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编委会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期刊征订
 

在线期刊

更多>>
  • 过刊目录
  • 高级检索
  • 本期栏目
  • 过刊浏览

下载中心

更多>>
  • 授权书

访问量统计

访问量:102598

2006年06期目次

  •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生物相容性的试验研究

    刘明;郑宏;刘加立;孟亮;陈雪生;袁伟民;王红月;王清志;赵红;李莉;

    目的观察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动物体内的组织学反应,研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选7只实验用犬及3只小型猪非体外循环下通过外科方法建立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直视下经导管植入CardiaCure-ZH心血管异常通道闭合器(北京科迪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处死试验动物取封堵器标本行大体肉眼观察、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1只实验犬因出血于术中死亡,另1只实验犬因术中气栓瘫痪,1周后死亡,余8只植入封堵器成功,均存活至各自试验终点。大体标本显示闭合器表面均见厚薄不等的、光滑的新生内膜爬生,网塞内的海绵内芯结构完整并与坚硬的结缔组织融合;光镜检查显示封堵器网塞上心脏内皮细胞爬生完整,邻近组织未见炎性反应及异物巨细胞聚集,周围心肌未见坏死。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封堵器表面内皮细胞完全覆盖,细胞排列紧密,但封堵器的金属端头未能被心脏内皮细胞完全覆盖。结论实验结果表明,CardiaCure-ZH心血管异常通道闭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006年06期 44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血清sCD44v6与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研究

    李荣华;张辰;王邦茂;于永强;崔如众;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8水平,同时对42例健康者和29例胃溃疡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胃癌组(n=53)血清sCD44v6I、L-18水平分别为(565.69±165.89)ng/ml、(550.48±239.86)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且血清sCD44v6I、L-18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结论血清sCD44v6I、L-18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在利用其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方面有重要价值。

    2006年06期 44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缬沙坦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张玉兰;孟翠娟;

    目的探讨缬沙坦(valsarta)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老年高血压(EH)的疗效。方法64例EH患者(EH组),给予缬沙坦治疗4周,剂量80~160 mg/d,6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1)水平。结果治疗前,EH组血浆NO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H组血压变化与血浆NO浓度呈负相关而与ET-1浓度呈正相关。经缬沙坦治疗4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但心率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治疗4周后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分级越高,血浆NO及ET-1浓度变化越显著。结论缬沙坦有显著的降压疗效,可以显著修复和改善EH不良的血管内皮结构及功能。

    2006年06期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刘子永;胡运源;林惠青;张秀英;苏日见;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和非血液灌流组(NHP组)。HP组114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NHP组11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HP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NHP组,平均缩短25 h,缩短平均住院4 d,病死率平均降低13.5%,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0.9%,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药物及农药,迅速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具有疗效快,可靠,副作用小,缩短病程的作用,是治疗重度药物及农药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06年06期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异丙酚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半胱天冬酶-12的影响

    董振明;任建军;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半胱天冬酶-12(caspase-12)的影响,从内质网角度探讨异丙酚对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1~2.3 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8只)。术中胸膜破裂和死亡者不纳入实验,再按照随机原则在相同条件下予以补齐。实验结束后取左心室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12、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用Motic 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比较各观测指标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value AO值);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lowcytometry,FCM)及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凋亡。结果Sham组caspase-12c、aspase-3低表达;FCM检测有少量凋亡早期细胞,TUNEL染色见少量阳性细胞;与Sham组比较,I/R组和P组caspase-12c、aspase-3表达增加(P<0.05),FCM检测和TUNEL染色见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组Caspase-12、Caspase-3表达下降(P<0.05),FCM和TUNEL染色见凋亡心肌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抑制caspase-12介导的caspase级联反应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是异丙酚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2006年06期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超声表现1例

    张红芳;

    2006年06期 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心功能不全患者肾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陈菲;张毅;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肾衰)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围术期部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术前评估40例终末期肾衰患者心功能并予相应处理,观察患者硬膜外麻醉后手术前(T1)、切皮(T2)、移植肾血管开放前(T3)、开放后1 h(T4)、缝皮(T5)5个时点的心率(HR)、血压(SBP、DB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T2~T5和T1相比,SBP、DBP有显著降低,经液体扩容及小剂量多巴胺(2~8μg.kg-1.min-1)持续泵入,SBP、DBP波动小于麻醉前的20%;T2~T4与T1相比,HR差异无显著性;CVP在T2~T5较T1升高,差异显著(P<0.05);T1~T5,SpO2>9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心功能检查,硬膜外麻醉,围术期的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术后镇痛,以调节移植肾灌注和心脏负荷,是终末期肾衰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2006年06期 45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慢性咳嗽患者60例病因分析

