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雪梅;刘磊;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样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13(APJ endogenous ligand 13,apelin-13)在血液透析内瘘狭窄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血液透析内瘘狭窄患者和非血液透析内瘘狭窄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apelin-13、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的浓度。在细胞水平,用apelin-13干扰序列和无义序列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及用AngⅡ、apelin-13刺激HUVECs,然后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和非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 synthase,eNOS)的表达情况,通过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内瘘狭窄患者血清中apelin-13[(52.94±5.46)pg/ml]和NO[(54.87±5.48)μm/ml]均低于非内瘘狭窄患者apelin-13[(80.66±9.63)pg/ml]和NO[(72.23±8.20)μm/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瘘狭窄组血清AngⅡ浓度[(172.57±11.75)pg/ml]高于非内瘘狭窄组AngⅡ水平[(146.43±7.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水平上发现,相比无义序列转染的细胞,apelin-13 shRNA转染的细胞产生的peNOS和NO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用AngⅡ刺激细胞时,发现AngⅡ刺激的细胞产生的peNOS和NO显著低于未经AngⅡ刺激组,但当用AngⅡ与apelin-13共刺激细胞,细胞产生的peNOS和NO表达恢复。结论 Apelin-13与AngⅡ相互拮抗作用,共同介导信号通路eNOS/NO调控血管狭窄,适当增加apelin-13的浓度可促进信号通路eNOS/NO,缓解血管狭窄。
2019年18期 v.41 2725-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 李哲;高谦;别凡;周萍;
目的探究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磁共振成像观察。方法 86例NCNP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内热针综合治疗组和单一热磁治疗组,每组43例,选取招募同期30例无颈部疾病的志愿者作为无颈痛对照组,单一热磁治疗组给予热磁治疗,内热针综合治疗组给予内热针和热磁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5水平椎旁肌肉核磁共振结果(椎旁肌肉面积与椎体面积比值),疼痛情况(VAS评分),颈椎活动功能(NDI评分),焦虑情况(SAS评分),生活质量情况(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颈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与椎体面积的比值显著低于无颈痛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无颈痛对照组(P<0.05),内热针综合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单一热磁治疗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和NDI评分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内热针综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单一热磁治疗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内热针综合治疗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热磁治疗组(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热磁治疗组(P<0.05);2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内热针的诊治,可以显著舒缓NCNP患者颈痛,增加椎旁肌肉的横截面积,并改善其颈椎功能和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2019年18期 v.41 2730-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岳芳;刘艳芳;杨帆;杨志国;王贤书;赵令;陈志国;高飞飞;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小儿急性肺脓肿的疗效。方法急性肺脓肿小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试验组(n=92),其中对照组88例接受传统治疗如全身应用抗生素、引流排脓、手术治疗等;试验组92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统计分析2组小儿炎性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治疗情况、临床疗效指标,记录试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发症。结果 2组细菌培养结果、体温、WB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发症:术后均有咳嗽,严重并发症少见。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小儿急性肺脓肿治疗中,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2019年18期 v.41 2735-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吴晶静;郭旗;张学军;
目的探讨Caprini和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肺癌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事件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评估,计算其Caprini和Rogers评分,将每个风险因素的单独得分相加,得出累积风险得分。分析两种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术后60 d的VTE发生率为16.9%(20/118);35%发生在出院后(7/20)。50%(10/20)患者出现肺栓塞,其中1例死亡。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大多数VTE患者(70%)被归为高-超高风险水平,而大多数非VTE患者(73%)被归为低-中风险(P<0.001)。根据Rogers风险评估模型,只有25%的VTE患者和14%的非VTE患者被认为具有较高的VTE风险(P=0.036)。Caprini的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Rogers(P<0.05),而特异性显著低于Rogers(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aprini的AUC和95%CI明显高于Rogers[AUC:(0.776±0.022) vs.(0.586±0.019);95%CI:0.740~0.813 vs.0.548~0.642(P<0.01)。结论基于个体危险因素的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肺癌手术患者VTE评估中的有效性高于Rogers风险评估模型。
2019年18期 v.41 2740-2743+2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黄倩;胡洁;张杰;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出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病率、血管病变的部位以及SAHS严重程度与血管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证实的老年SAHS症状性脑血管病(CVD)患者,60~92岁,轻度8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老年SAHS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及狭窄血管支数。结果 DSA诊断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33例(91.7%),其中颅内动脉占12例(33.3%),颅外动脉占9例(25.0%),颅内外混合12例(33.3%)。8例轻度老年SAHS患者中除2例未见动脉狭窄外,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2例;18例中度老年SAHS患者中除1例未见动脉狭窄外,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6例;10例重度老年SAHS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3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老年SAHS患者易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累及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较多见,其中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及二者混合受累较多见。
