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法雷,卢钦安,尹德海2005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邹万忠2005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李英,迟雁青2005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林海英,张丽红2005年02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本刊编辑部2005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海松2005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张丽红,林琼真2005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林燕2005年02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迟雁青,刘茂东2005年0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王保兴,迟雁青2005年02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李鲜阳,线滟2005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郭志军2005年02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李荣芬,林琼真2005年02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刘会宁,柳立军,潘旭东,段国辰,张霄鹏,王会恩
目的 分析胸腺瘤组织内免疫状态的变化及造成异常的原因。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正常胸腺和胸腺瘤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二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Ⅰ、 Ⅱ类抗原的表达情况。患者按有无重症肌无力 (MG)分为两组MG(+ )、MG(-)。结果 两组中CD+ 4CD- 8亚群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而CD+ 3CD+ 4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另外 ,MG(+ )组CD+4CD+8亚群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加 ,P <0 .0 1;CD+3CD+8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MG(+ )较MG(-)组 ,CD+ 4CD+ 8亚群增加 ,而CD+ 3CD+ 8亚群明显减少 ,P <0 .0 1。正常胸腺组织中MHC 1、MHC Ⅱ均为强阳性表达。胸腺瘤无论是否合并MG ,组织中MHC Ⅰ表达强阳性 ,与对照组无差异 ;MHC Ⅱ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MHC Ⅱ的表达存在异常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可能与胸腺瘤内部在发育过程中阴性选择异常有关。
2005年02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齐向北,张奉琪,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
目的 探讨肩胛颈骨折合并腋血管损伤的诊断、显微外科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损伤部位 ,采取骨折固定血管探查 ,进行血管修补和自体静脉及人工血管移植修复血管损伤。结果 本组 7例 ,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肢血液循环良好 ,经 1年以上随访 ,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明确肩胛颈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 ,采用适当的内固定及血管修复 ,不仅可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还可恢复上肢功能。
2005年02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宋妍,曹平2005年02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李衡,任栋,齐向北,侯志勇,王庆贤,李志
目的 评价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 1993年至 2 0 0 2年在我院治疗的5 60例 5 82个胫骨干骨折 ,其中双胫骨干 2 2例 ,采用单边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结果 5 18例 5 3 4个胫骨干得到随访 ,随访率 92 .5 % ,随访时间 6~ 2 8个月 ,平均 14个月。外固定架使用时间 3d~ 18个月 ,平均 6个月。随访的 5 18例患者 ,骨折Ⅰ期愈合 462例 ,愈合时间平均 6.5个月 ,延迟愈合 48例 ,行自体骨移植术 ,其中 14例更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6例伴有神经血管损伤 ,1周后截肢。 2例因筋膜室综合征 ,肌肉广泛坏死 ,半年后截肢。 15 5例开放骨折中 8例局部感染。 2 2例针道感染、针道松动 19例。结论 应用单边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 ,简单 ,创伤小 ,感染率低 ,愈合率高 ,骨折愈合后去除外固定简单。通过加强护理 ,可以避免针道感染松动。
2005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张伟忠,赵萍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 (HFOV)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 18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12h后PaCO2 由 (10 .10± 3 .2 0 )kPa下降至 (5 .70± 0 .80 )kPa(P <0 .0 5 ) ,PaO2 由 (5 .60±1.10 )kPa上升至 (7.2 0± 1.60 )kPa(P <0 .0 5 ) ,2 4h后PaO2 为 (9.3 0± 2 .0 0 )kPa(P <0 .0 1) ,并且FiO2 和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等均逐渐下降。经HFOV并闭式引流治疗 ,18例气胸患儿完全治愈 14例 ,放弃治疗 3例 ,1例双侧气胸患儿无效。结论 HFOV对治疗新生儿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 ,且安全性好 ,比常频机械通气 (CMV)有很大优越性。
2005年02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孝霞,徐欣昌2005年02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李志,梁忆,吴春生,马惠敏
目的 利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中 1 3粉碎骨折。方法 新鲜锁骨中 1 3粉碎骨折18例 ,均利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经 3~ 2 3月 ,平均 8个月随访 ,骨折愈合时间 6~ 10周 ,平均 7.3周 ,总优良率 95 %。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器是治疗锁骨中 1 3粉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2005年02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唐杰,苏小娟,赵江玉2005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李梅岭,李卫东,张金铎,谢荣景,邵春燕,梁希军,李保庆
目的 观察新凝灵和止血敏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渗出的影响。方法 术中静脉给新凝灵 0 .2g(治疗组 1)或止血敏 1g(治疗组 2 ) ,术后第 1、2天静脉给新凝灵 0 .4g(治疗组 1)或止血敏 3g(治疗组 2 )。结果 新凝灵和止血敏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渗出均有影响 ,且新凝灵优于止血敏。结论 新凝灵能明显地减少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胸腔渗出。
2005年02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徐坚,黄文华2005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吕同珍
目的 观察亚叶酸钙 (CF)、草酸铂 (L OHP)、氟脲嘧啶 (5 Fu)组成的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已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晚期胃癌 2 4例 ,采用L OHP 13 0mg m2 静脉滴注 2h ,第 1天 :CF15 0mg m2 静脉滴注 2h ,第 2~ 4天 ,5 Fu 2 0 0mg m2 快速静脉滴注 ,追加 90 0mg m2 ,采用肘静脉穿刺输液泵持续滴注 48h ,第 2~ 4天。 2 1d为一周期。结果 2 4例患者中 ,完全缓解 (CR)率为 16.7% (4 2 4) ,部分缓解 (PR)率为 41.7% (10 2 4) ,总有效率 (RR) 5 8.3 % (14 2 4)。不良反应 :外周感觉神经末梢损害发生率为 62 .5 % (15 2 4) ,Ⅰ度静脉炎发生率为 3 3 .3 % (8 2 4) ,骨髓抑制均为Ⅰ级发生率为 8.3 % (2 2 4) ,胃肠道反应均为Ⅰ~Ⅱ级发生率为 16.7% (4 2 4)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 4.2 % (1 2 4)。结论 L OHP +CF +5 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 ,不良反应轻 ,患者可耐受。
2005年02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陈聚朝,吴川,柳顺锁
