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琼;
目的观察lncRNA RSU1P2对宫颈癌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在Caski、He La和C33A细胞中通过转染质粒使RSU1P2过表达,通过MTT试验和集落形成测定法检测RSU1P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Transwell测定RSU1P2对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RSU1P2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的变化,通过动物实验测定RSU1P2在体内对宫颈癌组织的影响等。结果在Hela和C33A等细胞中RSU1P2过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转移侵袭能力和VM均增强(P<0.05),细胞G1期与S期比例和细胞凋亡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RSU1P2-A组裸鼠的平均体重和肿瘤体积的中分别提高了约110%(P<0.05)。结论 lncRNA RSU1P2在宫颈癌组织中通过调节let-7A与其靶基因的分配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发生发展。
2017年20期 v.39 3045-3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刘新彦;李建斌;李志强;王丽坤;路继成;李晓丽;刘晓燕;
目的观察DMBT1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鼻咽癌5-8F细胞,Real time-PCR、Western-blot验证转染效率。MTT、流式细胞术检测DMBT1过表达对5-8F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DMBT1过表达对多药耐药基因(P-gp)、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DMBT1过表达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转染pc DNA3.1/DMBT1的5-8F细胞中DMBT1表达显著上调(P<0.05),提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DMBT1基因的鼻咽癌5-8F细胞。DMBT1过表达的鼻咽癌5-8F细胞增殖能力减慢、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及p53蛋白表达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P-gp蛋白表达降低,同时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增加(P<0.05)。结论 DMBT1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提高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2017年20期 v.39 3051-3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王锦淳;陈朱井;嵇月娥;周杰;张景正;韩蕾;周晓霞;
目的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并观察模型鼠氧化损伤标志物及NADPH氧化酶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测定基线及建模4周末的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脏的TG、TC。以RT-PCR法检测建模6周末鼠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阳性药物组4周末后以非诺贝特灌胃,剂量为100 mg·kg~(-1)·d~(-1),持续2周后检测血清TG、HDL-C、LDL-C及TC。结果造模4周末,模型与阳性药物组血清TG、LDL-C、TC、肝脏TG、T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其基线时水平(P<0.05)。同时,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MDA水平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PX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0.05)。6周末模型组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与阳性药物组(P<0.05)。阳性药物组经非诺贝特灌胃治疗2周后,血清TG、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成功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高三酰甘油血症大鼠GSH-PX和SOD明显降低,MDA明显上升,并通过激活体内NADPH氧化酶而诱导机体出现氧化损伤。
2017年20期 v.39 3055-3058+3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邓合钱;胡开蕊;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今后更有效抢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120例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支持+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比较2组心率、呼吸、mMRC评分、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CRP和NT-proBNP水平以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水平及mMRC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pH、PaO_2、SaO_2水平增高程度和PaCO_2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FEV1%、FEV1/FVC水平增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CRP、NT-proBNP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PASP、PADP、MPAM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早期明显改善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纠正呼吸衰竭,同时还可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并降低肺动压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7年20期 v.39 3059-3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耿玮;梁巍;范亚男;叶智斌;张梦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CDC12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化疗效果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留取8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的石蜡组织及新鲜组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DC12蛋白、多药耐药蛋白1(MRP-1)、P-糖蛋白(P-gp)、生存素(Survivin)、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的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奥沙利铂(L-OH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另取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新鲜标本,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CDC12、MRP-1、P-gp、Survivin、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DC12、MRP-1、P-gp、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肠黏膜,Apa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均P<0.05)。5-Fu、L-OHP对CCDC12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抑制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均P<0.05),而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CCDC12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5-Fu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情况与MRP-1、P-gp表达有关;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与Survivin有关;L-OH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Survivin、Apaf-1有关(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CCDC12蛋白与P-gp、Survivin均呈正相关,与Apaf-1呈负相关(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相符。结论 CCDC1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化疗药物的效果有关,CCDC12蛋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耐药形成并可能成为耐药性逆转的靶蛋白。
2017年20期 v.39 3064-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吴会清;杨梅;盛利;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对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进行研究,采用SPSS 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利培酮组、阿立派唑组,每组58例。患者均为首次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的IRI值、FPG、LDL-C、TC水平高于阿立派唑组(P<0.05),2组患者的平均FPG、FINS、IRI较治疗前均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T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升高,T3、FT3、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7.6±11.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1.5±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派唑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8.4±12.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2.2±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与阿立派唑相当,但是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2017年20期 v.39 3068-3070+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白晶;孙其桓;张征;张艳丽;徐顺新;
