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洁;王素军;杨本坤;钟运鸣;臧林泉;
目的探讨复方何首乌饮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行5/6肾切除术制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于给药前及给药后4、8、12周采集样本,测定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的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在肾的表达。结果复方何首乌饮能显著性地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量(P<0.05),降低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含量(P<0.05),同时抑制大鼠肾TGF-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复方何首乌饮对5/6肾切除大鼠肾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
2014年13期 v.36 1925-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李爱霞;史文红;李清华;李兰凤;耿文;孙素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技术对脑瘫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脑瘫患儿2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均经神经内科专业康复医师进行整体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2014年13期 v.36 1928-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李琪;刘会彬;李英卓;崔琮;刁冀英;吴立志;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血清和房水中维生素C(VitC)、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高血糖的氧化应激与D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8例(DC组),血糖正常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者43例(ARC组)和非糖尿病非白内障眼科患者37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和房水中VitC、GSH和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组和ARC组血清中VitC和GSH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DC组房水、血清中VitC和GSH含量较ARC组对应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而DC组房水中MDA含量较ARC组增高了17.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氧化应激状态,改变了房水的抗氧化系统,可能影响房水和晶状体的代谢,从而加速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2014年13期 v.36 1931-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刘颖;刘业松;李聪慧;叶建娅;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中国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处死;SAH组(n=24):在第0天和第2天分二次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分三批处死,每组8只;假手术组(n=24):只做枕大池穿刺不注血,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处死,每组8只。通过计算动脉口径比判断基底动脉痉挛程度,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结果枕大池注血方法可以造成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NF-κB和TNF-α在注血后第4天表达开始增加(P<0.01),在第7天达到最高值(P<0.01),第14天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NF-κB及TNF-α表达增加,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4年13期 v.36 1934-1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李德征;南月敏;闫有敏;王素格;石国晨;陈娟;
目的分析CCL7与IL-6、TGF-β1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探讨CCL7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18、24和6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取研究对象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TGF-β1、CCL7血清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发现CHB患者血清CCL7与IL-6、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322、0.288,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TGF-β1、CC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CL7血清水平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呈进行性增高,可作为评估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4年13期 v.36 1937-1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刘坤;杨亚萍;段银环;赵俊梅;孙谢文;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HBeAg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30例肝硬化(LC)及32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 DNA载量。结果 CHB组仅CD+4亚群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HB及LC组CD+3、CD+4亚群、CD+4/CD+8比值呈逐渐降低趋势,CD+8亚群呈逐渐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载量与CD+4亚群、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638,-0.778,P<0.05),与CD+8亚群呈正相关(r=0.647,P<0.05),与CD+3无关。与HBeAg阳性患者比较,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亚群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加重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性降低,与病毒复制水平密切相关,这是导致疾病慢性化的原因之一。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可为判断疾病转归及预后提供可靠指标。
2014年13期 v.36 1940-1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问明;马振峰;张卓奇;崔乃鹏;温军业;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对黑色素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微环境的干预及抗瘤作用。方法应用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株皮下接种制备荷黑色素瘤的小鼠动物模型。将不同剂量的CTX分别对不同组的小鼠模型进行腹腔注射,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悬液中中Treg的含量,筛选CTX最佳剂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最佳剂量CTX腹腔注射后Treg水平的动态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TGF-β水平的动态变化。定期测量肿瘤大小绘制出肿瘤的生长曲线。结果 CTX腹腔注射的最佳剂量为100 mg/kg,腹腔注射CTX后Treg水平及IL-10、TGF-β水平均出现下降后再缓慢升高的波动趋势,低剂量CTX腹腔注射后不影响肿瘤的生长。结论低剂量CTX腹腔注射可以有效的调节肿瘤微环境,同时不影响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2014年13期 v.36 1942-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鲁茸达瓦;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下对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高血压6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60例(靶器官损害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都给予了动态血压监测,并且进行了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与24 h收缩压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靶器官损害组的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与体重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下有利于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诊断,其发病受到吸烟、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与体重等多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对于动态血压的监测与管理。
