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红;洪莉;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妇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nRH-a 3.75 mg/次治疗,每4周1次,连用3个周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痛经、盆腔痛和性交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IL-18及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术后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VEGF、IL-18及TNF-α水平,改善疼痛症状。
2016年08期 v.38 1125-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白瑜;杜丽敏;赵平;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体酮对视神经损伤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B的影响,以期为黄体酮在视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损伤1组制作右眼视神经夹伤模型,给予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损伤2组制作右眼视神经夹伤模型,给予黄体酮腹腔注射。分别于损伤后1、3、7、14、28 d将3组大鼠右眼球摘除,取视网膜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中MAP-1B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神经损伤后损伤1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明显水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迅速减少,经黄体酮治疗的损伤2组视网膜形态改变轻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轻度水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缓慢。损伤2组各时间段视网膜MAP-1B平均光密度值较损伤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可以通过增加细胞骨架蛋白MAP-1B减轻视神经损伤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害,对视神经及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2016年08期 v.38 1128-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尹兰英;王岑;李彩英;寇晨光;张丹;屈长强;黄亚飞;
目的通过建立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体外模型,在保证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采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其浓度为3.24、4.32、5.40、6.48、7.56、8.64、9.72 mg I/ml,以上液体分别置于7支相同长度的输液管内,按碘溶液浓度由低至高进行编号(1~7)。每次将3支输液管固定在鲜猪心上,模仿三支冠脉走行。采用256层螺旋CT将管电压设为80 k V,电流采用105、210、315 m A,再固定电流105 m A时变换不同电压80、100及120 k V,记录输液管中CT值、噪声值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管电压固定80 k 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 A),CT值、SD、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DI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 m A较210 m A及315 m A ED分别降低了50.62%和67.01%。管电压固定105 m A时,改变管电流(80、100、120 k V),3组不同管电压间图像质量评分及SD、SNR、CNR无明显差异(P>0.05);而其管内CT值、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 V较100 k V及120 k V ED分别降低了47.80%和65.84%。管电压固定80 k 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 A),或当管电流固定105 m A时,改变管电压(80、100、120 k V),碘溶液组(1~7)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对冠脉体模扫描表明,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低剂量CT扫描参数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冠脉CTA成像是可行的。
2016年08期 v.38 113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李燕;李静;杨洁;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病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石蜡包埋的方法,经过免疫组化的相关方法对10例缺铁性贫血(对照组)的患者和40例MM患者(MM组)骨髓活检组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VEGF在MM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期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病理检测VEGF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疾病的分期更有临床价值,VEGF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6年08期 v.38 1136-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程晓娜;胡阳黔;
目的观察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H.pylori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IL-10、TNF-α水平。记录患者血清中IL-10、TNF-α水平含量,并比较H.pylori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血清中IL-10、TNF-α水平含量。结果 IL-10的表达水平Ⅰ型H.pylori感染检测值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H.pylori感染组检测值仅稍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的表达水平Ⅰ型H.pylori感染检测值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及Ⅱ型H.pylori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水平在Ⅰ型H.pylori感染及Ⅱ型H.pylori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与胃溃疡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的表达水平在Ⅰ型H.pylori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显著高于胃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的表达水平在Ⅱ型H.pylori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仅稍高于胃溃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菌型H.pylori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的IL-10、TNF-α水平差异较大,可以为临床上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提供有利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140-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冯志山;赵梦川;王乐;李贵霞;陶曙光;温琳琳;王琨;马学军;