目的探讨和分析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临床治疗的46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2组的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评价这几项指标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MIF、IL-23、RANKL、OPG、DKK1分别为(25.40±10.87)ng/ml、(374.88±37.21)pg/L、(21.50±16.59)pg/L、(5.02±1.58)pg/L、(0.72±0.15)ng/m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4.03±0.77)ng/ml、(179.79±20.14)pg/L、(7.56±1.15)pg/L、(1.87±0.29)pg/L、(0.12±0.03)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分别为(40.24±26.24)mm/h、(4.76±3.38)mg/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8.25±0.51)mm/h、(2.57±0.32)mg/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MIF、IL-23、OPG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试验组患者的RANKL、DKK1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 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明显上升,而且与疾病活动因子具有一定的关系。
2017年20期 v.39 3071-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曾庆义;周俊;周才芳;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肾病内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收入院的患者均采取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同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肾康注射液14 d,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肾功、血液生化、腘动脉、肝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腘动脉血管的内径、内-中膜厚度、腘动脉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腘动脉的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尿蛋白排泄率、腘动脉的峰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液粘度均有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康注射液综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等,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20期 v.39 3075-3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李娟;付金红;张慧娟;高英;秦聪颖;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20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有无剖宫产史分为2组。统计2组PPP的发生率,然后以2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PPP组、普通型前置胎盘组,统计比较2组一般资料、围生期结局、手术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等。结果有剖宫产史组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1.25%;初次剖宫产组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6.88%。2组前置胎盘孕妇之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前出血及宫缩乏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破裂、DIC、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组高于普通型前置胎盘组。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组相比,PPP组患者输血率、膀胱损伤率高,出血量及输血量大,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术后盆腔粘连、继发产褥感染发生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组相比,PPP组孕妇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率、入住NICU率明显升高,新生儿体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P及PPP合并植入与剖宫产、人工流产密切相关,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均有不利的影响。
2017年20期 v.39 3078-3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林萍;邓才林;
目的评价分析谷氨酰胺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MDA、SOD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行肝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S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G组(谷氨酰胺组),每组15例。I-R组完全阻断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持续缺血30 min后再进行灌注1 h,G组于全肝血流阻断前1 h静脉滴注0.75 mg/kg谷氨酰胺实施预处理。对3组患者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测定,并评估肺组织学评分。结果与I-R组比较,G组患者肺组织MDA水平、MPO活性、W/D及TNF-α水平降低,SOD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G组患者肺组织MDA、TNF-α水平、W/D上升,SO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肺组织学评分高于G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缺血再灌注导致急性肺损伤进行谷氨酰胺预处理能够有助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显著增加肺组织表达,改善MDA、SOD水平,利于预后质量。
2017年20期 v.39 3082-3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刘会芹;赵运果;王芳;于雪梅;闫翠芳;张建兰;李莎;
目的探讨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6例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单纯给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术后出血,比较2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同时观察记录2组产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88%,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HR、SBP、DBP、SpO_2、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对照组产妇HR、SBP、DBP、SpO_2、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HR、SBP、DBP、SpO_2、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产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4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明显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20期 v.39 3085-3087+3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王凌;韩文瑞;李艳玲;荣蓉;张跃云;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伴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76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查。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与非感染组患者PCT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083,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CRP与非感染组患者CRP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94,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WBC与非感染组患者WB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37,P>0.05)。PCT、CRP、WBC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906、0.740、0.529,PCT、CRP和WBC的灵敏度分别为80.0%、77.5%、47.5%,PCT、CRP和WBC的特异度分别为83.3%、61.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血清PCT有利于炎症性皮肤病伴感染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参考。
2017年20期 v.39 3088-3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杨虎;王波;陈华;伊力亚;姜静;姚国华;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疗效及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因类风湿关节炎(RA)或骨性关节炎行TKA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5例,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 ml),术前20 min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脉滴注,当手术操作进入切除关节面时予以硝酸甘油2~4μg·kg~(-1)·min~(-1)静脉输液泵输注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AP)逐渐降低基础值的20%。对照组91例未使用氨甲环酸及控制性降压。比较2组患者疗效、凝血情况、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4%高于对照组的89.01%(P<0.05)。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分别为(806.90±215.11)ml和(1 295.68±263.85)ml,术中失血量(99.49±55.48)ml和(213.31±62.17)ml,术后引流量为(231.40±80.65)ml和(479.74±120.66)ml,输血率为8.42%和26.37%,各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组组患者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结论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与输血率,且不增加血栓事件的风险。
2017年20期 v.39 3092-3094+3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韩红;孙小薇;周俊雪;雷辉;张杰;