2014年13期 v.36 1945-1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 李秦;孙沛;王波;张金花;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为提高结核病诊断技术提供依据支持。方法用上海复兴T-SPOT.TB试剂检测结核和非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γ干扰素释放释放试验,并计数斑点数。结果 TB-IGRA诊断结核病敏感度为0.849,特异度为0.585,假阳性率为0.415,假阴性率为0.151,准确率为0.787。结论 TB-IGRA诊断结核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的较强的辅助技术。
2014年13期 v.36 1948-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胡金梅;李敏;张书宁;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医症候的疗效。方法以轻身消胖丸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方法,将10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例和27例,进行治疗和比较,疗程8周。结果共有106例完成了试验(试验组80例,对照组26例)。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实测值历时性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痰湿内盛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4年13期 v.36 1950-1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韩淑琴;刘俊霞;李晓兵;耿英桥;张桂玲;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在治疗以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中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尖锐湿疣(CA)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使用LEEP刀切除疣体后分别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及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胶囊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7.87%、复发率为2.1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3.7%、复发率为16.2%。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均可以耐受。结论在LEEP刀手术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甘露聚糖肽联合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清除Hpv亚临床感染,降低复发率,且无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3期 v.36 1952-1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胡智华;李国锋;
目的探究并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及其染影响因素,旨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75例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自编问卷收集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26%,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OR=4.95,P=0.000)、心功能Ⅲ或Ⅳ级(OR=13.03,P=0.000)、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8.08,P=0.000)和侵入性操作≥3种(OR=5.67,P=0.000)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减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发生,尤其是高危人群,改善患者预后。
2014年13期 v.36 1954-1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杜新青;
目的比较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正常初产妇在产程中的产科质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的200例正常初产妇分为研究组(n=102)和对照组(n=98),研究组根据产妇的生理特征在第一、第二产程借助分娩球、椅子、软枕等工具以站、坐、走、跪、侧卧等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卧位方式待产。观察并比较2组在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宫颈和会阴裂伤、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吸入综合症、颅内出血,评价不同体位对正常初产妇在产程中的产科质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产程及各产程时间(特别是第一、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剖腹产率、会阴侧切、宫颈和会阴裂伤及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促进生产、提高顺产率、减少医疗干预、减少新生儿以及产妇的产伤,更加符合产妇心理以及生理需求,也是促进自然分娩的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36 1956-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张建岭;靳宗伟;
目的观察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2例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以22例单纯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支架置入前以及支架置入后24 h、48 h、3 d、1周和3周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支架置入前相比,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后24 h时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hs-CRP水平在支架置人后48 h时达高峰,3周时恢复至支架置入前水平;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后24 h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影后24 h时水平(P<0.05)。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提示支架置入后引起了持续时间较长的炎症反应。
2014年13期 v.36 1959-1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 刘志奇;范文玲;于密生;
目的探讨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清醒后拔管组(对照组,n=20)和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组(试验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术毕停药,清醒后拨出气管导管,实验组术毕在深麻醉下拨出气管导管更换喉罩通气,插入喉罩后再停药,待清醒后拨出喉罩。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或拔除喉罩前5 min(T1)、拔管或拔除喉罩时(T2)、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肌耗氧量;观察2组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及呛咳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T1、T2、T3时点的MAP、HR、RPP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在T1、T2、T3时点的MAP、HR、RPP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麻醉下拔管更换喉罩通气能降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2014年13期 v.36 1961-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王小梅;张建玲;郭伟男;
目的研究维生素E、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E 100mg日4次口服,LMWH 0.4 ml/d皮下注射7 d为1疗程,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24 h尿蛋白,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分娩孕周明显延长(P<0.05);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P<0.05)。结论维生素E、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应用有助于减缓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病情发展,改善妊娠结局。
2014年13期 v.36 1963-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周学军;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与植入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预后残留病灶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组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与植入术联合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与植入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预后残留病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4年13期 v.36 1965-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尹冬梅;张红霞;韩燕;高艳丽;卫丽敏;