2019年18期 v.41 2744-2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张秀敏;董志;戚凤君;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 2)及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NSTEMI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替格瑞洛180 mg顿服,对照组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氯吡格雷600 mg顿服,2组患者均行经桡动脉入径直接PCI术,术后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结果术前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Angptl 2、Es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显著,术后7 d、术后1个月CRP、IL-6、TNF-α、sCD40L水平下降,观察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2组患者MPAR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的Angptl 2、Esm-1水平均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显著,术后7 d、术后1个月2组的Angptl 2、Esm-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经桡动脉入径直接PCI术可以降低血清IL-6、sCD40L、Angptl 2水平,降低炎性反应,降低ESM-1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2019年18期 v.41 2749-2752+2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赵小萌;岳奇芳;李园;王华;肖彩兰;代丽丽;王旭;靳艳霞;
目的探讨miR-195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将miR-195模拟物(mimics)转染至HEC-1A细胞为miR-195组,转染阴性对照和未转染的HEC-1A细胞分别为NC组和Blank组。qPCR检测各组HEC-1A细胞中miR-195的表达水平,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E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5和HEC-1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Blank组和NC组比,miR-195组HEC-1A细胞中miR-195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OD值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AE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AEG-1-Wt组中miR-195组HEC-1A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5),AEG-1-Mut组中miR-195组HEC-1A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95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HEC-1A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与靶向调控AEG-1的表达有关。
2019年18期 v.41 2753-2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宋贺;门焕丽;张花平;张栋梁;苏现辉;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住神经ICU后,使用右美托咪定达到目标镇静后的效果、一般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采取非手术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观察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泵点右美托咪定静脉行镇痛镇静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住神经ICU后相同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唤醒后的昏迷评分(GCS),随访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GOS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入住神经ICU后12、24、48、72 h的内的HR、R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_2、PaC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后GCS评分、随访3~6个月GOS评分,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入住神经ICU后使用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可稳定生命体征,对意识状态评估无显著影响,安全性高,无呼吸抑制,促进恢复,改善预后。
2019年18期 v.41 2758-2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于悦卿;张明明;赵培;高伟;马香书;帖彦清;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LF)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浆炎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4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16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HLF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重、主动脉AS病变情况;检测血糖、血脂及血浆炎症相关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L-8,凋亡相关蛋白Dickkopf-1(DKK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应激相关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 AS模型小鼠中HLF干预组小鼠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HLF干预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F干预组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HLF干预组主动脉AS病变比对照组轻(P<0.05)。HLF干预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IL-8高于对照组(P<0.05);HLF干预组凋亡相关蛋白DKK1、GRP78均低于对照组(P<0.05);HLF干预组应激相关蛋白MDA低于对照组,而SOD、G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LF对调节ApoE(-/-)的AS小鼠炎症、凋亡、应激状态有作用,可能成为AS治疗的有效药物。
2019年18期 v.41 2762-2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曾明涛;赵旸;石来军;姚娟;
目的探讨腹腔积液中人硫氧还蛋白(human thioredoxin,hTRX)过表达与小儿腹膜间皮细胞炎症的关联。方法实验设计分4组:对照组(B-Z组),rhTRX高剂量组(G-Y组),rhTRX中剂量组(Z-Y组),rhTRXl低剂量组(L-Y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小儿腹膜间皮细胞的存活率;用试剂盒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测定4组小儿腹膜间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FN-γ的浓度;采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中的干扰素-γ(IFN-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Z组相比,L-Y组、Z-Y组和G-Y组IFN-γ浓度下降(P<0.05),随rhTRX剂量的增加,小儿腹膜间皮细胞的存活率升高(P<0.05);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L-Y组中IFN-γ的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Z-Y组和G-Y组细胞的IFN-γ表达水平与B-Z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积液中hTRX过表达对小儿腹膜间皮细胞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2019年18期 v.41 2766-2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王佳宁;耿左军;殷小平;王永生;邢立红;周欢;黄桦;杨颖;
