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编委会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期刊征订
 

在线期刊

更多>>
  • 过刊目录
  • 高级检索
  • 本期栏目
  • 过刊浏览

下载中心

更多>>
  • 授权书

访问量统计

访问量:102781

2006年04期目次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正常气管组织结构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王志康;柳立军;段国辰;宋永彬;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正常气管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健康雄性普通级新西兰家兔48只,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4组:Ⅰ组(0.5 mCi组),Ⅱ组(0.8 mCi组),Ⅲ组(1.5 mCi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12只;每组按7、143、0 d再分为3个亚组。将不同剂量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兔正常气管旁,根据分组情况取材,包蜡块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根据损伤程度计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植入放射性粒子前后,光镜观察125I对各组织有不同损伤,且与剂量有关(P<0.05),但这种损伤为可逆性。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正常气管组织影响较小,没有出现穿孔、出血、坏死等并发症。

    2006年04期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国产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张佩兰;程炎;王旭光;

    目的评价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将PD患者随机分为托卡朋片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药物托卡朋片或安慰剂1片,每天3次,总观察时间为26周。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PD症状的UPDRS评分。次要疗效指标是包括“关”的时间缩短,正在接受左旋多巴制剂治疗的患者从基线到试验结束时,每日左旋多巴制剂剂量减少。结果对稳定性PD患者治疗26周,服用托卡朋片组PD患者的UPDRS评分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用于伴有症状波动的患者:80例PD患者中,有明显“开-关”现象者21例,服用托卡朋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关期”平均减少38%、“开期”平均延长22%,有68%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服用托卡朋后出现剂末现象减少,而只有37%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服用安慰剂后出现剂末现象减少(P<0.01)。其中12例口服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加服托卡朋后有5例该制剂减量。患者加用托卡朋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皆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血压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80例中有35例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托卡朋组75%、安慰剂组45%,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出现的异动症、恶心、厌食、肌阵挛、失眠等副作用在减少左旋多巴制剂的用量时,副作用大大降低或消失。结论COMT抑制剂托卡朋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治疗PD有效的辅助药物,在波动性PD患者中可出现“关期”的时限缩短,“开期”时限的增加。

    2006年04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间接喉镜下完整摘除会厌囊肿25例

    徐志勇;郭秀清;魏芳芳;

    2006年04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杏花雨对外源性高钙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沈立;沈伏;薛雅静;李雅琴;张文奇;张金荣;

    目的探讨杏花雨注射液对外源性高钙所致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杏花雨对离体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银杏叶提取物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新鲜制备的大鼠脑线粒体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Ca2+以及不同浓度的杏花雨注射液进行孵育,观察线粒体基质游离钙、线粒体活性以及线粒体膜肿胀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源性高钙导致大鼠脑线粒体严重钙超载(P<0.01),线粒体活性下降(P<0.01),540 nm处线粒体悬液吸光度值显著下降,线粒体明显肿胀(P<0.01);于钙离子损伤前给予杏花雨孵育,线粒体基质游离钙浓度明显降低(P<0.01),线粒体活性显著升高(P<0.01),吸光度值有明显升高,显示线粒体肿胀度减轻(P<0.01)。结论外源性高钙可使线粒体基质游离钙含量升高,产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使线粒体活性降低,功能障碍。杏花雨通过缓解线粒体钙超载,防止产生MPT,从而恢复线粒体功能。提示杏花雨抑制线粒体钙超载可能是其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2006年04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提取分离肺脏线粒体的方法研究

    尚涛;张建新;李兰芳;

    目的探讨摸索一种简便可行,用来提取肺脏线粒体的方法。方法利用不同分离介质,通过低温离心机在不同转速下分离出肺脏线粒体,用固定液固定,在电镜下观察。结果两种方法都能分离出肺脏线粒体,但以氯化钾溶液作为分离介质提取的肺脏线粒体有肿胀、自溶和破碎,而以STE液为分离介质的方法能够分离出完整的肺脏线粒体。结论以STE液为线粒体分离介质来提取肺脏线粒体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用方法,可用来观察药物对急性肺损伤时线粒体影响的研究。