目的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单药治疗体力状况较差(PS=2)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最佳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对193例体力状况较差(PS=2)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单药治疗组64例: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周期;吉西他滨治疗组67例,吉西他滨1 25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21 d为1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最佳支持组62例,予最佳支持治疗。结果紫杉醇组可评价63例,总有效率28.6%,临床受益率60.3%,中位至进展时间5.9个月,中位生存期9.3个月,1年生存率32%,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38.1%;吉西他滨组可评价65例,总有效率29.2%,临床受益率61.5%,中位至进展时间6.1个月,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32.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4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2%,临床受益率29%,中位至进展时间(TTP)2.5个月,中位生存期4.9个月、1年生存率12%,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9.7%,单药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作用紫杉醇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及关节肌肉酸痛为常见,吉西他滨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均可耐受。结论单药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化疗耐受性,适用体力状况较差(PS=2)的晚期NSCLC,较最佳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及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
2014年13期 v.36 1967-1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 杜向一;闫长祥;丁文元;赵海涛;纪晓伟;
目的通过对我院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MRI早期诊断颈髓损伤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于2010年4月~2011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共计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应用MRI确诊颈髓损伤时间分为A组(n=36,≤24 h),B组(n=25,>24 h),确诊后进行常规脊髓损伤治疗,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运动功能、感觉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确诊时和常规治疗后3周患者运动神经情况对比,分析应用MRI早期诊断颈髓损伤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2组应用MRI确诊治疗后运动功能、感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早期及时且准确诊断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
2014年13期 v.36 1969-1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李欣鑫;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强心、扩张血管、利尿、抗凝等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6.25 mg/d逐步增大至25~50 mg/d,以及曲美他嗪20 mg,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R,SBP,DBP,EDV,ESV以及心力衰竭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衰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36 1971-1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凌琳;周采平;齐永扎;冯晓彤;余海燕;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HFHD,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每周透析时间均为12h,治疗时间4周。观察2组治疗4周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钙(Ca2+)、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结果 HF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83.3%,高于HD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HD组血P3-、PTH较LFHD组下降明显(P<0.01);但BUN、SCr、Ca2+的下降程度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HFHD能有效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2014年13期 v.36 1973-1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常美英;王秀平;辛英;翟云燕;温彦静;彭青;李曼;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方法子宫腺肌病患者46例。其中27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9例患者采用海扶刀超声消融术(FUS)。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随访24个月,术前、术后随访患者行子宫肌腺病症状与生命质量问卷(UFS-QOL)评分,比较子宫体积变化、痛经评分、血红蛋白与血清CA125值差异,分析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结果UAE组总有效率为96.29%,FUS组总有效率为78.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与FUS组治疗后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红蛋白(g/L)、血清CA125值(kU/L)及UFS-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AE治疗后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红蛋白UFS-QOL评分较FUS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及超声消融术均可以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症状,但子宫动脉栓塞术改善较为全面,适应症较宽。
2014年13期 v.36 1975-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 刘新会;杨秀娜;孙磊;张传静;
目的观察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100例,随机选择50例为试验组,行持续恒温气道湿化,选择50例为对照组,行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比较2组湿化良好率、湿化过度率和湿化不足率,同时比较2组气道各种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相比,湿化良好率(90%VS 72%)明显升高,湿化不足率(6%VS 24%)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组明显低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P<0.05)。气管切开术后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种:痰液阻塞、肺不张、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患者自觉不适感等。结论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临床应用效果好。
2014年13期 v.36 1978-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张春宇;罗功唐;杨金强;陶然;邓飞;
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输尿管镜下应用双J管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7.78%(88/90)。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92.31%(24/26),中段成功率100%(29/29),下段成功率100%(35/35)。手术时间平均28 min(15~70 min)。术后平均住院4.1 d(2~7 d)。结论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熟练掌握进镜技巧并应用双J管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可有效提高碎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2014年13期 v.36 1980-1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宋立锋;张晓峰;徐雷;杨立明;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联合激素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符合临床观察条件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为CT引导下臭氧联合激素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用单纯臭氧髓核消融术。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95.7%、92.8%、91.4%、90%;对照组分别为88.5%、85.7%、82.8%、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CT引导下臭氧联合激素注射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临床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2014年13期 v.36 1983-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王辉;郑翔;闻作川;庞鹏;李德印;王永平;田浩;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22例,其中209例患者接受单操作口的胸腔镜手术,另外313例患者行胸膜腔引流等保守治疗,比较2组在住院时间,气胸复发率,胸腔感染率,疼痛程度以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的气胸复发率18.2%(57/313),而胸腔镜手术治疗组为2.4%(5/20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的感染率比较,保守治疗组为3.8%(12/313),胸腔镜手术治疗组为4.8%(10/209),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分级评分保守治疗组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胸腔镜手术治疗组肺大疱的检出比例为87%(182/209),保守治疗组中57例复发转胸腔镜手术。结论单操作口的胸腔镜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复发率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的疗效确切。
