图、心电向量、心电图、胸片、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项无创性检查。共观察20例将结果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1983年06期 24-2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何德刚;
<正> 耳前瘘管为先天性畸形,是一种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胚胎早期原始耳结节融合不全所致。常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它外耳畸形,可一侧或双侧,管口多位于耳轮脚前,进入管口为一膨大的窦囊,可有分支,深浅长短不一,管腔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组织。因此,容易继发感染,间断流脓或形成脓肿,每需切开引流,反复发作或长期溃烂不愈,称之为感染性耳前
1983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周森龙;刘名才;尹济群;
<正> 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的定量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肝豆状核变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多采用国外文献报道的正常值。现将石家庄地区100例健康成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结果报告于下。一、实验对象:经临床体检、肝功、心电图、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人100名,其中男女各50名。
1983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彭子成;尚耀东;李琦;
<正> 对喉癌是否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至今各家仍有争论。Lee 等认为如果患者有15~20%或更多的潜伏性颈淋巴结转移,应施行选择性颈廓清术,相反,对潜伏性颈淋巴结转移在10%以下者,则手术的意义甚微,因其本身仍有1~3%的死亡率。我们认为,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而定。我们对34例不同类型和分期的喉癌,分三组做了不同的处理。根据其远期疗效,对选择性颈廓清的适应症,略加讨论。
1983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珏;晁继涌;陈启新;于满;
<正>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错构瘤,在肾脏各种良性肿瘤中较为多见,且具有重要临床特点。我院自1978年以来曾遇到4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性,35岁,住院号82—9523。因间歇性无痛性血尿2年,右上腹肿物7个月入院。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20/60mmHg,红细胞480万,血红蛋白12.5g/dl,尿常规正常。右上腹部可触及16×14cm 肿块,质硬,无波动,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静脉肾盂造影:左
1983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周占民;王明虎;霍建国;
<正> 为比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敏感性,我们在610名农民中进行检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LISA 试剂盒:批号8207,效期内使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2.冻干HBsAg 诊断血球及 HBsAg 诊断血清,均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效期内使用。
1983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安国瑞;苏昌兴;施茂祯;
<正> 1981年我院在地直6,835名干部体检中,对部分正常人,全部高血压患者和超体重者,共1485名进行了血脂含量调查,结果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血脂调查共1485名,男1007名、女478名,年龄均在17岁以上,最大者75岁。血脂调查的对象分四组,分组标准如下:1.正常组:体检正常,体重在标准体重(身高减105厘米为公斤数)上下5公斤内均为
1983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张怀彬;
<正> 输尿管囊肿系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现将我院收治的具有典型 X 线表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9岁,住院号33306。因肉眼血尿于1981年12月10日入院。一月前发现尿呈洗肉水色,无明显尿频尿急等症状。尿常规:红血球20~25/高倍镜,白血球1~2/高倍镜。膀胱镜检查:见左输尿管开口处粘膜呈圆形凸起,状如灯笼,明显充血水
1983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宣玉平;
<正>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在城乡医疗单位广泛进行输卵管结扎术。手术中膀胱损伤偶有发生,现将这方面的防治意见简述如下。腹壁解剖与膀胱的位置一、下腹部正中切口的腹壁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和腹横筋膜;若切口沿正中偏向了一侧则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二、膀胱为空腔器官,位于腹膜外,腹膜
1983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刘振清;
<正> 犀角系进口的贵重药材,商品分为暹罗角和广角二类。暹罗角货源稀缺,价格昂贵,市面极难见到,目前使用的犀角,多为广角。医药工作者积极地研究了犀角的代用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目前犀角使用混杂的情况下,准确的鉴别犀角及其代用品有着一定的意义。药检所在处理“犀角”的检品中有角类的酒杯、尺子、图章及碎块等,经鉴别可分为暹罗角、广角、水牛角、旱牛角。现就以上四种
