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蔺会兰;孙晓慧;金立娟;刘俊霞;田硕;张艺玮;镡丽霞;
目的通过比较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与正常人血浆Mir-21表达差异及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探讨Mir-21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卵巢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卵巢功能减退组(FSH>10 U/L)20例和正常组(FSH<8 U/L)23例,根据数据库和既往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Mir-21表达量,同时比较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卵巢功能减退组外周血中Mir-2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颗粒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hoechst 33258染色发现卵巢功能减退组颗粒细胞亮染,细胞核固缩,核内出现细小不规则颗粒状凋亡小体。结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较正常人外周血中Mir-21表达下调,可能会导致颗粒细胞凋亡增加,卵母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卵巢功能减退。
2015年10期 v.37 1445-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田慧艳;于斌;胡振杰;赵钗;武新慧;王澜涛;
目的评价早期乳酸动态监测指标预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115例,按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所有患者入ICU后,尽早开始治疗,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入ICU第1个24 h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Ramsay评分、医院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原发病发生情况、可疑感染源、28 d病死率;记录2组患者液体复苏不同时点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Scv O2改变情况(Scv O2 variation)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等,评价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2例因入组后24 h内放弃治疗而排除本研究,所有患者至入院28 d共21例死亡。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升高,医院住院时间延长,T24时的乳酸浓度明显升高,T12、T24时的乳酸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T24时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8,95%CI:0.56~0.82),预测患者28 d预后的准确性最高,不同时点Scv O2、S cv O2 variation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小,预测患者28 d预后的准确性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4时的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存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入ICU后第1个24 h内的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最好,对预后的评价价值最高,即使超出入ICU最初6 h的最佳治疗窗后,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也应以乳酸清除率为指导。
2015年10期 v.37 1449-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张剑虹;张飞;张晓丽;刘博;刘君超;
目的探讨Cerb B-2与MDR1/P-gp在乙状结肠黏液腺癌细胞表达及与临床预后资料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芯片技术,检测86例乙状结肠黏液腺癌组织Cerb B-2与MDR1/P-gp的表达情况。结果Cerb B-2在临床分期Ⅲ期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明显高于Ⅰ、Ⅱ期;Cerb B-2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65.71%,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3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P-gp在临床Ⅲ期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为62.85%,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P-gp蛋白阳性表达组Cerb B-2同时阳性者占72.97%(27/37),Cerb B-2表达阴性者占54.05%(20/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大小Cerb B-2与MDR1/P-gp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 B-2与MDR1/P-gp的阳性表达在乙状结肠黏液腺癌多药耐药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联合检测有利于对乙状结肠黏液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2015年10期 v.37 1454-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 李光民;储金秀;韩淑英;
目的观察三七乳香合剂(Sanqiruxiang composition,SQRXC)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雌雄兼有50只,昆明小鼠,雌雄兼有180只,热板法镇痛实验选取雌性小鼠8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组、SQRXC低剂量组、SQRXC中剂量组和SQRXC高剂量组,观察痛阈值。扭体法镇痛实验,选择小鼠50只,雌性各半,分组同热板法镇痛实验,观察各组潜伏期、扭体次数和镇痛百分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选择小鼠50只,雌雄兼有,分组同热板法镇痛实验,观察小鼠耳肿胀度、肿胀抑制率。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抗炎实验,选取大鼠50只,分组同热板法镇痛实验,观察大鼠足掌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跌打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 SQRXC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小鼠的热痛阈(P<0.05),明显降低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反应动物数(P<0.05)。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0.01)。结论 SQRXC具有很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2015年10期 v.37 1458-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曹军华;田礼军;邓星强;张传玲;钱同;宋贤响;黄宝山;
目的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目前尚无药可医。以往的表达谱研究很少将疾病样本分阶段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整合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DMD相关的表达谱数据,根据不同发病阶段进行分析,以期望揭示新的发病机制,为以后的诊疗研究提供可靠的靶标。方法我们利用从GEO数据库下载的两套表达谱芯片的数据(GSE6011和GSE3307)针对DMD不同疾病阶段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症状发生前样本中,我们鉴别出41个富集了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在症状发生后的样本中,我们鉴别出33个通路。70%的通路是这两个阶段共有的,且大部分与免疫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症状发生前的患者在肌肉重建和维持心肌细胞钙平衡方面的表现优于症状发生后的患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二氢吡啶受体(dihydropyridine receptors,DPHR)、肌质/内质网钙腺苷三磷酸酶(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lcium ATPase,SERCA)和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PLN)有希望成为以后诊断治疗靶标。结论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DMD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5年10期 v.37 1461-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王恒;邵恩得;张金荣;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颅脑外伤后颅内IL-8的表达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后12、24、72、120 h,1周、2周组,每组10只。采用液压打击致伤法制作大鼠急性颅脑损伤模型。观察IL-8在损伤灶周围的表达,并作脑组织含水量测量。结果损伤后12 h时即可见坏组织死周围和皮层散在表达IL-8的棕黄色阳性细胞,24 h时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达到高峰,不仅在神经元表达,也在胶质细胞、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聚集成堆的中性粒细胞内表达;伤后72 h阳性细胞开始减少,但经过光密度值检测仍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后7 d阳性细胞略有所回升,至损伤后14 d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基本趋于平稳。损伤后病变侧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各时间点(除伤后14 d)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增高(P<0.05),在伤后24 h达高峰,持续到72 h,伤后14 d时脑含水量较对照组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的表达与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在损伤早期IL-8的高表达参与了脑水肿形成等继发性神经元损害过程,后期IL-8的稍高表达可能与神经元修复有关。
