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方耀;贾秉义;
<正>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病凶疾病,而且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原,Fabricant 等及 Minick 等以Marek 氏病病毒感染鸡,造成了类似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应用Ⅰ型疱疹病毒感染家兔,同时喂以高脂饲料,观察其对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面积及性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张崑;齐根永;张艮秀;
<正> 患者,男,36岁,1980年5月1日入院。五年前发现阴茎根部有蚕豆大小肿物,质坚硬,不活动,逐渐增大,一年来发现肿物凹凸不平,性交不适。排尿通畅,勃起无障碍。检查:阴茎根背部有4×5cm 大小之肿物,表面不平,呈分叶状,质地坚硬,有触痛,无波动,移动性差,与皮肤无粘连。睾丸,副睾输精管正常,腹股
1984年04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任金荣;孙玉敏;高国栋;
<正>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非特异性酸性酯酶染色法在区别 T、B 淋巴细胞上与 E 玫瑰花环试验相当,可做为检测成熟静止 T 细胞的标志和观察细胞免疫水平的手段。本文核查了非特异性酸性酯酶染色法与 E 花环试验的相关性;同时又以该法初步观察了正常人和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兹将结果报导如下:
1984年04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张道真;俞天琛;
<正> 佝偻病是婴幼儿的多发病,对小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因此,预防小儿佝偻病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于1982年5月选择纬度差距较大,生活条件不同,有山区和平原的五个县,对2876例10天~3岁婴幼儿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现将摘要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郭敬新;崔福林;
<正> 我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以正定县城关附近五个公社(包括五十一个大队,七万多农业人口),为心血管病研究防治区,自1970年以来,坚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和防治。防治区内农村总死亡人口中,其死亡原因约有一半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通过试区多次普查,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91~4.99%。以此估算,河北省农村高血压病人约150万。由于本病
1984年04期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郭步英;张玉琳;
<正>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优生学的需要,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们认为剖宫产确是一种解决某些产科情况快速而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利于减少阴道手术所致的婴儿损伤或死亡,改善围产儿的预后。但剖宫产毕竟是剖腹手术,属于非生理性分娩,对母婴并非绝对安全,有一定的并发症。若忽略其指征及条
1984年04期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高万余;朱维强;
<正> 患者男性,33岁,住院号:1727。于1981年11月24日入院。主因发热月余(体温波动在38℃~40℃)、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在当地给予氯霉素、氢化考地松等治疗后,体温曾一度下降,后又复升。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7.2℃,脉搏80次,血压110/70mmHg。表情淡漠,巩膜无黄疸,左耳后与颈部之间
1984年04期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李竹林;宋和顺;
<正>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疾病。我院自1978年1月~81年7月收治的136例急性颅脑损伤中,46例并发颅内血肿。为进一步探索本症早期诊断及处理的经验,降低死亡率,现将本组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984年04期 20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海军;房绍海;
<正> 婴儿嵌顿性斜疝并不少见,手术治疗中,疝内容物大多为小肠,偶见卵巢、输卵管。以子宫及附件为疝内容物的实属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患婴,女,2个月,病案号55546。因右腹股沟肿物一日余,于1982年2月15日入院。入院后检查体温36℃,心率142次,呼吸34次,营养欠佳,囟门无明显凹陷,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膨隆,无肠型及
1984年04期 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张松林;寇用礼;
<正> 压缩髓内针固定手术在治疗骨折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和探讨。我们搜集整理了上海伤骨科研究所等全国十七个医院自1978年9月~82年11月,应用压缩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83例的材料。结合我们的体会,就其适应症及疗效等分析如下。
1984年04期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王洪德;
<正> 自发性膀胱破裂较少见,且易与其它原因造成的急腹症相混淆,现将我院收治三例报告如下。例1;男,25岁。因突然下腹部疼痛迅及全腹伴恶心呕吐无尿一天急诊入院。无外伤史。入院时体温37.5℃,脉搏86次,血压100/70mmHg腹中度臌胀,肝浊音界缩小,全腹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入院后剖腹探查,开腹后吸出黄色液体约2000毫
1984年04期 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薛金环;
<正>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为耳鼻喉科急重症之一。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迅速恶化,常造成喉梗阻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收住19例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袁乃芬;周以浙;