目的利用Ge XP多重分析技术,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手术的261例先心病患儿及49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提取全血DNA,使用Ge XP多重测序平台的多重分析技术对其MTHFR基因上的两个易感位点rs1801131和rs1801133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 16.0软件的χ2检验,分析先心病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Ge XP多重测序平台可同时测量2个SNP的四种基因型,先心病组与对照组MTHFR677C/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3,P=0.356;χ2=0.898,P=0.343)。结论 Ge XP多重分析平台是筛查先心病易感基因特异性良好、操作简便的多重分析技术,本研究入选的先心病患儿与健康对照MTHFR等位基因或其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为后期大样本量探寻先心病发病易感基因起到启示作用和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2016年08期 v.38 1143-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江朝勇;蔡永明;殷亚磊;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CRS)伴或不伴鼻息肉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RS组和96例CRS伴鼻息肉患者(CRSw NP组)的临床资料,并对2组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变与疾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组间伴发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中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变程度与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呈正相关(r=0.661,P<0.05);CRSw NP组并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级别鼻窦炎与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无明显相关(r=0.413,P>0.05)。结论 CRS病变严重程度与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呈正相关。
2016年08期 v.38 1146-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吴哲;徐凯;林渊;林永湛;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下的胃癌根治术对生长抑素减少引起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比较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8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C-反应蛋白和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浓度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住院时间、肠鸣音、排气恢复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上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血量上观察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要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达37.50%要明显多于观察组1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从术后第1天开始逐渐降低,术后第2天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最高观察组达(81.22±32.42)p·mg-1·L-1,对照组达(96.59±35.65)p·mg-1·L-1,而在接下来的第5、7天的时候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均呈现下降趋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生长抑素减少引起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恢复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6年08期 v.38 1149-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刘玉山;齐曦明;杨柳;孙静;刘彬彬;郑涛;董艳超;刘兰祥;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资料,比较单纯服药患者与附加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高频r TMS治疗的患者经治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别、两种治疗方式减分率的差别及与减分率相关的因素。结果单纯用药与结合r TMS均能降低SDS评分,但附加r TMS治疗组SDS减分率较单纯服药组显著增加(P<0.01)。单纯服药组SDS减分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6,P<0.05),而r TMS治疗组SDS减分率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SDS初始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在急性期,两种治疗方法与治疗时程无关(P>0.05)。结论附加r TMS治疗较单纯服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r TMS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2016年08期 v.38 1152-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刘裕浩;李维平;宋同均;何毅;王士强;董世节;黄汉文;
目的本研究旨在亚低温治疗时实时监测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变化,对患者预后情况指导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42例经诊断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疗法,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疗法的同时实施亚低温治疗。治疗中,对2组患者进行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血液学相关指标、血液学指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疗法对于GOS(3~5分)患者和GOS(6~8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亚低温疗法能够显著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P<0.05)。亚低温疗法在缓解颅内压水平也有显著的效果(P<0.05),其中对于GOS 6~8分患者的降压效果要优于GOS 3~5分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表明脑组织氧分压得到改善的患者,p H值的变化明显(P<0.05),血液中的氧分压也出现了显著性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在亚低温治疗后出现下降。脑组织氧分压改善和颅内压的控制对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S评分表明脑组织氧分压升高和颅内压降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颅内压水平,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6年08期 v.38 115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刘湘;
目的分析预见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后畸形硬膜下血肿患者共89例。根据手术方法,回顾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双侧去骨瓣开颅手术,对照组脑疝侧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开颅,再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3、7 d颅内压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3、7 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中度残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急性脑膨出、癫痫、颅内感染、迟发性出血、脑脊液漏、切口疝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快速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安全可靠。
2016年08期 v.38 1158-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张力思;刘敏;