    2006年04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胎儿畸形的B超诊断分析

    戴琴香;

    2006年04期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协助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临床研究

    贾新未;邸丕凡;高友军;刘良义;尹博英;潘焕军;陈艳霞;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7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CEI组和非ACEI组,口服胺碘酮0.6 g/d,2周,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的时间。结果ACEI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67.6%(23/34),显著高于非ACEI组(42.5%,17/40)(P<0.05);ACEI组转律所用平均时间为9.2 d,显著少于非ACEI组(11.53 d)(P<0.01)。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时,加用ACEI可增加转律成功率,并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2006年04期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结肠手术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

    朱四社;

    2006年04期 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创伤患者的年龄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的关系

    王智勇;鲁金胜;张丽霞;

    目的确定年龄是否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有相关性,分析ARDS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发现ARDS高危发患者群,为临床预防ARDS提供指导。方法本组创伤患者412例,男319例,女93例;年龄18~87岁。入选条件:(1)急性创伤12 h内入院患者;(2)ASS-ISS创伤评分15~20分;(3)非胸、肺直接损伤患者;(4)ARDS诊断标准按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标准;将入选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组:A组<30岁,B组31~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E组61~70岁,F组>70岁。计算各组ARDS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χ2=4.316,P<0.05,可以认为发病和年龄有关联。ARDS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实验选择创伤程度接近的患者并排除如既往慢性心、肺疾病和胸部直接损伤等干扰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与ARDS发病呈正相关,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ARDS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老年创伤患者是急性肺损伤的高危人群。

    2006年04期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手术矫治肝静脉异位连接2例报告

    赵根;

    2006年04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无症状”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张洪琛;孙学武;李元柱;

    目的探讨对入院时血肿量较小而无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伤后头部CT检查的时间及骨折线是否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与病情恶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最初血肿大小均不是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但有骨折线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且伤后6h内行头部CT检查的患者,71%病情恶化,需要手术治疗。结论小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如果骨折线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和(或)诊断在伤后6 h内做出,那么就存在病情恶化和需要手术清除血肿的危险。

    2006年04期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复方苷草酸铵致荨麻疹型药疹1例

    闫永宏;

    2006年04期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5例临床分析

    张淇钏;隋敏生;陈纪平;

    目的讨论重症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45例均以肌无力急性起病,双侧基本对称;血钾平均浓度(2.02±0.45)mmol/L,心电图均有异常表现;比较在心电监测下直接补钾(A组)及在血钾结果回报后补钾(B组),监测不同时间的血钾。结果两组补钾均有效,以A组血钾恢复较快,严重并发症减少。结论重症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病急、进展快,心电图和血清钾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本病,在心电监测下,不必等血钾检查结果,静脉补钾是安全、及时和有效的。

    2006年04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柴胡注射液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刘萍;蒋明波;

    2006年04期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IL-6、IL-8、IL-10、TNF在多发伤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幺景满;尹路;肖磊;陈嘉庚;刘胜平;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多发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多发伤、单发伤各20例,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住院第1、3、5、7、9天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IL-6、IL-8I、L-10及TNF。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均明显升高,在伤后3~5 d为高峰,5 d后开始降低,多发伤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单发伤组峰值较低,为一过性。多发伤患者血清中IL-10在伤后72 h达高峰,第6~7天逐渐降低,各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IL-6I、L-8、TNF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0属抗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伤的病情演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伤发生后3~5 d是治疗的关键,及时监测IL-6、IL-8I、L-10、TNF的变化,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生化指标,可更敏感地观察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预测病情发展。