目的 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 90例患者 ,其中男 5 4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5 0岁 ;体重 45~ 80kg。排除所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各 3 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 5 0 μg kg、维库溴胺 0 .1mg kg、异丙酚 1.5mg kg ,A组加入芬太尼 2 .5 μg kg ,B组加入瑞芬太尼 1.5 μg kg ,C组加入瑞芬太尼 2 .0μg kg ,要求在 2min内静脉推药完毕 ,气管插管要求熟练的麻醉医师操作。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 1、3、5、7min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结果 血压、心率 :A组插管时及插管后显著升高 ,B组轻度升高 ,C组平稳或轻度降低。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是可行的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05年02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张延峰2005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苏玉珂,张光磊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收集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种感染病例 495例 ,剂量 0 .4~ 0 .6g d ,疗程 5~ 14d。其中 2 3 1例服药剂量为 0 .4g d ,2 64例服药剂量为 0 .6g d。对其中痊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细菌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49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90 % ,细菌清除率 87.3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 .0 5 %。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005年02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梁屹2005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梁晓虎,李建民,沈莉,张义兵,张爱红,陈世红,陈莉,赵莉华,孙晓红,沈莲娜2005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赵莉华,时卉丽,孙晓红,杨凤霞,李建民2005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吴彦洪,杨琇玮2005年02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韩力2005年02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李保庆,田子强,李勇,王其彰2005年02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任亮,冯建书,张国平,任志恩2005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庞景霞2005年02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卢立生,谢光波2005年02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丁旸2005年02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罗天侠2005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庞新娜2005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颉玉欣,王旭,张进贵2005年02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赵华东,吴晶,鲁震2005年02期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虹,李惠卿2005年02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方素华2005年02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尹淑静2005年02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丁文英2005年02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张力,李则宾2005年02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史林2005年02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冯继,周益民,于俊华2005年02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贺南方,姚洪森,张健,姚希贤2005年02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杨卫红,沈丹2005年02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邢英路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 2 5 2 0例医院急诊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抗菌药物应用 2 496例占 99% ,其中单用或联合应用喹诺酮类药物 2 2 80例占 91.3 % ,急诊患者喹诺酮类应用率为 90 .5 % ,其中血常规检查正常者 888例占 3 8.9% ,各类中毒 888例占 3 8.9% ,未做血常规检查 744例占 3 2 .6%。结论 医院急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率高 ,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 ,重视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加强急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及指导尤为迫切。
2005年02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范文成,叶晓红,罗志宏,赵兴茹
目的 探讨不同装量的中性氧化铝柱对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光光度法。结果 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受不同氧化铝柱的影响显著 ,结果如下 :装 5g氧化铝的层析柱 >装10g氧化铝的层析柱 >装 2 0g氧化铝的层析柱。结论 确定了以 5g中性氧化铝 (10 0~ 12 0目 )装柱最佳 ,空白回收率可达 97.8%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0 .75 %。
2005年02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陈益强,江贵珍,方秀玉2005年02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陈桂凤
目的 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四肢静脉留置针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组为A组 (3 3例 ) ,采用四肢静脉穿刺留置针组为B组 (3 4例 ) ,行对比观察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结果 穿刺时间 :A组 <1min为 90 .9% ,B组为 5 5 .9% ;一次穿刺成功率 :A组为 97.0 % ,B组为 70 .6% ;置管时间 :A组为 4~ 9d ,平均 7.7d ,B组为 2~ 5d ,平均 3 .9d ;并发症 :A组为 9.1% ,B组为 5 8.8% ,P均 <0 .0 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组穿刺时间短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置管时间长 ,并发症少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重型肝炎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2005年02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杨彩珍,牛雅2005年02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王心,戚旻,明茗2005年02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张宝安,王子岩2005年02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练国爱,罗琼,张叶红2005年02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夏学丽2005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薛淑英,刘伟,杨润婷2005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赵江玉,胡俊霞,唐杰2005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吴景梅,顾潇,高慧彩2005年02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安聪娟,李玉平,翁杰慧2005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刘怡彬,田红云2005年02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仇会琴,赵江玉2005年02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王健美2005年02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刘欣燕,张淑敏,杨永辉,刘颖2005年02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