    曾志伟;何永红;高爽;梁敏;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其分布。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食道pH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病因分类,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60例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发现,鼻后滴漏综合征为35%(21/60),胃食管反流为30%(2/60),变异型哮喘为26.7%(16/60),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为3.3%(2/60),双病因为5%(3/60),病因未明者为5%(3/60)。经针对病因特异性治疗后,94.7%(54/57)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慢性咳嗽病因主要为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变异型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总病因的95%;询问病史及行试验性诊断治疗有效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

    2006年06期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郝氏法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临床分析

    谭明;刘力;夏振山;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2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Ⅱ式、Ⅲ式及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种消化道重建术。术后观察患者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全血细胞计数、代胃的储存及排空功能、预后营养指数(PNI)、Visick指数的比较等指标结果。结果与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Ⅱ式、Ⅲ式相比,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体重恢复好,血浆营养参数和PNI均较高,且术后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消化道重建应构建代胃并保持摄入食物通过十二指肠。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2006年06期 460-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临床分析

    张国栓;雅键;郑志敏;冯建军;左东明;崔专义;王桂琦;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开腹指征及如何有效地把握主动开腹手术的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9月至2005年7月553例LC手术资料。结果553例LC手术中,胆囊结石375例,胆囊息肉169例,结石伴息肉9例。在胆囊结石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7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5例。中转开腹手术12例(2.17%),均治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开腹手术指征,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及时中转开腹,避免盲目自信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2006年06期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大剂量短疗程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李世华;李丽萍;马洪涛;郭培英;吴一峰;陈金良;

    目的探讨大剂量、短疗程血脂康对非酒精性脂防肝(nonalcoholic steatohpatitis,NASH)的疗效。方法对300例NASH给予口服血脂康胶囊,2.4 g/d(0.3 g/粒),每日2次口服,疗程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其肝脏声像图及血脂、生化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超声检查肝脏的大小、实质回声、管道纹理等声像图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总有效率79.7%(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大剂量、短疗程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2006年06期 46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葛书霞;

    目的总结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诱因及临床表现等,做到对该病的早防早治。方法对我院32例因该病入院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诱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6例(50%)患儿起病前有发热、腹泻等感染病史。单纯母乳喂养儿25例占78.1%。全部病例维生素K治疗有效,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8例占23.8%,死亡4例占12.9%。结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晚期至3个月内婴儿常见疾病,该病致残率、死亡率较高,要做到早防早治,尤其是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可以减少和避免此病的发生。

    2006年06期 46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使用中药膏治疗牛皮癣引起慢性汞中毒2例报告

    董会台;

    2006年06期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康复治疗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杨青兰;高晓艳;林海;代涛;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选取最佳康复时间窗。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的脑卒中患者并有神经功能缺失者90例,依据患者发病到开始康复治疗时间划分为早期康复组(<14 d)、延迟康复早期组(15 d~3个月)、延迟康复晚期组(>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上田敏评定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进行初次和再次评分。结果3组内患者治疗前后评价均有差异(P<0.01);3组间治疗前后下肢情况比较:早期康复组优于延迟康复早期组(P<0.01)。结论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促进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发病14d以内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康复时间窗。

    2006年06期 468-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闭锁综合征1例

    赵会玲;刘佳林;赵宝华;

    2006年06期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赵根;赵林;李林芳;

    目的回顾分析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研究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9例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转归,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修补合并三尖瓣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成型术后再手术1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以上病例除2例未手术外,余者均予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死亡3例。6例手术成功,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治疗效果差,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6年06期 470-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李玲;李辉;

    目的研究和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和超短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NPPV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先做心理疏导,然后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吸气压(IPAP)8~15 cm H2O,呼气压(EPAP)4~8cm H2O;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分别测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2组对比观察。结果NPPV组30例中5例改行气管插管(16.7%),对照组2例自动放弃治疗,28例中10例改为气管插管(35.72%)(P<0.05)。NPPV在第1个2 h内可迅速改善氧合、减慢心率和呼吸频率。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快速改善氧合和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6期 472-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12例分析

    陈李;朱淼勇;