目的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术前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结果 7例均为单发,肿瘤体积较大,类圆形,可有浅分叶。有明显瘤周水肿2例,轻度瘤周水肿2例,无瘤周水肿3例。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实性5例,实性2例,出血3例。5例DWI均呈高信号,2例3D-ASL呈高灌注。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均一或不规则环形强化。发生颅内转移3例,发生肺部转移2例。结论 PNET缺乏典型的影像征象,MRI平扫及增强可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信号、边缘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DWI、3D-ASL及MRS等多种功能成像方法的综合分析有助于PNE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磁共振对PNET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2019年18期 v.41 2770-2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马颖钰;平赛;牛会忠;任慧;刘峰;张鹏举;董彦清;王丽亚;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运用经鼻空肠营养管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120例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进行手术的患儿,根据是否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将患儿分为2组,即术中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组(试验组,n=62),术中未放置空肠营养管组(对照组,n=58);比较2组胎龄、出生体重、手术年龄的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儿置管组经口喂养达40 ml/3 h的时间、全静脉营养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7 d体重增加值及入院时总蛋白、血红蛋白及术后7 d总蛋白及血红蛋白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2组胎龄、出生体重、手术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口喂养达40 ml/3 h的时间、全静脉营养时间、术后7 d体重增加值、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术后7 d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用于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新生儿进行术后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个无创、安全、有效的营养途径,方法简单,无创伤,并发症少,有效提高喂养耐受性。
2019年18期 v.41 2774-2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刘春堂;李若旭;邢卫红;崔树彦;董春娇;赵子龙;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其分级的价值。方法对76例经穿刺病理确诊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肝脏磁共振DWI扫描,将疾病组与对照组肝脏ADC值进行比较,并对照分析疾病组肝脏ADC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肝脏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纤维化S1~S4期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ADC值并不能有效区分肝纤维化(S1~S4)不同分期,但对判断肝纤维化及非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的辅助方法。
2019年18期 v.41 2778-2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 李红艳;张少华;赵莲英;牛文辉;张磊;徐会志;李洪健;芮冬;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6例因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均行腰麻、鞍麻、单纯骶麻等非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均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麻醉,监测并记录2组阻滞前10 min、阻滞后10、20、30 min各时段无创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主诉对2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综合评定,采用VAS评分法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2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前后SpO_2、HR、MAP稳定性更佳,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牵拉反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轻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传统的腰麻、鞍麻、单纯骶麻等麻醉方式,临床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能为临床肛肠手术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其不仅起效平稳,术后患者恢复快,而且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18期 v.41 2782-2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游小军;刘海涛;张培培;
目的探讨中刚友谊医院3年来收治长骨骨折后创伤性骨髓炎的发病因素。方法中刚友谊医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收治的150例长骨开放性骨折,根据院前时间,手术时间,入院后清创时间,及手术选取外固定,手术后换药及时与否,患者全身营养等因素,经外固定手术或再次外固定手术后仍形成创伤性骨髓炎,骨外露患者均未进行皮瓣修复或者植皮治疗,分析导致骨髓炎形成原因。结果共收治15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30例患者出现窦道形成,渗液,其中26例出现骨质外露,感染性骨不连,外固定失效,肢体短缩,相邻关节功能障碍,3例3次清创更换外固定架,2例2次清创更换外固定,最终导致30例患者骨折端骨缺损及慢性感染性窦道形成。结论创伤性骨髓炎的形成为多种因素造成,院前护送时间及清创时间的延长,单侧单平面外固定架的应用,医源性因素如骨折复位欠佳、术前术中术后切口的处理均为造成创伤性骨髓炎因素。
2019年18期 v.41 2786-2789+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董春娇;叶玉芳;邢卫红;陈英敏;张淑倩;
目的对比3.0T MRI增强扫描及多期增强多排螺旋CT(multi 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ic,MDCT)对肝硬化患者合并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诊断价值,评估MRI快速容积扫描(LAVA)序列的优势。方法观察19例经病理证实的28个SHCC在CT及MRI检查中的检出率、强化方式、假包膜、"镶嵌征"等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CT阅片1次完成;MRI阅片分2组进行,组1(MRI1)包括T1WI、T2WI、DWI、同反相位、LAVA序列在内的所有图像,组2(MRI2)仅包括LAVA序列。对CT与MRI1、CT与MRI2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19例患者共检出28个SHCC,检出率:CT 78.6%(22个病灶),MRI 100%(28个病灶)。具有典型强化模式(动脉期强化,门脉期或平衡期廓清)病灶:CT 10个,MRI 15个;"镶嵌征"CT 8个,MRI 5个;假包膜CT 10个,MRI 20个。MRI1与CT、MRI2与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比较,在SHCC检出方面有明显优势,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钡葡胺(Gd-BOPTA)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LAVA序列对SHCC的检出率。
2019年18期 v.41 2790-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崔婷婷;柴俊月;郑雯琦;魏娜;