目的探讨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变化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的检测项目有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贝克焦虑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BAI),贝克抑郁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D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EPQR-S),膝关节评分(knee society knee score,KSS),相关健康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SF-36)。结果手术后1个月及6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和KSS评分各项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SF-36的评分包括的8个生活领域与手术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术前PCS和MCS均与N分呈负相关(B=-0.984,P<0.01;B=-0.964,P<0.01);术后PCS与SAI和N分均呈负相关(B=-0.332,P=0.009;B=-0.998,P<0.01);而术后MCS与SAI、TAI、BAI和N分均呈负相关(B=-0.369,P=0.008;B=-0.447,P=0.004;B=-0.214,P<0.01;B=-0.852,P<0.01)。术后6个月KSS功能评分与TAI和N值呈显著负相关(B=-0.414,P=0.005和B=-0.894,P<0.01),与E值呈正相关(B=0.226,P=0.001);术后KSS关节评分与术后PCS呈正相关(B=0.450,P<0.01)。结论患者在接受单侧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心理和精神因素对TKA术后功能恢复有影响,焦虑和抑郁程度低的患者功能恢复好。
2016年08期 v.38 1160-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王雅慧;代文迪;刘文虎;刁宗礼;韩雪;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5期非透析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善的CKD2-5期非透析患者,记录其基本资料,并检测25(OH)D、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蛋白(albumin,Alb)、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高密度脂蛋白-C(HDL-C)、血红蛋白(Hb)、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指标水平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86例CKD 2~5期非透析患者入选,血清25(OH)D的平均浓度为(14.86±7.70)μg/L,115例患者血清25(OH)D缺乏(61.83%),64例患者血清25(OH)D不足(34.41%)。25(OH)D水平与Alb、Hb、e GFR、Ccr、Hb、身高呈正相关(P<0.05),与ALP、P、尿蛋白定量、BUN、CHOL、LDL-C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心率、血压、尿肌酐水平、钙磷乘积、TG、H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浆Alb、e GFR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2~5期非透析患者普遍存在25(OH)D不足和缺乏,随着肾功能的恶化,25(OH)D缺乏的逐渐加重,血浆白蛋白及e GFR是CKD患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6年08期 v.38 1164-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彭磊;乐功芳;陈绪萍;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疗法,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显效率42.22%、有效率51.11%、总有效率93.33%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05,1.27;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Sa O2和Pa O2水平均明显提高,Pa C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0,71.28,12.20;49.44,67.03,9.30;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1.83;0.11,0.39;0.70,0.8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氧疗时间(132.16±13.92)h、呼吸机使用时间(60.88±8.47)h、住院时间(14.74±2.18)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4.34,4.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7%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1);张力性气胸2.22%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方面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则更具优势,适宜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2016年08期 v.38 116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赖鸿章;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不同淋巴结切除术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组(n=39)和左胸切口组(n=35),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等相关指标,并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切口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53±6.07)个,显著高于左胸切口组的(13.04±4.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对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切口组术后生存率为69.23%,高于左胸切口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食管癌行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术式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2016年08期 v.38 1170-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郑梅;李立卓;韩卫卫;刘金波;冯燕光;
目的观察warm-up现象对缺血心脏的保护及硝酸酯类药物对warm-up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和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单支冠脉狭窄程度为70%~90%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患者入选。根据干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每组25例。分别进行间隔15 min的连续两次踏车运动实验(EX1,EX2),观察运动时间(ED)、出现ST段压低0.1 m V时间(T-STD)、ST段压低的最大值(STDmax)以及ST段压低0.1 m V时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指标的组内及组间变化。结果 2组患者前后两次运动(EX1与EX2)相比,EX2各指标较EX1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仅在STDmax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可以诱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warm-up现象保护缺血心肌,冠脉舒张可能并未作为重要机制参与其中。
2016年08期 v.38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张小华;杨祚明;