2014年13期 v.36 1985-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白耀武;
目的评价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尿道下裂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小儿64例,随机分为2组:阴部神经阻滞组32例(P组)和对照组32例(C组),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P组术后给予0.125%布比卡因10 ml行阴部神经阻滞,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中,P组在术者及家属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C组(P<0.05),而在疼痛评分及曲马多消耗量方面P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阴部神经阻滞辅助镇痛可有效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减轻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的疼痛。
2014年13期 v.36 1987-1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倪瑶;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产妇应用催产素引产。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产妇的引产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降低剖宫产率。
2014年13期 v.36 1989-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赵燕;王国强;赵延涛;宋耕;
目的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54例(54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眼压控制后房角镜检查结果,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术后54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48眼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完全控制,6眼在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降至正常,且术后1、3、6个月随诊观察视野均无进行性损害。结论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在积极应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的同时,尽早的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的。
2014年13期 v.36 1991-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张聪;宋群英;刘伯卿;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的患者的围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185例作为观察组,并分为4个亚组:早发型重度子痫组(n=52)、早发型轻度子痫组(n=17)、晚发型重度子痫组(n=48)以及晚发型轻度子痫组(n=68),并以60例同期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将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死胎、早产儿的发生率子痫前期中四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蛋白、新生儿体重、脐血T3水平是子痫前期围产结局不良的因素。新生儿的血清T3、T4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清蛋白、新生儿体重、脐血T3水平可影响围产儿的妊娠结局。
2014年13期 v.36 1993-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 赵伟;王东明;高苗苗;刘春迎;张福生;
目的观察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对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ADL和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2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ADLⅠ级和Ⅱ级病例多余对照组(P<0.05),而Ⅲ级、Ⅳ级和Ⅴ级病例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WHOQOL-100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可以降低死亡率,日常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恢复较好。
2014年13期 v.36 1995-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刘新尧;吴正成;王晓辉;闫志辉;李超;崔立红;
目的观察培菲康在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中的效果。方法将行结直肠腺瘤切除术的495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n=165)、治疗2组(n=164)和对照组(n=166),治疗1组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增加日常活动量);治疗2组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胶囊每次420 mg,3次/d;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观察2组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组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结直肠腺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在男性和年龄≥60岁患者中更加明显。结论培菲康联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复发率。
2014年13期 v.36 1997-1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肖丽萍;
目的对运用电极法和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钾的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方法测定有无差异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随机抽出6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和血浆,对血浆运用肝素抗凝处理。对所有样品同时运用电极法和酶法来测量其中的钾的含量。结果对测定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电极法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没有显著性差异,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存在差异,同时两种测定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电极法测定血清和血浆中钾含量结果基本一致,运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血浆中钾含量存在稳定差值。酶法可以替代电极法用于血钾的测量,两者可以通过相关性方程转换。
2014年13期 v.36 1999-2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李晓静;王桂英;李学军;
目的探讨孕产妇发生晚发型(妊娠≥34周)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妇产科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孕产妇25 360例的临床及一般资料,对发生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孕妇相关因素以及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孕产妇共发生690例,占总孕产妇数的2.72%,产妇年龄小,初产妇,伴有糖尿病是晚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孕妇会增加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性,如小于胎龄儿的发生、Apgar评分低、新生儿死亡和严重疾病的发生,与分娩在34周之后的早发型相比,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等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给予更为密切的观察和预防性处理,降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