目的探讨微小RNA-216b(microRNA-216b,miR-216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53例作为AML组,同期31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作为对照组。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检测miR-216b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AML组miR-216b相对中位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L患者不同FAB分型、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类型miR-216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iR-216b相对中位表达水平,以0.345作为分界,将53例AML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WBC计数、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低表达组,1年内完全缓解后复发率和1年死亡率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6b在AML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与疾病复发和生存有一定的关联。
2019年18期 v.41 2795-2797+2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冯磊;谢利平;王鹏;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与脑积水的关系。方法 aSAH患者120例作为aSAH组,同期选取非aSAH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脑脊液HMGB1、NSE水平,比较2组脑脊液HMGB1、NSE水平并分析其与脑积水的关系。结果 aSAH组脑脊液HMGB1、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组发生脑积水36例(30.00%),平均发生时间(10.65±1.63)d,有无脑积水者入院1 d脑脊液HMGB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积水者入院7、14 d脑脊液HMGB1、NSE水平及上升比明显高于无脑积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评估aSAH患者脑积水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方面,HMGB1上升比以>23%为临界值时为72.22%、80.95%、78.33%、0.712,NSE上升比以>36%为临界值时为77.78%、85.71%、83.33%、0.726,二者联合时为94.44%、95.24%、95.00%、0.908,二者联合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HMGB1、NSE水平与aSAH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评估患者脑积水发生的指标,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评估效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9年18期 v.41 2798-2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王丹;袁菁;汪锐;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房水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行小梁切除术的45例(45眼)APACG患者为APACG组,同时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眼压正常的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术前采集2组患者房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房水中SDF-1和CXCR4表达水平,分析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与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APACG组患者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例APACG患者手术失败6例,失败组患者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均显著高于成功组患者(P<0.05);术前房水中SDF-1水平和CXCR4水平是APACG患者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ACG患者房水中SDF-1、CXCR4显著升高,是小梁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年18期 v.41 2802-2804+2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孙莉;杨波;杨红玉;梁磊;闫茗诺怡;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病理特点。方法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64例经病理检测验证并且完成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年龄、病程、肌瘤大小、肌瘤数目、肌瘤部位和既往妊娠史、分娩史进行详细记录,得出上述影响因素与患者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64例患者中有23例子宫肌瘤复发,各诊断类型患者的术前资料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复发率与肌瘤数目、肌瘤直径、既往分娩史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复发率与患者的既往分娩史和复发率呈负相关(P<0.05),肌瘤数目、肌瘤直径和复发率呈正相关(P<0.05);23例复发患者中,病理类型为富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有21例,上皮样平滑肌瘤的有2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后特殊类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三点,分别是肌瘤多发、肌瘤直径≥6 cm和既往分娩史;病理分析得出复发患者中富细胞型平滑肌瘤最为多见,对于这类疾病临床中应当以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复发率。
2019年18期 v.41 2805-2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陈玲;肖春红;张占英;龚瑞;杨红妮;徐红;
目的探究患者外周血血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炎性因子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潜在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随访节点为半年,根据回访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临床资料,测定并记录3组患者的血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及IL-6及IL-8变化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150∶1)比例、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150∶1)例数高于未复发组,且复发组血清IL-6及IL-8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外周血血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炎性因子IL-6及IL-8水平在预测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18期 v.41 2809-2811+2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杨雯婷;朱新林;谭兵;汤瑜昳;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表达,及其与右心室功能障碍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102例CHF患者为研究组,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右心室功能障碍组(n=41)、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n=38)和右心室功能正常组(n=23),并选择100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检测4组受试者外周血清RBP4、Vaspin水平,分析组间差异,分析RBP4、Vaspin水平与右心室功能障碍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高于对照(P<0.05),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F伴右心室功能障碍组RBP4水平最高,其次为CHF伴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CHF无右心室功能障碍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伴右心室功能障碍组Vaspin水平最低,其次为CHF伴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CHF无右心室功能障碍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DD、IVST、LVPWT、LVM、LVMI、RAD、RV-MPI均高于对照组,CHF伴右心室功能障碍组>CHF伴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CHF无右心室功能障碍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FS、TAPSE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CHF伴右心室功能障碍组水平最低,其次为CHF伴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CHF无右心室功能障碍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与TAPSE、LVEF呈负相关(r=-0.593、-0.592,P<0.05),与RV-MPI呈正相关(r=0.679,P<0.05),Vaspin与TAPSE、LVEF呈正相关(r=0.658、0.507,P<0.05),与RV-MPI呈负相关(r=-0.435,P<0.05)、LVEF与TAPSE呈正相关(r=0.622,P<0.05),与RV-MPI呈负相关(r=-0.235,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RBP4明显升高,Vaspin明显降低,其水平与CHF患者LVEF、TAPSE、RV-MPI均在相关性,可用作临床检测CHF患者左室射血能力和右心室功能障碍的监测指标。