2015年10期 v.37 1466-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翁剑华;许素真;胡美笑;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以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可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紫杉醇组及常规用药组,每组34例。常规用药组新辅助治疗方案为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组为表阿霉素和紫杉醇,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受益指数和肿瘤标志物CA15-3转阴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紫杉醇组患者总缓解率、临床受益指数和(CA15-3)转阴率与常规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可以在三阴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2015年10期 v.37 1468-1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田甜;赵霞;白玉芝;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9例的住院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部分冠脉造影结果、并发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糖尿病外,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阳性家族史,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症状如胸痛的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以腹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梗死部位其前间壁发生率糖尿病组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广泛前壁梗死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多部位梗死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其余部位梗死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感染、心衰、急性肾损伤及死亡的发生率糖尿病组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存在弥漫及多支冠脉病变,但起病时症状常不典型,而感染、心衰、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2015年10期 v.37 1471-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王立田;杨海英;李云;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120例确诊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给予纳洛酮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2周;试验组在应用纳洛酮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2组其他常规治疗措施无差异。治疗后观察效果并比较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免疫功能指标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纳洛酮对治疗是老年脑梗死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2015年10期 v.37 1474-1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王金烁;谢泽新;李慧杰;关丽云;董佳;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1例,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进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患者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序贯1个周期的自体CIK细胞回输为1个疗程治疗,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36例,采用单药培美曲塞化疗,疗程为2周期。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8.57%,对照组为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对照组为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CD56升高,CD+4/CD+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胃肠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回输安全,副作用小,与培美曲塞联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0期 v.37 1477-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乔君;贾品;吴振国;张志坤;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不对称性及结构完整性的MR弥散张量成像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损伤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50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再选取50例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R弥散张量成像的检测方法对2组患者进行检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脑白质含量情况以及重建纤维束的数量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右侧额叶白质、左侧额叶白质、右侧颞叶白质、左侧颞叶白质等部位的蛋白质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胼胝体、右侧钩束、左侧钩束、右侧扣带、左侧扣带、右侧下纵束、左侧下纵束纤维束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弥散张量成像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损伤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2015年10期 v.37 1480-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徽;姚炯涛;张少利;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分析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相关性,探讨Gal-3在CH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94例作为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2例,并收集冠脉造影正常的非CHD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选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Gal-3、MCP-1及血浆hs-CRP浓度。结果 CHD组血清Ga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Gal-3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型心绞痛组(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血清Gal-3水平与hs-CRP、MCP-1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增高,血清Gal-3有望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新的生化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Gal-3、hs-CRP及MCP-1对CHD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5年10期 v.37 1482-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陈娜;陆连生;吕晓培;张斌;李虹;王聪杰;康梅;宋巧;杨香敏;卢海丽;史万英;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VD)患者疗效观察,旨在探讨奥拉西坦对LI合并VD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LI合并VD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治疗组服用奥拉西坦胶囊,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其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总分、各亚项得分的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治疗前后MMSE、ADL及Mo