<正> 患者男,10岁,学生。住院号86295。1974年2月1日入院。主诉:患者自出生后双眼内斜,眼球固定于内眦角,不能外转。曾点药、服药效果不佳。父母非血缘联姻,家族中无相同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7,双眼内斜,眼球固定在内眦部位,双眼角膜仅外露1/3,眼球不能外展,强迫转眼试验,内直肌张力过强。斜视度:角膜映光法:内
1984年04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只达石;张建华;
<正> 出血性瘤卒中系指颅内原发肿瘤或转移癌所致的脑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我科自1974~82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出血性瘤卒中共19例,兹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马长祥;赵俊;
<正> 烟雾病为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歧部管腔狭窄或闭塞后,脑底部出现形如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和广泛的侧枝循环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我院自1978年4月~1983年4月共收治烟雾病27例,报道分析如下:
1984年04期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贾汝梅;蒋贻康;郝树明;刘玉书;
<正>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发生胃空肠结肠瘘(简称 GJCF)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 975年以来发现三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见附表):附表病例简介-望竺{资竺原疾患十二指肠溃疡醚三应舀药亘羁夔
1984年04期 214-21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张斌;
<正> 近几年,我们应用计划脱痂治疗10例严重烧伤病人(见表)。现将此方法介绍于后。反之,操之过急,半月左右脱痴,健康组织与痴无分离,出血多,脱痴后不能植皮,坏死组织外露也容易感染。从本组病例看。安排在伤后20天左右效果较好。小面积脱痴
1984年04期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任端仪;杨建忠;
<正> 我科应用瑞吉亭、硝普钠治疗3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不同类型心衰病人。其中男20例,女16例。最小16岁,最大78岁。肺心病14例,风心病10例,冠心病6例,高心病1例,充血性心肌病2例,其他3例。心衰类型:急性左心衰9例,慢性充衰13例,难治性充衰14例。入院时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绝大部分为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
1984年04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任德馨;
<正> 我们采用针刺神经根、干治疗80例腰腿痛,方法简便,效果显著,便于普及,现报告如下。一、针刺腰神经根的部位、角度和深度:1.尸体解剖观察:腰神经共5对,每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前后两支,后支较细,穿横突间隙向后行,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肌肉
1984年04期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汪志山;田桂芬;张彦波;杨嘉政;
<正> 鼻咽部皮样瘤是少见的先天性瘤样病变,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个月,河北省任邱县人,住院号6010。主因呼吸困难40天,于1979年6月3日入院。患儿自生后20天出现呼吸困难,与体位有关,当坐位或前倾坐位时,呼吸困难加重,以吸气困难为主,有时出现青紫。头呈后仰位或侧卧时,呼吸困难减轻。睡眠时呼吸困难较重,且有较大鼾声。近3日来呼吸
1984年04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计殿英;柳占河;李颖;
<正> 我地区在1982年征兵体检中,开展了肝功能和 HBsAg 检测,现将全区14个县市,检测的3447人结果统计报告如下。一、检测对象:为应征青年,均为男性,年龄17~19岁之间,按国防部1975年10月5日颁发的《应征青年体格条件》体检合格,予定批准入伍者。
1984年04期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王介明;台立稳;常清;
<正> 现将我们误诊的“胰岛细胞瘤卒中样发作”1例,报导于下。患者,女,50岁,工人。病史由其爱人代述。自1980年7月起,患者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面色苍白、震颤、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稍休息或进食后可缓解,每月发作3~4次不等,病情逐日加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有时达10小时左右)。曾经按癔病治疗,后因昏迷持续三天,伴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于
1984年04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陈五端;李建平;崔世彪;黄雅茹;温秀娥;
<正> Reiter 氏综合征(以下简称 RS)又称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三联征,迄今国内报道不多。现将长期误诊二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例1:另,33岁,住院号6979。因多关节肿痛7天于1982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当月2日患“肠炎”,每日水样便4~5次,服痢特灵3天后症状缓解。6月10日开始双踝、右腕及左肩关节相继肿痛,遂入院治疗。既往史:1975~1977每年8、9月间患“菌痢”后
1984年04期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迂俊清;王其苏;何秀月;刘凤珍;姚尔固;
<正>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同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二者合并存在较少见。现将临床所见两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28岁。住院号 A—0017763,主因多汗,食欲亢进伴有心慌11个月,于1980年5月23日入院。11月前开始多汗,乏力,食欲亢进。同时伴有心慌、腹泻,近一个月病情加重。畏热、
1984年04期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曹雪笠;
<正> 原发性肝癌(肝瘿)是我国常见癌瘤之一,在解放前10年仅有537例的报导。目前其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比欧美可高5~10倍左右。据我国38个医学院校病理科统计1979例尸检的恶性肿瘤中发现肝癌竟占26.7%,属于首位值得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肝癌十分重要。据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