目的探究脂氧素A4(LXA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乙醛脱氢酶1(ALD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8例作为试验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测以及腹腔镜检测确诊,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组受检者实施LXA4、MMP-9和ALDH1水平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同时对试验组LXA4、MMP-9和ALDH1水平与其痛经评分和疾病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LXA4(298.07±21.13)ng/L、MMP-9(161.01±10.41)ug/L、ALDH1(3.23±0.12)ng/L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XA4(564.24±40.13)ng/L、MMP-9(42.01±9.30)ug/L、ALDH1(0.99±0.24)ng/L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r-AFS分期升高、痛经程度加重,其LXA4水平逐渐降低,MMP-9、ALDH1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XA4、MMP-9和ALDH1异常表达与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对LXA4、MMP-9和ALDH1进行检测,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
2017年20期 v.39 3095-3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贾俊叶;刘敬;郭上玮;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诊断乳腺占位和鉴别肿瘤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行治疗的200例乳腺占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之后与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用来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鉴别乳腺占位性质的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122例(61.00%)确诊为乳腺良性占位,78例(39.00%)确诊为乳腺恶性占位;单纯超声检查对乳腺占位性质判断的敏感性为71.79%,特异性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75.68%,阴性预测值为82.26%;单纯弹性成像对乳腺占位性质判断的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91.87%,阳性预测值为86.30%,阴性预测值为88.98%;而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乳腺占位性质判断的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94.26%,阳性预测值为90.67%,阴性预测值为92.0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声检查手段,可以定量的反应乳腺占位的弹性和硬度;联合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对乳腺占位性质判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乳腺占位患者的治愈比例,建议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20期 v.39 3099-3101+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陈爱军;任静;张美丽;曹燕;陈伟伟;甘会书;
目的探讨规范化产前筛查在诊断胎儿出生缺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孕11~40周)资料,得出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人次、行系统筛查人次、检出出生缺陷人次、出生缺陷检出率、在本院分娩人次、医学终止妊娠胎儿数、晚期流产和胎死宫内胎儿数。结果应用规范的产前筛查,本院超声出生缺陷检出率逐年增高、出生缺陷检出时间提早、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增高、我院成为河北省产前诊断分中心。结论规范化超声产前筛查的应用可及早发现胎儿畸形情况,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保证医疗安全。
2017年20期 v.39 3102-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史尚义;
目的观察并研究恩度(重组的人血管内皮抑素)配合化疗药品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序贯的腹腔给药用于医治胃癌腹水为恶性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胃癌腹水为恶性的患者中抽取94例进行研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选取5-Fu加DDP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则选取恩度加5-Fu加DDP的措施。观察并对比2组医治胃癌腹水为恶性的效果、起效的消失、毒副反应与生活的质量。结果研究组不仅在医治的效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且起效的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配合5-Fy与DDP采取序贯的腹腔注药来医治胃癌腹水为恶性的患者不仅疗效较高,且起效的时间较快,能将治疗的时间有效缩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7年20期 v.39 3106-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李顺洪;
目的探讨吸入式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麻,研究组采用吸入式(复合喉罩)全麻,对2组患者的用药量进行统计,同时在气管插管/插入喉罩(T0)、手术开始(T1)、植入假体(T2)、缝合(T3)、进入麻醉后检测室10 min(T4)、进入麻醉后检测室30 min(T5)等时间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状况;于麻醉前、手术后6、24、72、120 h对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S-100β水平进行统计和检测,评价2种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统计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2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上的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各时间点上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MSE值在术后24 h之后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并在120 h左右恢复麻醉前水平,对照组患者未恢复;而S-100β值研究组患者自术后6 h之后均优于对照组,并于120 h左右恢复麻醉前水平,对照组患者未恢复。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式麻醉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均优于传统麻醉方法,能够使用更少的剂量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麻醉对患者机体和意识造成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09-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詹文彦;田国芳;申丽锋;张婷云;宋玉勤;魏福玲;
目的观察保心安胶囊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 E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100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在原发病(高血压病予以降压、冠心病予以扩冠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1次/d,卡托普利12.5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心安胶囊3粒,3次/d,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2组疗效。期间如出现急性发作,退出本研究。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E/A值变化,NT-proBNP的变化。结果 2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E/A值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心安胶囊联合曲美他嗪片可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心功能的恶化,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12-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王锦涛;于月青;陈文峰;马秀英;刘新军;赵素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2组均治疗10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满意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满意率70.91%,治疗组临床疗效、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DS、SAS及IPS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Qmax、RU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Qmax、RUV均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
2017年20期 v.39 3115-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赵艳军;李富利;高春雨;董二飞;刘超;史菲;于健;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POCT)D-二聚体对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并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D-二聚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比较、分析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6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AMI的患者193例,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AAD的患者19例,经肺动脉CTA明确诊断APE的患者24例,通过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AMI组、AAD组、APE组3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D-二聚体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平均年龄高于AAD组(P=0.000)和APE组(P=0.000),AMI组男性比例高于APE组(χ~2=9.140,P=0.003),AMI组高血压病史高于APE组(χ~2=7.093,P=0.008),AMI组(χ~2=6.622,P=0.010)、AAD组(χ~2=6.344,P=0.012)吸烟比例均高于APE组,D-二聚体方面APE组高于AAD组(P=0.043),APE组高于AMI组(P=0.000),AAD组高于AMI组(P=0.000)。结论POCT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鉴别AMI、AAD和APE,有助于提高早期确诊率。
2017年20期 v.39 3118-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吴雪飞;连子亮;赵丽娜;孙萌;刘丽英;尹树昆;