    2006年04期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吴永强;杨进华;李宗文;钟勇伟;陈汉霞;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处理技巧。方法总结分析83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资料。结果全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率76%,无胆道损伤、肠道损伤及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病死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行并有一定优越性,此类胆囊炎手术较一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审慎操作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2006年04期 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婴儿麻疹22例临床分析

    夏玉平;

    2006年04期 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蛛网膜下腔注射曲马多对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观察

    刘冀湘;伍堂洪;蒋庆方;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曲马多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每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40 s内匀速向蛛网膜下腔注入药液。A组:0.5%布比卡因1.8 ml,B组:0.5%布比卡因1.8 ml+曲马多0.3~0.4 mg/kg,观察术中寒战分级、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寒战发生率较A组低(P<0.01),同时,寒战程度也较轻。B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0%,较A组高(P<0.01)。结论小剂量曲马多(0.3~0.4mg/kg)注入蛛网膜下腔可以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预防,但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2006年04期 26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26例临床观察

    安红;

    2006年04期 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分析

    张亦心;潘勤雪;高章圈;赵慧芬;高亚萍;

    目的探讨精液检查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重要性,为男性不育的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对270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精液分析仪进行精液分析。结果27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精液检查指标全部正常61例占22.6%,精液检查中发现有一项或几项异常209例占77.4%,在包括35例从事特殊行业的工人和40例司机的75例男性不育患者中,仅有9例精液检查项目全部正常占12.0%。结论精液检查方便、直观、快捷、经济,能为进一步寻找男性不育的原因提供帮助,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06年04期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小儿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体会

    吴莹;

    2006年04期 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脂肪乳剂对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张坤尧;张秀琴;曾国志;

    目的了解脂肪乳剂对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出生后2 d给予脂肪乳,B组于出生后5 d给予脂肪乳,同时测定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结果A组胆红素水平和血清白蛋白高于B组(P<0.01),但病死率低于B组(P<0.01),两组光疗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脂肪乳剂可增加早产儿黄疸发生率,但因能提高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热量,早期应用脂肪乳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2006年04期 27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中药治疗脑干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45例

    邵汝升;刘晓满;相凤兰;

    2006年04期 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王亚卿;赵素银;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实验,纳入40例单相抑郁或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西酞普兰非固定剂量治疗8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西酞普兰平均剂量(15.6±2.8)mg/d,有效率72.5%(29/40),临床痊愈率47.5%(19/40),起效时间3~4周。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15%)、食欲减退或厌食(12.5%)、头昏(10%)。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障碍安全有效。

    2006年04期 27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宫-腹腔镜治疗中隔子宫疗效分析

    王智文;金海红;姜丽;

    2006年04期 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老年人高血压73例临床分析

    陈伟明;麦茂利;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总结对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73例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3例患者经2~4周临床治疗好转出院68例占93.15%,血压控制在130~139/85~89 mm Hg之间;临床死亡5例占6.85%,其中脑卒中3例,心肌梗死1例,尿毒症1例。结论对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要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方可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

    2006年04期 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导引导丝断裂成功取出1例

    刘刚;籍振国;戚国庆;刘坤申;

    2006年04期 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31例临床分析

    张国栓;郑志敏;雅健;谷敬锋;崔专义;王桂琦;左东明;杨永强;

    目的提高双侧乳腺癌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31例原发性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癌年龄越小转移率越高,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两个癌肿的间隔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尽早确诊第二侧乳腺癌是提高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2006年04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实施星级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侯伟娜;

    2006年04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改良微型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体会

    宋奇;周健;罗健;洪锐东;

    目的在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利用5 mm微镜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使操作更加简捷实用。方法脐部10 mm,剑突下5 mm,右上腹及右侧腹2 mm切口行6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术程顺利,术后住院1~5 d,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微型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操作简捷,更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2006年04期 27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小分子CCR5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王欣华;李素琴;宋瑛;王敏;徐志栋;