1984年04期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鹿秀琦;曹治寰;
<正> 间动电流适用于关节捩伤、挫伤、肌肉撕裂伤、腰扭伤、肌纤维织炎、神经痛等疾病,但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尚未见报道。我科自80年12月开始应用间动电流治疗下肢慢性溃疡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孙秦;徐国桓;
<正> 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是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以起搏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从而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方法。自1952年首次临床应用人工起搏以来,近三十多年心脏起搏器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迅速发展。1983年5月维也纳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心脏起搏会议资料表明,据80年代初对52个国家进行的世界范围的调查,1979~
1984年04期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孙占元;
<正> 患者男,24岁,工人,1983年3月23日入院。患者当日上午九时被人以利刃将左耳廓大部割伤,伤侧耳廓向下翻转悬吊,局部流血不止,经保健站止血包扎,于伤后一小时送达本院。查体:面色苍白、神智清楚,血压120/80mmHg,脉搏90次/分。局部检查:左耳廓自耳轮脚颗骨附着处内外两面垂直向下至耳垂内面全部断离,耳廓向颈侧翻转悬吊、仅耳垂前部残连皮肤0.5公分,创口向颈
1984年04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王其苏;
<正> 甲氰咪胍(Cimetidine)为一种组织胺 H_2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溃疡病药物,目前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自1940年发现抗组织胺药物以来,已知它们只能对抗组织胺的某些平滑肌兴奋作用,而不能对抗组织胺的胃酸分泌作用。1972年 Black 证明咪丁硫脲(Burimamide)可选择性地对抗组织胺的胃酸分泌作用,而对组织胺的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无影响,从而证明了组织胺的两类受
1984年04期 232-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闽荣康;解亚然;
<正>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原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所致。过去认为是一个少见的疾病,近年由于提高了原甲旁亢临床表现的认识,并进行住院病人血钙筛选,发现了很多无症状的早期病人。据国外报导其发病率高达0.1%,由此可见本病在临病上并非罕见。根据国外751例病理分析:腺瘤、增生和癌分别为87.3%、12.2%和1.7%。国内报导142例中分别为78.9%、19%和2.1%。
1984年04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张诚笃;孙涛;
<正> 溃疡病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国外临床研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现仅就几个方面简作综述。一、局部病因新概念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胃溃疡,胃溃疡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球后溃疡,多位溃疡即由胃→肠→胃或由肠→胃→肠引起。再发溃疡的形成,认为与
1984年04期 23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邱学澂;
<正>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已成为急性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在国外采用合适的培养技木,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出此菌的机会至少与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相等。在孟加拉儿童中很常见,达卡市从临床诊为痢疾的患儿中弯曲菌分离率为5.3%,从临床诊为腹泻的204例病人中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2.5%,从141名健康农村儿童中(年龄1~5.5岁)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7.7%,而1
1984年04期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温进坤;方丁;
<正> 近年来对中性粒细胞杀菌机理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现已阐明,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因素基本上可分为非氧化性和氧化性两类。本文主要就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性杀菌机理及其代谢基础的研究作一综述。
1984年04期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刘齐歌;吕文源;代群;
<正> 纤维蛋白原为凝血机制中的第Ⅰ因子,它的测定对许多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测定方法都不够满意,如凯氏定氮法由于血中抗凝血酶和纤溶酶的干扰而使结果呈假性减低,而双缩脲法又因盐析时尚能沉淀纤维蛋白原以外的蛋白质而使结果呈假性升高。为寻求一种特异而准确的定量方法,我们提制了纤维蛋白原及其抗血清,并建立了
1984年04期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李连池;李文青;
<正> 目前通用的普通胃管虽有多个侧孔,但应用时常因近端侧孔堵塞而失效。用这种胃管行胃肠减压时往往不能保障持续通畅,反复冲洗或更换胃管也有不凑效者。我们设计了一种防堵网,套在胃管上,形成双腔结构(图1),有良好的防堵性能。其制做方法简单,应用时也不增加病人痛苦。现将制做方法介绍如下:
1984年04期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杜剑光;周殿杰;薛大成;
<正>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由许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旧的检查法各有优缺点,我院骨科从1962年~82年以来,对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除应用旧有的检查法以外,还采用了“俯卧挺腹法”。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本检查法对根性坐骨神经痛诊断阳性率比旧的检查法较高。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白修文;冯顺舟;白玉珍;