    目的探讨MCS+血细胞分离机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使用。方法总结12例27次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分析采集成功率、血液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2例共采集27次。其中1例采集1次;7例采集2次;4例采集3次;每次循环血量为121~198 ml/kg,平均159 ml/kg;每次采集时间210~386 min,平均287 min;采集过程顺利,每例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均>2.0×108/kg,CD34+细胞>2×106/kg,全部病例均获造血功能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27次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8次,男1次,女7次,均为枸橼酸盐毒性反应;快速回输复苏后的造血干细胞,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可靠,平均2.2次采集可达到临床治疗要求。

    2006年06期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浓度的影响

    安艳荣;都伟;王云英;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收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B组为常规治疗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30例)。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快速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功能Ⅳ级较心功能Ⅱ级、Ⅲ级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A、B两组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常规治疗心力衰竭,不仅能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而且能改善预后。

    2006年06期 47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王志康;牛占丛;段国辰;柳立军;

    目的探索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变的大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出放射粒子的剂量,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选择23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分级为Ⅲ~Ⅳ期,将食管内照射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23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CT复查19例提示病灶较术前缩小,4例变大;23例随访近6个月,未见出现食管再狭窄患者。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2006年06期 47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观察

    王霁云;尹建梅;王红;刘春梅;

    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应用胰岛素泵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进行比较,观察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所用天数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所用天数及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泵组明显少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安全快速控制血糖的最佳选择。

    2006年06期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丙泊酚预防颈丛阻滞麻醉后高血压反应的作用

    王占国;严峻;冯家云;李源;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防颈丛阻滞所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麻醉前、中应用适量丙泊酚,而B组不用丙泊酚,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不同时间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B组在颈丛阻滞后10、20 min SBP有显著升高(P<0.01),阻滞后10 min DBP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丙泊酚可明显减轻颈丛阻滞所致的血压升高反应。

    2006年06期 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的降压效果观察

    任岩春;都伟;

    目的观察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中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比格列酮组(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在应用单独或联合使用一线降压药物使血压下降到140/90 mm Hg以下2周后,分别给予比格列酮15 mg/d及安慰剂,然后分别在24、8、周测定血压,比较2组患者血压进一步下降有无差异。结果2组患者于24、8、周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比格列酮组血压下降较安慰剂组明显(P<0.05)。结论对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此试验对胰岛素增敏剂在高血压的应用予以了一定的实践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2006年06期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张鸿艳;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经腹部常规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186例,了解病灶大小,形态及回声特征,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186例中肌壁间肌肉瘤106例。浆膜下肌瘤52例。黏膜下肌瘤28例;经手术治疗157例,病理相对照符合150例。结论超声显像可清楚地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改变,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006年06期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黄瑞莲;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商品名:海俄辛)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传统治疗新生儿HIE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海俄辛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30例HIE患儿显效22例,显效率73.33%,高于对照组40%(P<0.05)。结论应用海俄辛治疗可逆转脑缺氧缺血后脑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减少脑水肿产生。

    2006年06期 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应用

    卢少红;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粘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112例,其中0型72例,Ⅰ型31例,Ⅱ型9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膨宫液用量500~3 000 ml。切除肌瘤直径大小1~5.5 cm,肌瘤数目1~3个。术后0型、Ⅰ型治愈率100%,Ⅱ型治愈5例,有效3例,1例无效。12例要求生育者3例已妊娠。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粘膜下肌瘤的微创技术,治疗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是最佳选择。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2006年06期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蟾蜍卵中毒1例报告

    宋小宁;李彩霞;邵俊惠;

    2006年06期 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旧术式的比较

    梁影虹;张晓静;陈群英;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剖宫产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情况,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为新式剖宫产(新式组)52例及初次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42例的切皮到取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波动、肌肉松弛、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剂、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切口愈合、住院天数、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等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组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48 h内排气病例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6年06期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开塞露灌肠治疗产后和妇科手术后尿溜留

    杨虹秀;张淑霞;

    2006年06期 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深圳市南山区1~4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王雅妮;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03年采集5个行政辖区健康人群血清437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000,保护率75.51%。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均<85%,GMT水平不高。结论存在麻疹流行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基础免疫,提高初免和再免质量,寻找影响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2006年06期 48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成人肠套叠诊治体会

    王晓明;

    2006年06期 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康倩;

    2006年06期 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特征分析

    范丽华;

    2006年06期 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河北省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许永刚;韩占英;张艳波;张文增;张振国;赵宝刚;邓祖昆;张利平;齐顺祥;李琦;

    2006年06期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河北省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陈莉;张海;刘战地;盖安清;

    2006年06期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河北省单采血浆站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

    赵莉华;张海;陈莉;常缨;刘庆华;李雅静;