1983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康春生;谷纪忠;任国强;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6岁,主因先天性总胆管囊肿自发穿孔引流术后三个月入院诊治。缘於三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上腹有肿物,并有间断性腹痛,曾在我院诊为“先天性总胆管囊肿”,嘱其住院治疗,患者因故未住院。后因突然剧烈腹痛在当地诊为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右上腹有一囊性肿物约10×15厘米大小,下极穿孔,腹腔有大量黄绿色液体,并行囊肿引流,腹腔引流术,囊肿放入蕈状尿管,腹腔放入香烟引流两根,结束手术。最初引流管有黄绿色胆汁流出,一个月后自行夹管,夹
1983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马栋才;
<正> 1982年对480名16~18岁目测无明显残疾的男性青年,进行了观察,着重了解鼻中隔和鼓膜内陷情况。结果被观察480名中,鼻中隔畸形336人,占70%(见表1)。鼓膜内陷229人,占47.7%(见表2)。
1983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赵惠民;杨永库;程林;张玉群;
<正>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畸形中,股四头肌瘫伴有屈膝外翻畸形较常见。对轻度屈膝外翻畸形,行髂胫束切断,腘绳肌止点前移及跟骨牵引矫正。1980年以来对较严重病人采用杵臼式股骨髁上截骨治疗30例,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我们手术治疗的30例病人中最小13岁,最大26岁,患膝情况,年龄,分组见表1:
1983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马青云;魏桂庭;
<正> 食道瘢痕性狭窄、多因误服烈性化学药物致食道烧伤,轻者可进流食,重者则因营养不足而致消瘦脱水、酸中毒而死亡,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我科自1974年5月至82年12月,采用逆行扩张法辅以活血化淤药物共治疗食道瘢痕性狭窄16例、逐渐痊愈,能进普食,身体康复。
1983年06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嘉;
<正> 青少年急性偏瘫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所遇29例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资料来源:我院1975~82年诊为原因不明所致的急性偏瘫住院患者共29例。2.年龄及性别:均在30岁以下,最小者5岁,其中男13例,女16例。3.发病季节:春季8例,夏季4例,秋季7例,冬季10例。
1983年0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冯玉峰;
<正> 我科收治急性睾丸扭转坏死2例,报告如下:例1.男,14岁,因左侧腹股沟突然疼痛两天而入院。左腹股沟管处有一核桃大肿物,两天前剧烈活动后突然疼痛,呈持续性疼痛并有恶心未吐。既往无腹股沟斜疝史。检查:左腹股沟处可触及4×3×3cm 肿块,压痛,拒按,阴囊左侧空虚,未触及睾丸及精索。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呈紫黑色,精索顺时针方向扭转180°。术后诊断:左腹股沟隐睾扭
1983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正>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河北分会,于1983年9月6~20日在秦皇岛市共同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活血化淤研究方法讲习班。学员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医疗、医学科研机构,共184人,他们多是从事中西医结合活血化淤专业的技术骨干,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研)以上35人,主治医师、助研104人,医师及检验员等45人。一些医院的院长、研究所长也参加了学习。讲习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研究院以及上海、
1983年06期 4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杨莲婷;赵香文;伍瑞珏;叶贤坤;
<正> 目前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国内外曾有报导。但 HDL—Ch 与电泳法测定之 a—脂蛋白的关系及 a—脂蛋白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报导较少。本文就电泳法则定 a—脂蛋白与 HDL—-Ch和 HDL—Ch/T.C 比值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简介如下:一、测定对象:健康人组243例,其中男性120例(年龄22~
1983年0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许娟;包岩;
<正> 患者27岁,已婚,于1982年7月2日住院,住院号146601。因下腹部肿物一年余,有轻触痛。患者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成人拳大实性肿物,不活动,有触痛,肿物逐渐增大,无其他不适。末次月经82年6月25日,既往月经正常,白带不多。来院诊为左侧阔韧带肿物。追问病史,结婚二年不孕,爱人健康。检查:血压120/80,脉搏80次,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宫体水平位偏右,正常大小,
1983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侯广昌;葛尾彰;李虎臣;彭淑启;
<正> 胆道手术后残留及复发性结石,是胆道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改进手术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以及应用一些新的医疗器械,探索药物溶石等方面的努力,收到一定效果。发现和取出了过去不能发现和取出的结石,使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文献报告之残留结石的发生率多在2~20%。我院1974年1月~82年12月因胆石症而手术的339例,术后残留及复发
1983年06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陈慎;