    2006年04期 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王永红;于进洪;郭书霞;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18例重度哮喘中12例危重型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经气管插管,起始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应用静脉肌松剂者为控制/辅助模式,低潮气量(6~8 ml/kg)、慢呼吸频率(10~12次/min),长呼气时间(吸∶呼>1∶2),吸气压<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时间0.7~1.0 s,气道阻力下降,症状体征改善,尽早撤机。结果1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平均1.25h症状体征开始改善,上机24 h症状评分≤2分,上机平均时间50.1 h,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恢复正常,最高呼气峰流量(PEF)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证、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尽早拔管和停机是成功的关键。

    2006年04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尼卡地平和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雅健;张国栓;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中尼卡地平和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120例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尼卡地平组(N组),乌拉地尔组(W组),每组60例。N组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W组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术中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 mm Hg,根据Fromme术野质量评分(scores of surgical field quality,SSFQ),在手术开始后5、153、0、60 min进行评定。结果MAP术后5 min时N组低于W组(P<0.05);两组SSFQ在5、306、0 min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5 min时W组高于N组,30、60 min时W组低于N组;N组心率(HR)在术中各个时间点均高于W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盐酸乌拉地尔比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术野质量更优。

    2006年04期 28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食管管型1例

    王瑞;

    2006年04期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症的探讨

    赖西铭;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4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2例行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2个疗程(每个疗程均为21针),B组70例选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吲哚美辛与硫酸沙丁胺醇)痛经栓冶疗。结果A组:经两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者58例,有效者12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97.2%,所有患者随访半年,2例无效,7例重度疼痛患者在月经来时症状还会出现,但疼痛明显比以前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B组:临床治愈57例,有效者10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5.7%,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每例患者都在月经来时症状复发和治疗前一样,需重复使用前列腺素抑制剂。结论两组总有效率相当;A组疗效比B组疗效持久值得推广应用。

    2006年04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高捷;喻昌利;

    2006年04期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妊娠期高血压早期预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白力伟;

    目的探讨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于我院无高血压、心、肝、肾等合并症、未做妊娠期高血压预测的正常产妇1 200例做为研究组,与同等条件下做妊娠期高血压预测的正常产妇1 200例进行对照性研究,统计并对照二者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早产等的发生率。结果通过采用妊娠期高血压监测系统(MP)对正常孕妇于妊娠20周后开始进行妊娠期高血压早期预测,并对阳性者进行干预后,有效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结论MP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预测,指导临床医生对阳性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能达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减少母儿病率及病死率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06年04期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对母儿危害的评价

    张生芳;徐亚冬;

    2006年04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颈心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高洪英;刘道矩;高翔;

    目的探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线和(或)颈部核磁检查,病变部位累及C2~7椎体或椎间隙,已经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用低频脉冲电流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同时,采用ECGLAB HOLTER 12 PLUS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观察。结果动态心电图发现,本组观察34例患者中,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27例,室性早搏17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1例,心电图正常4例,ST-T改变9例(ST-T改变轻度压低6例,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大于0.1 mV,即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者3例),转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治疗为颈心综合征的31例患者,经单纯颈椎病治疗3~6个月后心脏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颈心综合征或颈椎病合并冠心病,而心脏症状主要因颈椎病引起者,单纯治疗颈椎病,可缓解症状。表明HOLTER检查可以作为颈源性与心源性心脏症状进行鉴别的方法,尤其是对颈椎病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更为重要,且方法简便、无创伤、数据准确,图形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4期 28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胸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王长霞;关太平;

    2006年04期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刘玉清;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结合实验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评估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观察营养状况与饮食摄入、透析充分性、透析时间、年龄的关系。结果3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营养良好16例(53.3%),轻、中度营养不良11例(36.7%),重度营养不良3例(10%),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7%。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白蛋白、肌酐、三头肌皮皱褶厚度、饮食蛋白摄入量差异显著,60岁以上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66.7%)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41.7%)。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年龄及炎症等因素有关。

    2006年04期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腹茧症8例报告

    尤奎成;李浩祥;郝明利;侯鹏;