2019年18期 v.41 2812-2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王长磊;孔纯玉;戚务芳;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状况,同时探究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探究骨代谢生化异常群体的骨密度变化。方法筛选112例临床RA患者及100例健康者,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矿物含量,计算RA患者疾病活动度在第12个月进行回访。观察2组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肽原C末端肽(CTX)]及骨密度并探讨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试验组25-(OH)D_3,腰椎L2,L3,L4及股骨矿物质低于对照组,CT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腰椎L2、L3、L4及股骨矿物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5-(OH)D_3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r=0.27,P<0.01),BGP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0.23,P<0.05)。股骨T值,腰椎L2、L3、L4 T值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1.25、-1.93、-1.51、-2.15,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在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方面存在差异且与疾病活动度有关。骨代谢生化异常RA患者骨矿物含量流失较严重。
2019年18期 v.41 2816-2818+2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徐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为这四种指标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分离得到血清后进行血生化分析(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四种指标在病例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计算OR值和95%置信区间;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指标最佳诊断截断值。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尿酸和胱抑素C水平在病例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0.675、0.593,P<0.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4.85μmol/L(AUC=0.880)、血肌酐水平为80.85μmol/L(AUC=0.780)、血尿酸水平为303.45μmol/L(AUC=0.933)、胱抑素C水平为0.995 mg/L(AUC=0.873)是最佳诊断截断值。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的灵敏度为0.727、0.586、0.858、0.992,特异度为0.992、0.853、0.961、0.7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0.780、0.933、0.873。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尿酸和胱抑素C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水平升高,并且这四种指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2019年18期 v.41 2819-2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刘喜;郗彦凤;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CD-1)和两种PDCD-1配体(PDCD-L1和PDCD-L2)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的表达及常规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54例慢性cHL患者,均采用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常规方案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病理组织PDCD-L1、PDCD-L2和PDCD-1表达。结果 13例(24.1%)患者肿瘤周围微环境中表达PDCD-1蛋白,与肿瘤总生存率(OS)低下有关(P=0.015)。PDCD-L1或PDCD-L2表达与OS无(P=0.478,0.679)关。PDCD-L1和PDCD-1表达以及PDCD-L2和PDCD-1表达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CD-1蛋白是OS独立预后因素(P=0.014)。结论 PDCD-1是cHL患者预后独立预测因子。
2019年18期 v.41 2823-2825+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 彭毅;邱延伟;陈和伟;白云;刘佳;刘志奇;张玉强;王福刚;郑如庚;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利多卡因与右美托咪定预防腭咽成形术后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多卡因组(L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L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继以1.5 m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继以0.4μ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而C组则输注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于麻醉前(T0)、气管拔管后即刻(T1)和气管拔管后5 min(T2)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组和D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降低,MAP和HR降低(P<0.05),L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D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和右美托咪定预防腭咽成形术后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2019年18期 v.41 2826-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王世杰;