目的探讨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1,3)-β-D葡聚糖(G试验)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临床拟诊断为IPFI患者139例,早期对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BALF行G试验检测,以临床确诊、真菌培养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对BALF G试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对BALF G试验阳性患者采用氟康唑、伊曲康唑行抢先治疗,并根据治疗效果分组回顾性分析G试验结果。结果 BALF G试验正确诊断IPFI患者76例,鉴别诊断IPFI患者的灵敏度:80.00%、特异度:90.91%、漏诊率:20.00%、误诊率:9.09%,ROC曲线下面积AUC=0.884,BALF G试验诊断IPFI患者与最终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appa=0.650。BALF G试验阳性患者95例采取抢先治疗,其中治疗有效73例(76.84%)、治疗无效22例(23.16%),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的BALF G试验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14 d后无效组患者的BALF G试验测定值显著的高于治疗有效组患者(P<0.05)。结论 BALF G试验对于IPFI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对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6年08期 v.38 1176-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车伟坤;凌卫滨;葛书霞;谢淑霞;李正森;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RDS早产儿72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肺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后,符合拔管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36例。比较2组患儿通气0、3、12、24 h时,动脉血气情况、呼吸机工作参数、氧动力学指标、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通气0 h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12、24 h后Bi PAP组Pa O2、Sa 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随着通气时间增加,2组Pa CO2呈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Fi O2、PEEP/EPAP均呈下降趋势,通气3、12、24 h Bi PAP组Fi O2、PEEP/EPAP均分别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 PAP组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腹胀、胃食管返流、气胸、BPD、IVH、ROP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 PAP及NCPAP均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拔管后通气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但Bi PAP通气疗效优于NCPAP。
2016年08期 v.38 1179-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陈灏璟;张睿;蒋伏平;龚和禾;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n=72)与氢氯噻嗪组(n=72)。2组患者均给予ACEI治疗。吲达帕胺组在ACEI基础上结合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组在ACEI基础上结合氢氯噻嗪。2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分析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吲达帕胺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氢氯噻嗪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BP和SBP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DBP和SBP吲达帕胺组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后SCr和BUN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SCr和BUN吲达帕胺组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CEI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优于ACEI联合氢氯噻嗪,且肾功能改善亦显著。
2016年08期 v.38 1182-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申华;李军;董坤峰;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的患者中,选取300例(600眼)患者,按照近视程度分为3个组,即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每组100例(200眼)。3个组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进行矫治。手术前、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5),眼压值指标下降,眼角膜厚度变薄,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矫治近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前患者屈光度及眼压值、眼角膜厚度指标与手术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1.95±0.63),眼压值为(16.1±2.2)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12.2)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3±0.10),眼压值为(12.2±2.1)mm Hg,眼角膜厚度为(468.1±32.3)mm;中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4.4±0.84),眼压值为(16.0±2.4)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8±0.11),眼压值为(10.9±1.4)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mm;高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7.75±1.33),眼压值为(17.2±2.3)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28.3)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2±0.13),眼压值为(9.1±3.2)mm Hg,眼角膜厚度为(447.4±45.3)mm。结论临床应用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对治疗低度、中度、高度不同程度的近视眼患者,均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2016年08期 v.38 1184-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周长东;王旭;
目的分析不同肠道重建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结袋组(结肠成形袋术)32例、J袋组(J型贮袋术)33例和直吻组(行直接吻合术)25例。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术后3组患者恢复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结袋组与J袋组患者的大便不能完全排空、不能区分排气与排便、24 h排便次数均少于直吻组,排便评分高于直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结袋组与J袋组患者的最大耐受容量、静息压、顺应性及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直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采取全直肠结肠系膜切除术后,采用直接吻合术严重影响肛门功能,而结肠成形袋术及J型贮袋术对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损伤较小,可通过了解患者机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肠道重建术治疗,尽量保留肛门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187-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秀梅;杨秀红;董陆玲;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因胃肠道反应不耐受二甲双胍,给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2周,比较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糖(PG)、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FINs)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患者PG、Hb A1c、TC、TG、UAER、hs-CRP、HOMA-IR降低,FINs及HOMA-β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及血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初诊T2DM能显著降糖、调脂、减轻炎性反应、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