目的介绍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各种危险因素量化,依据其危险程度,赋以相应分值,形成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对50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生前高危因素进行评分,研究不同危险分层SCD的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有SCD风险的研究组,较无SCD风险的对照组,SCD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分越高,SCD发生率越高,高危险分层SCD发生率高于低危险分层,相邻危险分层S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更易理解患者近期SCD的风险程度,更易于接受SCD发生的严重后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2017年20期 v.39 3121-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马俊;陈葵喜;程珊;汪韬;颜为红;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期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并确诊的中晚期宫颈患者1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给予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远期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肾功能损害、放射性膀胱炎以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以及无进展生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24-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王小颖;杨晓青;冯钰瑾;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级结合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乳腺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肿块130个,以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应用前后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应用前后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3%、84.6%;83.1%、92.3%;82.3%、88.5%。结论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较BI-RADS分级单独运用可提高其准确性,尤其是减少假阴性率的发生。
2017年20期 v.39 3127-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丁仁平;魏洁;王军;姚春飞;徐元肃;
目的探讨顺铂与奈达铂分别联合多西他赛+IMRT对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在IMRT+多西他赛基础上分别给予顺铂和奈达铂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率、随访复发转移、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顺铂,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IMRT治疗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存率,降低远期复发转移风险,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2017年20期 v.39 3130-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李光会;陈华;黄乾锋;范婷;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疝修补针行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疝修补针行子宫悬吊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治疗前后1个月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OP-Q分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PISQ-12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患者PISQ-1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修补针行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能够帮助患者恢复阴道解剖结构,改善性功能,且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20期 v.39 313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姜妤;郭小青;陈曦;杨敏;许巧玲;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平喘、化痰、解除痉挛以及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地那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功能、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的76.09%显著提高,2组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FEV1、FEV1/FVC、FVC、SpO_2、PaCO_2、PaO_2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FVC、SpO_2、PaCO_2、PaO_2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ASP、mPAP、PVR、RVESD、RVEF、6MWD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PASP、PVR、RVESD、RVEF、6 MWD明显较对照组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NO、eNOS、hs-CRP、TNF-α、IL-1、IL-6、ET-1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O、eNOS、hs-CRP、TNF-α、IL-1、IL-6、ET-1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肺功能及右心功能,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7年20期 v.39 3136-3138+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王鑫;高瑞;
目的观察配制50 mg/ml局部滴用的头孢他啶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通过细菌培养确诊的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44例(44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视力、睫状充血、溃疡深度、前房积脓、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治疗天数。结果共收集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44例(44眼),其中治疗组24例24眼,对照组20例20眼,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04±0.05)和(0.25±0.20)(t=-5.093,P<0.05),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和13%,治疗平均天数(18.04±6.26)d。对照组治疗前后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04±0.04)和(0.10±0.08)(t=12.573,P<0.05),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5%和40%,治疗平均天数(27.05±4.52)d。2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治疗天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低(t=5.461,P<0.05),且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也高于对照组(χ2=4.40,P=0.036),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0 mg/ml头孢他啶滴眼液可有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缩短疗程,改善预后视力。
2017年20期 v.39 3139-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封丽琴;侯桂英;董建霞;赵洁;蔡莉芬;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重症破伤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原理。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80例重症破伤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硫酸镁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结果硫酸镁治疗组患者所用镇静剂和肌松剂的用量均较安慰剂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疗程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破伤风机械通气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镁治疗通过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进而能较好的控制肌肉痉挛和心血管的不稳定性,并且能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的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而且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42-3143+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张悦;杨青;李蕊;贾幸花;娄娟;张丽宏;王淑芳;杜马;
目的比较20~24孕周PLGF水平低中高危组妊娠女性PE的发生率,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建卡并分娩的642例疑似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PLGF的浓度,根据PLGF>100 pg/ml为低危,PLGF<100 pg/ml为中危,PLGF<12 pg/ml为高危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3组间PE发生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预测PE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Kaplan-Meier分析3组间PE发生时间的差异。结果低中高危3组PE发病率分别为5.7%、24.2%及83.9%,3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中发生PE患者发病时间分别为(8.1±2.1)周、(7.7±1.7)周及(4.8±1.8)周,3组PE发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LGF水平PE发生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结论孕20~24检测外周血PLGF水平能有效评估PE发病风险。
2017年20期 v.39 314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侯桂英;贾运乔;刘珊;齐焕;杨会茹;