2014年13期 v.36 2001-2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陈通;金玉兰;付爱军;朱军;李建民;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病人救治中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了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142例气管切开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气管切开组和经皮气管切开组,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观察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瘘、食管损伤、气管脱出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手术时间上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术(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能有效快速建立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4年13期 v.36 2003-2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王亚男;马艳宏;李伟娟;张艳宏;
目的观察宫颈双"C"环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0例妊娠并发宫颈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于妊娠15~18周进行宫颈内口双"C"环扎及传统改良后Mc Donald法,观察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双"C"环扎组延长妊娠至足月妊娠18例(90%),早产1例(5%),流产1例(5%),胎儿成活19例(95%),传统手术组足月妊娠14例(70%),早产5例(25%),流产1例(5%),胎儿成活17例(85%)。结论选用Mersilene环扎带在适宜的妊娠时机行双"C"宫颈环扎术,能够明显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2014年13期 v.36 2006-2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王秀丽;
目的探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常规操作,研究组实施改良灌肠法即在灌肠液灌入50 ml药液时夹闭灌肠管暂停2~3 min后继续灌入,灌肠前、中、后给予情志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结合情志干预可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2014年13期 v.36 2008-2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 杨信茁;王俊静;陈连洪;
目的探讨仙璐贝联合氯霉素硼酸粉在促进中耳炎干耳进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喉科门诊临床诊断为慢性单纯型中耳炎的119例患者,经仙璐贝联合氯霉素硼酸粉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耳道分泌物的变化、中耳粘膜肿胀的程度、达到干耳的比率。结果仙璐贝联合氯霉素硼酸粉显著减轻中耳粘膜的肿胀,减少分泌物的渗出,明显缩短达到干耳的时间,防止因中耳炎造成听力进一步下降。结论仙璐贝射联合氯霉素硼酸粉治疗中耳炎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2014年13期 v.36 2010-2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何闰;
目的探讨单纯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阴道分娩产妇122例,列入研究组,采用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方法护理,无会阴保护法;2013年1月阴道分娩产妇112例,列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阴道保护法进行助产护理。结果研究组会阴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裂伤程度相对较轻(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助产方法可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产妇满意度,但其推广应用及改进仍需一段时间。
2014年13期 v.36 2012-2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郝建萍;马成龙;张凡;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ic prptein-1,MCP-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与病变进展的相关分析。方法分别收集50例AS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MCP-1、bFGF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分析血浆MCP-1、bFGF水平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内在联系。结果 AS组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MCP-1水平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E/A比值、射血分数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41、0.5501、0.6237和0.8564,P<0.05);AS组血浆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bFGF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左室射血分数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59和0.8751,P<0.01);血浆MCP-1与bFG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4702,P<0.01)。结论 MCP-1、bFGF是促进AS进展的关键因素,动态检测其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2014年13期 v.36 2014-2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桑泽玲;常志敏;南殿军;王淑春;
目的探讨应用颞部小切口入路对颧弓颧骨骨折病人进行手术复位治疗,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颧弓联合颧骨骨折的92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采用颞部小切口入路进行复位的为治疗组,采取传统方法复位的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后均拍摄上颌骨CT+三维重建,术后评价即刻效果。3个月复查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10 d拆线,均甲级愈合。治愈率达97.83%,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切口5~10 d拆线。治愈率89.13%。不良反应发生率达93.5%。其中2例伤口感染,延迟愈合,1例伴有额肌功能障碍,3个月后恢复,40例患者面部肿痛明显。结论应用小切口治疗颧弓颧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总体效果更加显著,极具安全性,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14年13期 v.36 2016-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王静;白桦;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母体远期影响较大。
2014年13期 v.36 2019-2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 宋哲;匡继红;景文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护理方法的正确使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74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行综合护理措施。统计患儿的治疗前的程度分级,统计患儿治疗后显效有效的比例,统计患儿的无效例数和死亡例数,统计患儿的住院天数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患儿的治疗前程度分级为轻度21例,中度35例,重度18例;治疗后,患儿的恢复情况较好,总有效率为95.9%,其严重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患儿的轻度和中度无效例数为0例,而重度无效例数为3例,死亡例数3例。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为87.8%,患儿的住院天数为(12.2±4.1)d。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状态,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2014年13期 v.36 2053-2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姜晓玲;李季英;周颖;余淑君;高丽霞;王晓静;王宏昌;周小香;
目的探讨患侧上肢加压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患侧上肢加压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和水肿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患侧上肢加压护理能够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并用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乳腺癌术后的日常护理。