2016年08期 v.38 118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潘春燕;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修复牙周炎患者下前牙缺失及固定松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的牙周炎下前牙缺失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松动牙80颗,采用复合树脂高强纤维进行修复;对照组50例,松动牙86颗,采用结扎丝牙周夹板进行固定。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复诊,观察和分析2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度(AL)、探诊深度(PD)以及患者对修复固定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齿松动数为2例(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例(10.47%)(P<0.05);且观察组的PLI和PD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修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固定牙周炎患者的松动牙以及修复下前牙缺失,而且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且较满意的修复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193-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邓爱华;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手术治疗大体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每组48例。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TUERP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IPSS评分、Qmax、PVR、QOL评分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前列腺组织切除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max及PVR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PSS评分、Qmax及PV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QOL评分均显著优于开放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微创TUERP手术治疗大体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可有效减轻术中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6年08期 v.38 1195-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宋国威;李立新;孙雪;梁翠娟;王春艳;王超;
目的比较与分析粪便潜血定量法与定性法在下消化道疾病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定量法检测值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内镜室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做肠镜检查前均留取了标本同时进行便潜血定量与定性检测,根据肠镜和病理诊断结果,最终将1 002例纳入本研究,并按诊断分为5组,其中结直肠癌组196例,溃疡性结肠炎组247例,结直肠息肉组205例,其他炎性肠病组198例,正常组156例。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各疾病组的阳性检出率,观察定量法检测值在不同Dukes分期的分布。结果定量法与定性法检测在结直肠癌组、溃疡性结肠炎组、结直肠息肉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其他炎性肠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FOBT定量法阳性的结直肠癌病例主要集中在B期和C期,且随着Dukes病理分期的进展,检测数值有增大趋势。结论粪便潜血定量法检测在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筛查及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198-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涛;苗秀娟;聂新法;
目的观察预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前15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相应0.9%氯化钠溶液;术毕前15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10 mg,观察组静脉注射相应0.9%氯化钠溶液,术毕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麻醉前15 min、摆放体位VAS评分,比较麻醉前15 min、摆放体位、麻醉后1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术后4、8、12、24 h VAS评分,比较术后24 h镇痛药需要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摆放体位VAS评分和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12、24 h VAS评分和术后24 h镇痛药需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明显减轻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摆放体位时疼痛和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和术后24 h镇痛药需要量。
2016年08期 v.38 120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叶武成;郭箫箫;高彩丽;安宁;
目的对26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索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初次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治疗的患者264例。按年龄分组(≥60岁124例为老年组,<60岁140例为中青年组)观察2组性别构成及变化。按照预后分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分成无不良事件组与不良事件组,观察分析2组的各项指标、病史等以明确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 264例患者平均年龄(62.1±9.5)岁;男214例,女50例,男性发病人数大于女性(81.1%>18.9%)。按年龄分组时,可以看出中青年组的男性患者更多(85.7%),而老年组女性患者有所增加(24.2%vs 14.3%)。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老年组明显(78.2%)高于中青年组(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预后分组研究显示:是否发生不良事件与血压、心率、心肌酶、发病到治疗时间有很大相关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长期失眠或焦虑、高血脂都是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直接与预后相关。结论男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长期失眠或焦虑、高血脂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发病时间有特殊规律,注意这些因素对改善已发病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6年08期 v.38 1203-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郭成安;李会兰;魏莉;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与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对4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基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治疗组23例患者予宫颈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2×1012vp;48 h后行调强放疗,95%PTVDT:2 Gy/f,5 f/W,共50 Gy/25 f/5 W;放疗期间的第1、8、15、22、29、35天给予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化疗前予水化利尿。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4例患者不进行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其他治疗措施与基因联合治疗组相同。在完成治疗结束6周后评效。结果近期局部控制率:基因联合治疗组CR+PR率82.6%;对照组CR+PR 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2组共同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的特征不良反应为自限性发热,发生率17.4%。