目的观察采用护理干预对TIP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进行TIP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取饮食、行为、心理及对家庭干预等措施。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TIP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试验组肝性脑病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可以改善患者遵医依从性,又降低了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2017年20期 v.39 3174-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戴姜;王献花;戴媛;王永丽;贾黎英;蔡艳霞;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与0~6个月婴儿疾病谱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婴儿240例,随机分为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2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婴儿在0至6个月之间的疾病谱。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行为护理干预组婴儿纯母乳喂养时间显著延长(P<0.001);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6.67%vs.15.83%,P<0.05);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7.50%vs.18.33%,P<0.05);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5.00%vs.12.50%,P<0.05);手足口病、麻疹、细菌性痢疾、水痘、风疹、乙型脑炎、贫血、新生儿黄疸、哮喘和湿疹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的行为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0~6个月婴儿肺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2017年20期 v.39 317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张丽敏;李新省;王海燕;魏敬妙;赵福霞;张志伟;
目的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预防介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肝癌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预防DVT的常规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患者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干预组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下肢出现1例血流淤滞,对照组出现2例DVT、6例血流淤滞,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信念教育为指导原则的知识教育能有效增强肝癌介入患者预防DVT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DVT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2017年20期 v.39 3180-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丁雪;冯秋斌;赵苏丹;张玉敏;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使用温阳活血汤治疗不同分级褥疮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有Ⅰ期褥疮的住院患者149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76例(使用温阳活血汤外敷治疗)和对照组73例(褥疮常规治疗方法),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另选择患有褥疮Ⅱ期和Ⅲ期等不同程度褥疮、不同年龄的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2例,使用褥疮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使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和温阳活血汤的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善。Ⅰ期褥疮患者使用温阳活血方可以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率,发病率仅为(1.3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Ⅱ期和Ⅲ期褥疮患者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8.0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对比治疗组数据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为3.98%,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为12.0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褥疮患者使用温阳活血汤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Ⅰ期褥疮的发生;对于Ⅱ期和Ⅲ期褥疮患者,在临床护理创面换药过程中使用病毒灭活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外敷联合温阳活血汤冲洗的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褥疮治愈后出现瘢痕的几率。病毒灭活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以及温阳活血汤简单易得,在对于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病毒灭活的冷沉淀联合温阳活血汤的方法可以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20期 v.39 3183-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左秀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治疗的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IMB模型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IMB模型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的《AECOPD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问卷》评估遵医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制的《AECOPD患者疾病知识调查量表》评估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评估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改善A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所有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及干预前、干预后1、2、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IMB模型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B模型组患者各项ESCA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B模型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B模型组患者干预后1、2、3个月的CAT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遵医行为依从性差、自我护理能力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低是改善A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遵医行为依从性差、自我护理能力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低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87-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赵娜;李晓明;段改欣;蔡聪会;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护理干预以及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腰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腰椎后路手术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对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组依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包含健康指导、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的一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同时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患者满意度、相关药物知识知晓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疗费用均显著于低于对照组,满意度、相关药物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腰椎术后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17年20期 v.39 3192-3194+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戴玉婷;李星;王秀萍;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儿科收住院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体征消失的时间、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2017年20期 v.39 3195-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蕊;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都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干预时间为15 d,营养干预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运用KAP模式进行行动学习法护理干预。结果在没有腹痛与腹胀的时间以及恢复体温的时间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前者少于后者(P<0.05)。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含量对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含量上,治疗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的血清淀粉酶含量都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在不良生活习惯、运动、遵医服药管理等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动学习法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能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2017年20期 v.39 3198-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