CA总分、各亚项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Mo CA总分、各亚项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奥拉西坦胶囊可改善LI合并VD患者的认知功能,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5年10期 v.37 1485-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刘西果;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晋县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以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80例成功阴道切除,术中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输卵管膀胱直肠损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P<0.05);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P<0.05);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P<0.05);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方法。
2015年10期 v.37 1487-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高瑞利;薛新琴;左平祥;张云书;赵平平;王军英;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3、7、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同期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s-CRP在发病后第1、3、7、14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只有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体积大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大于梗死体积小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后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5年10期 v.37 1490-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李智勇;张奇;桑健;张英泽;田帅;王娟;刘跃驹;许斌;
目的探讨AO空心加压螺钉、游离髂骨块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对成人防腐股骨标本,随机分入植骨组和对照组。所有标本均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解剖复位后,对照组采用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植骨组采用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及游离髂骨块固定,空心钉呈正等腰三角型分布,髂骨块从大转子向股骨头前下方置入,与空心钉成30°角。所有标本均应用Electroforce 3520-AT生物力学实验机进行抗扭转、抗压、循环载荷及极限载荷实验。结果抗扭转实验中使股骨头扭转3°和5°时,植骨组的扭矩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抗压实验中在700 N和1 000 N的垂直载荷下,植骨组位移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标本均成功完成了循环实验,无疲劳骨折、内固定失败出现。在最大载荷方面,植骨组的最大载荷平均为(2 583±354)N,对照组平均为(2 475±253)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角度植入髂骨块后,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抗旋转能力增强,抗压能力无改变,生物力学稳定性没有降低。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此手术方法可用于临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2015年10期 v.37 1492-1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吉增良;邓增稳;王晓东;付丽红;
目的研究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1次/d,30 min/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训练明显。
2015年10期 v.37 1495-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李井泉;梁杰雄;
目的研究全身化疗联合DC-CIK过继免疫对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中晚期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生物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n=32)。生物治疗组Ⅱ、Ⅲ期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以全身化疗联合DC-CIK过继免疫治疗,Ⅳ期患者直接给以全身化疗联合DC-CIK过继免疫治疗;常规治疗组Ⅱ、Ⅲ期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以全身化疗,Ⅳ期患者直接给以全身化疗。以临床受益反应[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药物、全身状况评分(KPS)和体重以及生存期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KPS及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减轻,全身状况改善,体重增加,在临床受益反应各指标及临床获益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5.3%,常规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化疗联合DC-CIK过继免疫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作为中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手段。
2015年10期 v.37 1498-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赵钦征;李凌洁;顾雪静;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2.5 mg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0例。宫口开至2~3 cm时,蛛网膜下腔内注射2.5 mg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2 ml,3组混合液分别含芬太尼0、5、10 g。观察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和转剖宫产率。结果 3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新生儿Apgar评分和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5 g芬太尼复合2.5 mg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既能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又能降低较大剂量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效果满意。
2015年10期 v.37 1502-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李春英;邹金海;梁育飞;郑国启;宋慧;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血清、腹水PCT检测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SBP组(19例)、肝硬化腹水非SBP组(36例)及健康对照组3组(3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肝硬化SBP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抗生素有效治疗7 d后血清、腹水PCT水平,同时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肝硬化腹水非SBP组一次性采血及抽腹水测定以上指标。结果 SBP组腹水与SBP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同一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血清和腹水中PCT水平与非SBP组及对照组血清和腹水中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组治疗前后血清、腹水PCT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腹水中PCT水平检测可作为肝硬化SBP早期诊断、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且腹水检测敏感度优于血清检测。
2015年10期 v.37 1505-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李国新;
目的探讨足踝部痛风石手术治疗效果及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骨科确诊的21例足踝部痛风石患者,行单纯痛风石病灶清除术10例,痛风石切除并行肌腱或韧带修复术8例,痛风石病灶清除并行关节融合术2例,截趾1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纠正了足踝关节的畸形,血尿酸得到控制。术后随访15例患者6个月~3年,足踝关节外形改善明显,能穿鞋正常行走,足趾麻木感减轻。结论对足踝关节痛风石行手术为主的治疗效果良好。