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与同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有比较满意的临床近期治疗效果,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2016年08期 v.38 1206-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柴雪妍;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炎性反应、氧化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联合治疗组接受α-硫辛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炎性和氧化反应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ys C、RBP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HMGB1、CCL2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8-OHd G、MDA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SOD、GSH含量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保护肾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反应,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积极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209-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甄永生;周建昌;蒙志宏;靳强;李士攀;黄芝;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患者CT表现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浓度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的周围型肺癌患者2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资料,对比分析其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的关系。结果 101例腺癌血清CEA浓度为(98.37±0.54)μg/L,54例鳞癌血清CEA浓度为(15.24±0.76)μg/L,50例小细胞肺癌血清CEA浓度为(8.02±0.15)μg/L。腺癌与小细胞肺癌及鳞癌血清CE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空泡征、纵隔淋巴结肿大、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增强值≥20 Hu及瘤体直径≥3 cm的肺癌,其血清CEA浓度较无空泡征、纵隔淋巴结肿大、深分叶征、增强值≥20 Hu、胸膜凹陷征及瘤体直径≥3 cm的肺癌高(P<0.05)。肺癌有无毛刺征、钙化、毛玻璃征、空洞与血清CE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的空泡征、纵隔淋巴结肿大、深分叶征、增强值≥20 Hu、胸膜凹陷征及瘤体直径≥3 cm的肺癌与其血清CEA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6年08期 v.38 1212-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祁志宇;张殿尧;党翠玲;霍丽敏;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体位及娩肩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承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785例足月单胎头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分娩的产妇398例作为研究组,分娩时均采取自由体位,胎头娩出后采取至少等待一次宫缩的自然娩肩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娩的产妇387例作为对照组,分娩时均采取传统平卧位,胎头娩出后即协助胎儿娩肩的传统娩肩法。探讨2组产妇母儿结局、产后尿潴留,张力性尿失禁,早期盆底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肩难产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时全面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及采取自然娩肩方式,有效降低了孕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肩难产的发生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缩短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不增加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损伤,对于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016年08期 v.38 1215-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吴香丽;谢赟;陈建华;殷英霞;刘彦;赵慧英;王伟;任艳霞;司佳玥;卢婷婷;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例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从术后当天开始,治疗组除常规应用术后点眼药物外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口服3/d,连续应用1个月。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术后点眼药物。在术后4个时间点1 d,7 d,15 d,1个月,应用OCT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IS/OS层厚度的变化及IS/OS层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变化。结果试验的1 d、7 d治疗组较对照组黄斑区IS/OS层厚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d及1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黄斑区IS/OS层厚度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d、7 d、15 d及1个月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处IS/OS层均较对照组连续及完整。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促进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2016年08期 v.38 1220-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于万芹;谭书卓;陈红月;赵聪颖;
目的探讨海扶刀治疗妊娠期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因胎儿畸形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行中期引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根据其结束妊娠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海扶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回顾性分析2组胎盘植入患者中期引产的结局。结果海扶刀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365±98)ml]、术中术后平均输血量[(226±68)ml],子宫切除比例[0(0/12)]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 399±1 860)ml、(1 208±324)ml和28.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海扶刀治疗妊娠期凶险性胎盘伴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16年08期 v.38 12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邹金海;李春英;郑国启;孙鑫义;梁育飞;宋慧;