    2006年06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42例临床分析

    刘旭东;

    2006年06期 494-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脑弓形虫病磁源性检查1例

    吴杰;吴晶;孙吉林;

    2006年06期 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支气管异物手术中危急情况的处理

    段乃超;单春光;安英杰;贾京绵;蒋新霞;

    2006年06期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内皮素水平的分析

    张会敏;陈满华;

    2006年06期 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2种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比较

    张健;赵丽娜;

    2006年06期 49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套叠诊治体会

    刘彦平;孙正纤;

    2006年06期 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判断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意义

    董志领;李花莲;

    2006年06期 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钙剂治疗血清钙正常不典型疼痛6例报告

    李东柏;

    2006年06期 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刘丽君;吕娜;蒋春燕;安凤玲;刘智慧;荆彦芬;刘耀辉;李晓光;

    2006年06期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自发性吸收5例分析

    张洪琛;孙学武;李元柱;

    2006年06期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腋部副乳腺切除整形治疗体会

    石秀萍;

    2006年06期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脑磁图特征及临床观察

    张玉欣;郭振华;

    2006年06期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高位通道法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体会

    王华玖;杨良栋;李栋;

    2006年06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杜义敏;吴荣芹;王京贤;

    2006年06期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及治疗分析

    王强;

    2006年06期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螺旋CT在诊断胰头段胆总管癌的价值

    李廷;

    2006年06期 509-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双胎合并妊高征产妇经硬膜外分娩镇痛顺产1例

    王涛;

    2006年06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观察

    张炜;

    2006年06期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40例观察

    孟智慧;李爱珍;董青伟;

    2006年06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介绍(续)

    董士民;李侠;

    去年年末,美国《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这是继2000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后的第二个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它是在前一个指南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共识而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全文共分为14部分。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董士民教授编译了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内容,本刊2006年第4、5期已连续刊登2期,本期连载完毕,供读者参考。

    2006年06期 5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张力克;王志康;王克诚;

    2006年06期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进展

    宋子昌;

    2006年06期 518-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进展

    张琳;

    2006年06期 519-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与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相关的因素及疾病

    张伟;张惠芳;

    2006年06期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及阿卡波糖作用进展

    宋春青;

    2006年06期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癫痫儿童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于晓莉;叶露梅;

    2006年06期 526-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国内治疗研究现状

    安玉珍;

    2006年06期 528-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治疗进展

    马洪亮;

    2006年06期 530-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胎儿肾盂积水超声检查的价值

    赵有军;

    2006年06期 53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急性盆腔炎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王权雄;邓伟明;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孢噻肟、氟罗沙星、头孢唑呜治疗,观察3组疗效并运用经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78%、91.67%及94.4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11.1%及8.33%。平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6,1318,1641。结论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氟罗沙星方案优于头孢唑肟,优于头孢噻肟。

    2006年06期 534-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王梅;毕宏观;赵亮;张丽华;张柯楠;赵玮;王俊茹;

    2006年06期 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对分娩的影响

    邹嫦娥;雷桔红;刘冬菊;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相结合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2003年5~7月分娩的134例产妇为观察组,以上一年同期分娩的115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无产科合并症的适龄足月初产妇;比较两组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优质接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优质接生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能提高优质接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弹性工作制则能有效地减少正常排班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闲时间,是一对一全程陪产成功的关键。

    2006年06期 536-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脑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与护理

    刘志和;雷新坡;

    2006年06期 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陈美好;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就诊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对比。结果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后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较前对生活积极、乐观,对自身疾病有较客观的看法;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逐步尝试健康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结论对门诊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006年06期 538-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护理

    王春红;周丽华;

    2006年06期 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

    温素莲;凌红;

    目的探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在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管进行胰胆管造影。结果本组310例患者,造影成功304例,成功率98%;余6例患者因肿物破坏乳头结构,导管无法插入而导致造影失败。无发生并发症。结论ERCP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

    2006年06期 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与疗效

    韩玉娟;韩芝;刘英;孙艳;闵祥兰;赵芝荣;李红艳;

    2006年06期 54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张丽君;

    2006年06期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穆晓晶;

    2006年06期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医用吸氧计时仪在鼾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许涌;于桂芳;高欣;

    2006年06期 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颈髓损伤合并截瘫的护理体会

    牛万霞;

    2006年06期 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颈椎病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左德翠;

    2006年06期 54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中汇川黄液剂量与放疗后升白效果的临床探讨

    曹信杰;

    2006年06期 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