<正> 乳头部湿疹样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乳房的皮肤癌,临床少见,易于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60岁,于1982年11月27日入院,住院号058887。主因左侧乳晕及周围皮肤糜烂渗出已6年,近来增重。6年前左侧乳房处皮肤搔痒,搔抓后破溃、糜烂,分泌黄色液体,病情反复不愈,病损面逐渐扩大外医院检查,诊断为乳房部湿疹。
1984年04期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邸恩昌;赵恕民;黄桂珍;
<正> 胃粘膜巨肥厚症临床较罕见,且极易误诊为胃恶性肿瘤。我们曾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于1983年1月4日入院。三个月来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饭后加重,且有烧灼感,无反酸。于入院前一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黑便,持续一周。入院检查:体温36℃,血压110/70mmHg。表浅淋巴结不
1984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孙文献;竺存正;
<正> 吞咽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国内报告较少,器质性心脏病人吞咽时出现室上速更少见。现将我们诊治1例报告如。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14岁患风湿性关节炎,17岁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25岁自觉心悸气短,至今无夜闻阵发性呼吸困难和
1984年04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魏育贤;金庆文;张玉林;
<正> 为了治疗胃上部癌,临床上常常施行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方法很多,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食管空肠吻合口漏、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食量减少、贫血等),都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村上忠重推荐了一种消化道重建方法(SS 型吻合),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的研究,认为这种修复方法优点很多。本文结合我们的体验将这个方
1984年04期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徐德义;夏荣大;
<正> 我们在1例何杰金氏病的骨髓中见到巨核细胞吞噬粒细胞现象,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2岁,住院号38115。因心悸气短、胸骨后堵塞感1月余,于1983年6月13日入院。颈部淋巴结印片,可见多数 Reed-Stern-berg 氏细胞。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符合何杰金氏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
1984年04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赵宝光;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5岁。住院号245194。主因左上腹肿物半年余,于1981年9月5日住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发现左上腹部肿物,初如拳大小,逐渐增大,不痛,不伴发烧。一个月后食欲增进,易饥饿及疲乏,约持续三个月不治缓解。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从无发烧及盗
1984年04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吴家骅;黄文宜;
<正> 1940年 Kassabach 和 Merritt 首次报告一种综合征,其特点是进行性增大的血管瘤,伴有血小板逐渐减少和出血倾向,至今文献已有100余例报告。本症是新生儿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之一,现已证明除血小板减少外,常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第Ⅱ、Ⅴ、Ⅷ因子等缺乏。我们最近见到1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介绍于下:
1984年04期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刘书海;杨造起;
<正> 马凡氏综合征是带有遗传倾向,主要损害人体结缔组织的疾病。心导管造影虽可确诊其心脏损害,但对人体具有创伤性而不能广泛开展。用超声心动图(UCG)做非创伤性检查可获同样效果。现将我院1例马凡氏综合征的 UCG 所见报告如下。
1984年04期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曹桂慈;张德润;朱志云;
<正> Ax 亚型极为少见,最近我们在配血时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14个月。因患左侧肠壁疝嵌顿性肠坏死,1983年2月28日手术申请配血。患者红细胞与抗 A、抗 B 血清作用,均不发生凝集。初定为“O”型。但与4名O型供血人标本交叉配血,均出现次侧凝集。经洗涤红细胞,凝集不能排
1984年04期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李艳芝;耿佩琛;
<正> 患儿,男,2个月,住院号 A0057942。因间断抽搐七天,于1983年4月6日入院。抽时双手握拳抽动,约持续半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抽后如常。患儿系第一胎妊期36周顺产(生后体重不详),人工喂养,母孕期健康,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特殊矮小者,无骨折、早老性耳聋等患者。体检:身长50cm,头围36cm,神清,颅无畸形,颅骨高度软化,前囟5×5cm,平坦,后囟及颅缝未闭,巩膜兰色,颈
1984年04期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孙明德;刘恩举;
<正> 患者,女,52岁,已婚,农民,住院号82,2401。于1982年4月8日入院。七天前因过度劳累,少眠而自觉恐惧,继之出现幻视,幻听、多疑、胡言乱语。曾疑为“癔病”,给予安定剂治疗,无效。两天后频繁腹泻,量多,恶臭,每日20~30次。病后4天双手背及腕踝裸露部位出现界线清楚的红斑,经当地治疗无效转来本院。既往有胃溃疡病史20年,家族中无类似病人。
1984年04期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张宏静;叶贤坤;
<正>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白血病,但其转变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则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1岁。于1982年2月22日收入我院。因腿痛无意中触及腹股沟有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表面无红肿,无压痛。随后发现颌下、颈下、腋下均触及肿火的淋巴结。自觉全
1984年04期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