目的探讨CD64、s 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62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7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s 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腹水CD64、s CD1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CD64、s CD14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P患者腹水CD64、s CD14水平显著增高,治疗后CD64、s CD14水平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腹水CD64、s CD14对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6年08期 v.38 1226-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温亚彬;颜如玉;马晓静;赵通;王维刚;赵建辉;姜博;宋铁鹰;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老年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术后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7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择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Ⅰ~Ⅱ,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1928年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Ⅰ~Ⅱ级,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为睡眠正常者,PSQI>7分为睡眠功能障碍者。选择PSQI≤7分,即睡眠正常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PSQI评分表。结果 2组患者比较,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日的睡眠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椎管内麻醉中用于辅助镇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患者的睡眠功能。
2016年08期 v.38 1228-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鲍利改;
目的探讨以发作性头痛为临床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特征与静脉血栓部位关系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月7月经确诊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CTV或加强MRV等资料,分析不同血管累及部位的发病时间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颅内压增高有8例(57%),颅内压正常6例(43%);脑脊液白细胞正常范围9例(64%),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高5例(36%);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高于正常5例(36%);D-二聚体正常范围9例(64%)。头颅CT脑叶可疑低密度信号2例;头颅CT未见异常3例;皮层局限性脑水肿1例;可疑条索状高密度影8例。14例患者CTV或MRV检查患者均有阳性改变,其中单纯左侧横窦3例,左侧横窦合并乙状窦6例,双侧横窦1例,上矢状窦合并双侧横窦1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合并左侧横窦血栓1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其中痊愈6例,明显好转8例。结论对于发作性头痛且进行性加重的可疑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患者应及早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便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2016年08期 v.38 1231-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侯俊梅;贾文平;赵菲菲;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硬膜外穿刺正压注射器与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的显示效果,评价硬膜外穿刺正压注射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择期手术需硬膜外麻醉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穿刺时使用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观察组穿刺时使用硬膜外穿刺正压注射器,记录2组穿刺成功和失败的例数并计算出百分率,观察置管是否顺利,有无误入血管、蛛网膜下腔、神经损伤等穿刺并发症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有3例显示不明确,失败率为2.50%,有117例显示明确,显示成功率为97.50%。对照组有2例显示不明确,失败率为1.67%,有118例显示清晰,显示成功率为98.33%。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2组患者硬膜外导管置入情况,误入血管、蛛网膜下腔、神经损伤等穿刺并发症以及麻醉效果等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穿刺正压注射器在穿刺成功时可发出客观信号,穿刺显示的效果及其他观察指标与使用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组基本相同。
2016年08期 v.38 1234-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蔡瑞歆;李奕标;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愈后。方法随机选择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术期LDVT发生情况、危险因素以及愈后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患者在第1天、2~7天、8~14天及14 d后的LDVT发生率分别为0、27.1%、47.9%以及25.0%,年龄、手术时间、存在合并症、骨折时间均是L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6%的患者在术后肢体功能均完全恢复或者恢复良好,仅9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差,男女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存在合并症、骨折时间均是L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避免危险因素,降低患者围术期LDVT发生情况。
2016年08期 v.38 1237-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焦亚楼;高敏;赵叶芳;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情况,探讨SCH并发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及75 g糖耐量检查建册并分娩的孕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检验结果,将其分组:SCH组(285例)与对照组(甲功正常者)(2 181例),回顾分析2组之间GDM的发病率;单纯SCH组(201例)及SCH+GDM组(84例),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SCH组GDM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GDM组不良妊娠结局(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率、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高于单纯SC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孕妇更容易引发GDM,SCH并发GDM将进一步加重不良妊娠结局。
2016年08期 v.38 1239-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尚娜;冯娜;刘亚楠;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单胎孕妇妊娠前超重对血糖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诊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单胎孕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妊娠前是否超重分为2组,将54例BMI<24.0 kg/m2非超重孕妇设为对照组,其余66例BMI>24.0 kg/m2超重孕妇设为研究组,对比2组孕妇血糖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孕妇血糖控制达标率68.18%明显低于对照组88.89%,且OGTT血糖值情况较对照组差(P<0.05);对照组顺产率66.67%显著高于研究组45.45%,巨大儿发生率5.56%比研究组24.24%低,且新生儿出生体重也轻于研究组(P<0.05);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妊娠前超重、妊娠前每周平均增重和OGTT空腹血糖。结论妊娠前超重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前超重应及时合理控制血糖,避免妊娠期过度增重,以减少巨大儿发生率。
2016年08期 v.38 1241-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