    2006年04期 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王红霞;陈勇;包建军;

    目的探讨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38例,同时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52例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为52.63%,病死率为13.16%。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比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预后差。

    2006年04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高功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临床应用

    张静华;

    2006年04期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刘玉山;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用DTI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比较两者不同,并用血流多普勒法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早期峰值速度(E)和晚期峰值速度(A)及E/A,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血流参数的异常。结果DTI技术二尖瓣环DTI参数、二尖瓣口血流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能准确定量高血压LV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改变,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

    2006年04期 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王盛;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2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关节复位固定并喙突移植术(A组),关节复位钢丝带内固定术(B组),关节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C组)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5年,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良、差,进行优良率比较。结果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6.7%、94.7%和97%。经统计学处理,B、C组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位钢丝带固定术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术疗效可靠。共同的特点:(1)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2)不损创关节面,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3)保持肩锁关节微动的特性;(4)可应用于新鲜性和陈旧性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2006年04期 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环状混合痔行内外分治及局部注射疗效观察

    李常恩;季利江;

    2006年04期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宫内节育器异位5例

    史慧星;

    2006年04期 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体会

    刘旭东;

    2006年04期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诊治体会

    方振扬;

    2006年04期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子宫肌瘤术式选择趋向的探讨

    梁珊;郭清;

    2006年04期 3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外伤性后枕部颅内血肿26例诊治分析

    孙栓林;

    2006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儿童会阴Ⅲ度损伤的手术治疗

    张学军;张欣;王贤书;王丽亚;

    2006年04期 30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发热6例分析

    田东华;王永红;李瑞林;

    2006年04期 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陈小兰;张淑霞;李庆美;于加海;刘立昌;

    2006年04期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王新烨;

    2006年04期 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体会

    柳青;

    2006年04期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肠梗阻患者43例护理体会

    梁螽玲;

    2006年04期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分析

    孟存良;唐静悦;

    2006年04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郑玉祥;王彦军;张彩霞;

    2006年04期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围月经期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范书萍;王向静;

    2006年04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王健;李萍;

    2006年04期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探讨

    黄荣富;周蕾;

    2006年04期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2例报告

    董会台;

    2006年04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袁福禄;许俊岭;石国君;李晓明;王红玉;韩广普;张洪相;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及撬拨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中西医手法,结合撬拨复位、小切口切开、自行研制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前、术后配合自制中药,综合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结果40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微创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少。

    2006年04期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鼻内窥镜脑腱膜修补爆裂性眶底骨折

    周忠友;赵平;宋秀君;闫直鹏;张筠;顾文平;

    2006年04期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介绍

    董士民;李侠;

    去年年末,美国《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这是继2000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后的第二个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它是在前一个指南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共识而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全文共分为14部分。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董士民教授编译了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内容,从本期起连续刊登,供读者参考。

    2006年04期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信号传导及细胞因子调节

    尚可;李玉坤;

    2006年04期 31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全身多发性骨软骨瘤1例X线表现

    张璟;赵永胜;

    2006年04期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天花粉蛋白的研究进展

    李雪梅;黄利鸣;

    2006年04期 32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几种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苏学利;

    2006年04期 324-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吴尘轩;杜智;王毅军;

    2006年04期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颅内动脉血栓与狭窄

    解皓;李海涛;刘保良;邹英华;

    2006年04期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李文英;沈岩;

    2006年04期 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监护

    高秀珍;王玲芹;

    2006年04期 33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复合诱变选育青霉素高产菌株

    祁桂玲;王群;张弘;

    2006年04期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小儿静吸复合麻醉后急性肺水肿1例

    刘延芹;杨永辉;李浩;石磊;

    2006年04期 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病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齐惠玲;

    2006年04期 337-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社区护理人员的选择

    许海燕;李娟;

    2006年04期 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郝建玲;刘朝阳;

    2006年04期 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