2014年13期 v.36 2055-2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王绣芳;李琴;易利霞;高春红;黄海燕;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2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62)和常规护理组(n=61),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护理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肺功能指标,采用SAS和SDS评价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 2组护理后的FVC、FEV1、FEV1/FVC和6MD都明显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肺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运动功能,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
2014年13期 v.36 2057-2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 郝丽霞;马立敏;王翠珍;刘彩玲;
目的研究带管出院患者优质院外护理服务。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出院的30例PICC带管院外维护患者每周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心理问题、带管期间注意事项、家属的重视程度、导管维护情况、有无并发症、感染预防等。结果健康教育后,PICC带管患者自我维护意识增强,26例能够保持置管处的清洁无污染,按照要求每周到基层医院维护导管,4例不能按要求每周冲管1次,2例在院外出现了可来福接头脱落和脱管现象,电话随访能够一定程度降低PICC带管患者院外维护的不良行为。结论加强对PICC带管患者院外定期随访和护理健康教育,对预防感染和控制并发症,消除院外带管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置管患者的带管时间很有意义。
2014年13期 v.36 2059-2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王书秀;杨志红;齐秀芳;张红霞;付廷飞;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2014年13期 v.36 2061-2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葛翠洁;王强;李国良;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和强化眼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眼部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常规治疗组或强化干预组,每组45例。强化干预组患者接受多学科(眼科,药剂科,内分泌科)教育干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睛健康和视力检查,并完成了人口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及糖尿病眼睛健康预测试和干预后1周、3个月后测试。结果基线处知识评估显示患者对糖尿病眼病均有错误理解。虽然大多数患者(90.00%)认为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通过散瞳如期进行眼科检查,但多数患者(74.44%)错误地认为,糖尿病眼病通常有早期征兆。而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后,干预组患者的问卷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教育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
2014年13期 v.36 2063-2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谷力荣;申静芳;马金红;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除抗炎、化痰、平喘及对症治疗外,都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将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做治疗前、后对比,做出相应的效果评价。结果血气分析显示PaO2、SaO2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患者自述症状改善,对治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无创呼吸机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且无创伤,并发症少,节省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加以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2014年13期 v.36 2066-2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韩志辉;张伟玲;徐学军;骆凌燕;张晔;郑素芬;
目的使用中医熏洗的护理方法,对尿道下裂的患儿的护理,探讨其在控制患儿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尿道下裂患儿共计8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对患儿进行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儿行中医熏洗的护理方法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同时对患儿的家属行健康教育对患儿的恢复进行协助和引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以及家属的关于尿道下裂的知识知晓情况和手术的治疗方案,2组患儿术后的感染的发生率,尿篓发生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的评分情况;以及患儿以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10分值的测评法,试验组的知识,7分及以上的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为(4.4±1.3)分,对照组评分为(6.3±2.4)分,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护理的满意度为实验组为93.7%,而对照组仅为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行中医熏洗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降低患儿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儿术后的疼痛评分,提高患儿的术后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2014年13期 v.36 2068-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赵志妙;魏艳苏;刘新锋;
目的观察使用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配合美国G5震动排痰机拍背后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治疗即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止喘,抗生素抗感染,解痉、祛痰等药物输入及雾化吸入,观察组80例除上述常规治疗后,给予机械震动拍背、吸痰。患儿咳喘急性发作时,视咳喘情况可连续3次雾化,20 min一次,待急性咳喘症状缓解,再拍背吸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拍背吸痰配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有明显疗效,可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疗程,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4年13期 v.36 2070-2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秦志敏;刘瑞;刘晓霞;
目的探讨徇证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徇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GDS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2014年13期 v.36 2072-2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门焕丽;宋贺;刘莉;王坤;
目的探讨缺血型儿童烟雾病(Moyamoya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近3年收治并手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儿23例,行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对患儿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严密观察病情,药物、心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术后患儿症状好转率82.61%。结论对缺血型儿童烟雾病围手术期针对性严密观察病情,药物、心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利于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儿的恢复。
2014年13期 v.36 2075-2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李来有;宿桂霞;康琳;韩明辉;周烨;
<正>朋辈辅学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利用具有较为接近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年龄相近、阅历相近、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1]。近几年国内医学院校引入后用于学生性健康、心理健康、基础护理学指导、护士职业考试等方面。我院从2013年开始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朋辈辅学方式对护士进行沟通能力培训,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新上岗的60名临
2014年13期 v.36 2077-2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彭丽燕;张青娟;张伟娟;赵丽华;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也是"三甲"评审的重要指标。由于出院流程复杂繁琐,患者在这一环节常需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造成患者满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同一场所的工作人员为了开展质量促进活动、自主自
2014年13期 v.36 2078-2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