2015年10期 v.37 1508-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董必成;李朝军;尹东武;杨利;白虎荣;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预防再发生。方法回顾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102例,发生内固定失效8例进行分析。结果内固定失效8例,解剖锁定板折断3例,螺钉由股骨头切出2例,锁定螺钉松动,髋内翻3例。结论不同类型骨折选择内固定方式不当,手术操作不当,术后过早负重是造成内固定折断、切出、松动的主要原因。
2015年10期 v.37 1510-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李静亚;于淑兰;赵海军;张艳波;肖红娜;刘晓涵;潘园;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颗粒协定方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随机选取确诊为肉芽肿乳腺炎的患者122例,把中药免煎颗粒协定方联合针吸等治疗措施作为试验组(n=61),把单纯用针吸等治疗作为对照组(n=61)。每组61例,对比2组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时,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治疗2、3、4、5个月时,治愈例数分别是36例、42例、53例、58例,总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例数分别是21例、31例、33例、36例,总治愈率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协定方在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中,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增加治愈率,对肉芽肿乳腺炎争取保守治疗机会有重要意义。
2015年10期 v.37 1513-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李永涛;文军;李淼;宋银芳;侯艳平;
目的观察米氮平与万拉法新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口服,对照组加用万拉法新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S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显著降低HAMD减分率,改善临床抑郁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有较好的抗焦虑、改善睡眠作用,不良反应较轻。
2015年10期 v.37 1515-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李燕;郭莉;高慧;谢淼;吴小会;康彦玲;闫军飞;翟若琴;
目的通过测量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吸收率,为脂肪移植量提供依据。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方法治疗48例面部凹陷及要求行鼻唇沟、颞部填充等患者,应用口腔印模材料测定面部凹陷体积,根据缺损体积超量注射脂肪20%~30%,术后1、3、6个月测量自体脂肪存活量及吸收量,计算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的吸收率、患者满意度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时身体脂肪吸收率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吸收率,为自体脂肪移植注射量提供指导,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基本达到满意效果,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2015年10期 v.37 1518-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王深荣;陈频;段洪涛;徐明珠;张录青;岳国兰;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20)。2组均给以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另给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腰背疼痛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钙、磷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正位、前臂、股骨颈及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均较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腰椎正位、前臂、股骨颈及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较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7 1521-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雷红鸽;张敏;韩丰娟;闫小平;
目的通过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与结核蛋白芯片在结核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探讨T-SPOT.TB在结核感染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以疑患结核收住入院的23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阴性似然比和阳性似然比。结果 236例疑患结核患者确诊结核为168例,T-SPOT.TB方法的阳性率为62%,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92.6%,阳性预测值96.5%,阴性预测值86.9%;结核蛋白芯片阳性率42%,敏感性为53.0%,特异性为83.8%,阳性预测值为89.0%,阴性预测值为41.9%。两者统计学指标比较分析,T-SPOT.TB对结核的诊断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论 TSPOT-TB实验与其他结核检测方法相比,在结核的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低于文献资料的报道;由于不受免疫因素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前隐性结核感染人群的筛查,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015年10期 v.37 1523-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封小强;梁传栋;郭非;郭韬;
目的观察吗啡暴露对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吗啡暴露造成的神经毒性和脑功能受损机制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将12只家猫随机分成对照组(n=3)、吗啡暴露组(n=9)。吗啡暴露组行盐酸吗啡猫背部皮下注射,用吗啡剂量递增法,连续给药5 d。对照组则在对应时间、对应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吗啡暴露组与对照组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吗啡暴露组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在数量、形态、内部膜结构、基质内包涵体各方面发生改变,对应吗啡损害不同时期,呈现多样变化。结论吗啡造成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可作为脑细胞能量代谢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各项脑功能活动紊乱的始发机制。
2015年10期 v.37 1526-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祖季铭;
目的观察益肠组方联合神阙穴微波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3)采用益肠组方口服联合神阙穴微波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设立对照组(n=42,口服柳氮磺吡啶)以作观察比较,3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肠镜组织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肠组方联合神阙穴微波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等特点。
2015年10期 v.37 1529-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韩秀英;王艳明;邵永楼;
目的探讨玉泉胶囊联合胰岛素治疗气阴亏损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玉泉胶囊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BG、2 h BG、Hb A1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泉胶囊联合胰岛素治疗气阴亏损型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5年10期 v.37 1532-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唐月华;王小平;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IL-18)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活动期UC患者42例,缓解期UC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IL-1β和IL-18的含量,评价含量与UC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UC组患者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UC组患者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UC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活动期UC重型组高于中型和轻型组,与病情病情轻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和0.588,P<0.01)。结论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显著升高,其可作为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2015年10期 v.37 1534-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何显;王真;苏心爱;张清泉;王丽华;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8例UC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n=23)、中度(n=24)和重度(n=19);根据病变范围分为乙状结肠型(n=18)、左半结肠型(n=25)和全结肠型(n=25)]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与U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UC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轻、中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乙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U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U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其疾病活动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参与UC疾病的发生发展。