<正> 应用“排卵汤”治疗无排卵性子宫功能性出血、闭经、月经稀发、黄体功能不足、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症,对这类病人的疗效标志是恢复其卵巢功能。目前促进排卵的药物除有舒经酚、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外,用中药“排卵汤”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自1976年1月~81年12月我们用“排卵汤”治疗上述疾病100例报告如下。
1983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沈金赞;
<正> 为减轻青、链霉素注射引起的疼痛和局部硬结,我们采用了0.6%氯化钠溶液作溶剂,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方法:用0.6%氯化钠溶液3毫升和3.5毫升分别稀释青霉素80万单位和链霉素1.0克,行肌肉注射。二、无痛及无硬结标准:1.无痛标准:注射时患者自述不痛或无痛苦表情,局部皮肤无“鸡皮样”变;2.无硬结标准:注射后观察3~4小时硬
1983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王学礼;魏宝林;凌彤;侯康济;
<正> 手部肌腱损伤是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如果肌腱缺损范围较大,必须行肌腱游离移植进行修补,以恢复其功能。本文对我院1975年至1980年期间所做的游离肌腱移植手术92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81例(占88.04±3.38%)取用掌长肌肌腱作为移植材料,由此可见,掌长肌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掌长肌的解剖学研究,过去多偏重于起止点及变异上的调查,而且资料不多,至于有关的测量数据
1983年06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于庆玉;
<正> 在无手术显微镜下做拇指再植术一例,经三年观察,已恢复了部分工作,报导如下:患者男,28岁,木工,1979年10月5日因电锯伤而将左拇指锯断:相当指间关节处,关节面完全脱失,伸、屈侧肌腱、神经、血管等全部断离。仅拇指背侧皮肤有2cm 未断(其拇指指间关节处之周径为8cm)。经清创后将关节面修整以克氏针贯穿指骨之髓腔,使之融合成165°曲功能位的固定关节。
1983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徐国桓;
<正> 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关于心律失常分类联合工作组的报告,室速和室颤归于冲动起源部位失常中主动性异位性心律。Dessertenne于1966年观察到一种通常可自行中止的居于室速和室颤之间的特殊类型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 ORS 综合波主波呈现连续性忽而向上、继而向下的形态,故命名“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简称TDP)。其实关于这种心律失常的显著心电图表现自1923年起已有陆续报道。因其易发展为室颤,又称为室颤前奏型室速,短暂室颤或芭
1983年06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方克明;
<正> 中厚皮片游离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切取较大面积的中厚皮片均需借助于鼓式切皮机,由于一般医师不熟悉鼓式切皮机的构造,掌握不好取皮的操作要领,往往不能切取薄厚适中、面积恰当的中厚皮片,以致影响手术效果。过去切皮均采用胶水粘固,由于胶水粘固性能不稳定,发生脱胶,常为切皮失败的重要原因。自取皮双面胶应用于临床后,使中厚皮片取皮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本文就取皮双面胶的性状与切取技术作一概要介绍。
1983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郝维善;张玉芬;
<正> 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技术保存菌种,这是早已被实践证实的长期保存菌种的有效方法。但此法需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因而不能被基层广泛采用。为适於基层的菌种保管工作,我们设计了纸片菌种干燥法,於1970~1972年先后干燥了一批菌种,观察到1980年5月仍存活,且生物学特性也未改变,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保存剂:将新鲜牛奶以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冷却后放4℃冰箱过夜。脱脂后,
1983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李培根;
<正> 家族性震颤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又称 Minor's 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上并非少见,多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病始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症状是手、臂、头面等部位的细小或粗大震颤;唇、舌及下肢震颤罕见。本病可有间歇期,可因运动、疲劳、情绪激动、焦虑、精神刺激等因素而加重症状;静位、睡眠、甚至在饮酒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故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震颤麻痹。本院门诊观察治疗一例,报告如下,并附其家谱调查图。
1983年0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王世茹;
<正> 例1,患者,19岁。因周期性下腹痛二年,腹部包块半年,于1973年4月3日入院。查体发现下腹正中有一包块,高达脐下4指,压痛,不活动。妇科检查:阴毛女性型分布,大小阴唇发育正常,尿道口下有处女膜痕迹,阴道口闭锁。肛诊:距肛门4cm 以上触及肿块的下界,向直肠方向突出。诊断:先天性阴道部分闭锁合并阴道子宫经血潴留。于1973年4月10日在骶麻下手术。于尿道口下方与后联合间即处女膜痕迹,横行切开4cm,钝性分离造穴,深达5~6cm处触及肿块,外被较硬组织(称血肿壁),穿刺抽出咖
1983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