目的分析醋酸染色结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依次采用普通内镜、NBI-ME、醋酸染色步骤进行观察,评价各检查方法中病变清晰度,在胃窦、胃体及疑似病变部位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评价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NBI-ME模式下,IM呈蓝白色线,观察到上皮表面淡蓝色的嵴状结构(LBC),醋酸染色联合NBI-ME模式下,见黏膜白斑;NBI-ME、醋酸染色结合NBI-ME模式下观察病变清晰度分别为96.67%、100%优于普通内镜85.83%,且醋酸染色结合NBI-ME的清晰度最佳(P<0.05);醋酸染色结合NBI-ME诊断IM的灵敏度96.00%、特异度100%、准确度96.67%、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3.33%、Kappa值0.889均高于普通内镜、NBI-ME(P<0.05),NBI-ME与普通内镜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C可作为醋酸染色结合NBI-ME下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特征性表现,指导靶向活检,醋酸染色结合NBI-ME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且能增加病变观察清晰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2019年18期 v.41 2830-2832+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宁菲;郭蕾;孔冰冰;徐晓娉;左海威;皮红英;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对听神经瘤切除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院听神经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1),对照组(n=52)。术后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试验组患者在相同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复合口服肽溶液、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免疫水平。结果肠内营养制剂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缩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制剂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增强术后患者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18期 v.41 2833-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左卫微;马国明;王爱芹;薛书霞;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上皮性卵巢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皮性卵巢癌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81例,其中40例应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作为试验组,41例应用其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比较2组的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结果二甲双胍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3年-DFS和OS分别为35.86个月和53.6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20.32个月和30.10个月(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二甲双胍是上皮性卵巢癌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患者5年-DFS和5年-O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显著提高上皮性卵巢癌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019年18期 v.41 2837-2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高春岩;钱青;申宇鸿;宋世坤;袁玲玲;田海刚;
目的研究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症状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痤疮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红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则予以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2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症状改善情况,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更低,且研究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β、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疼痛、水肿及瘢痕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皮损症状,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1β、IL-6、CRP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18期 v.41 2840-2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朱怀平;
目的研究胃溃疡患者实施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胃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即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即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ylori根除率及血清炎症水平。结果在接受1周胃溃疡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RP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CRP数值下降更多,且IL-6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组合,临床效果更好,H.pylori根除率更高,促进炎症吸收,提高胃溃疡患者免疫力,可作为一线首选方案。
2019年18期 v.41 2843-2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邹美林;何春雷;梁山辉;任春霞;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妊娠后胎盘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T-1)水平并对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妊娠患者52例(A组)、妊娠糖尿病患者52例(B组)及健康体检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HIF-1α及ET-1水平,并分析3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 A、B组血清人胎盘泌乳素(hPL)、游离雌三醇(FE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A组血清hPL、FE3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HIF-1α及ET-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A组患者较B组及对照组HIF-1α及ET-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妊娠患者胎盘组织EF-1和HIF-1α表达参与了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及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实施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18期 v.41 2846-2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苏敦鹏;韩增武;
目的研究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计算患者围手术期显性失血量/阴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探讨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危险因素,提高对阴性出血量的认识。方法回顾河北省故城县医院骨科2009至2014年PFNA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34例患者,将患者分为输血组(n=21)和未输血组(n=13),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情况做出评估。结果输血组术中出血、隐性出血量高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微创治疗术中出血量极少,但患者术后围手术期隐性出血较多。注意密切监测患者术后Hb,Hct的动态变化,减少并发症出现。
2019年18期 v.41 2849-2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高正义;陈秀丽;刘庆伟;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椎间盘炎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整理32例(共46个椎间盘受累)布氏杆菌性椎间盘炎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累椎间盘内出现长T2信号并邻近椎体终板破坏是该病的主要表现,部分可见椎间桥带状连接。结论布氏杆菌性椎间盘炎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椎体异常信号、椎旁软组织受侵及临床资料,对于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9年18期 v.41 2852-2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