2015年10期 v.37 1536-1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刘金玲;翟红宇;周忠友;江新利;苗慧鹏;张晓融;
目的研究Histoacryl Blue(HAB)胶水粘合法用于眉弓部较深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随机选择患者112例,其中试验组56例使用组织胶水黏合结合美容缝线缝合,对照组56例使用传统的眼部美容缝线缝合,分别比较两组伤口闭合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外观美观度。结果试验组闭合伤口的时间明显缩短只需11分钟;试验组术后伤口肿胀的为1例,术后无一例感染,术后疼痛的为3例,均比对照组发生率低;患者的满意度试验组为93.3%,对照组为83.3%。胶水粘合法、美容缝线缝合法术后均无开裂,胶水粘合组美观度分值为9.47,美容缝线缝合组为8.5。结论使用胶水粘合法进行伤口处理具有所需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美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眼科推广使用。
2015年10期 v.37 1538-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魏巍;闫广辉;武佳琦;张庆胜;索娜;李鹏飞;赵磊;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方向的空间变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 1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突出组(LDH组),120例影像上无突出表现者为对照组。均采用X线及CT检查,在3个平面上测量2组L3~S1小关节角度。结果在横断面上,LDH组两侧小关节不对称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小关节角更偏矢状位。在冠状位上,LDH组两侧小关节不对称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小关节角更偏竖直位。在矢状位上,LDH组更偏水平位(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关系。
2015年10期 v.37 1540-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杨欣波;赵海军;殷彦林;李卓欢;董银静;武珊珊;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控制社区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爆发流行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怀安县柴沟堡镇社区卫生院收治符合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1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77)和对照组(n=75)。研究组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抗-MP-Ig M(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毒宁注射液控制社区小儿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爆发流行有效,说明中药制剂热毒宁注射液可以代替西药阿奇霉素控制社区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爆发流行。
2015年10期 v.37 1542-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李少林;杜文征;李卉;王伟;李猛林;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颈前路入路手术组(观察组,n=39),以及颈后路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39),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包括脊髓损害功能评定标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 2组患者术前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JOA、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ROM、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ROM低于对照组,CC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后路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其影像学表现,但前路入路随访效果更佳。
2015年10期 v.37 1544-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杜国亮;刘冬;侯艳平;李虎;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症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便更好运用到临床治疗上。方法对24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至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n=110)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n=134)。观察组则是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降压调脂汤剂,对比分析在3个月的治疗随访中单纯西医治疗手段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两组间血压变化及三酰甘油、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单纯西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症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治疗费用低廉,应用前景好,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7 1546-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忠;王立江;樊巍;汪兆文;郭凯;王哲;李兰涛;孟宪卿;
目的比较垂直双钢板与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选取手术治疗的62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32例,采用平行双钢板固定30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患侧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并对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2~2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垂直双钢板组与平行双钢板组疗效均较满意,2组肘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双钢板与平行双钢板内固定均为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钢板的实际放置位置取决于手术医师的经验和骨折的具体形态。
2015年10期 v.37 1548-1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陈继荣;王琪;张占丰;王淑媛;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术丙泊酚最佳给药速度。方法择期拟行胃镜检查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年龄70~80岁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0例。患者入室后给予芬太尼0.1μg/kg,3 min后给予丙泊酚1 mg/kg,丙泊酚给药速度分为:S1=1 ml/10 s组;S2=1 ml/5 s组;S3=1 ml/2.5 s组,等待30 s,行胃镜置入口腔操作,观察至胃镜置入贲门时结束观察。记录芬太尼给药前即刻(T1)、丙泊酚给药前即刻2 min(T2)、胃镜置入前即刻(T3)、3个时间点的BP、MAP、HR、SPO2;记录术中体动反应及观察期间的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 S1、S2组观察期间体动情况优于S3组(P<0.05),S1组观察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最低(P<0.05)。S1组观察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状态最优(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术时,1 mg/kg的丙泊酚推荐给药速度为1 ml/10 s。
2015年10期 v.37 1550-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