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宁,林伟枫,张国川,同利其,刘京生,余素清,张永健
目的 研究妊娠期母体补钙与新生儿长管状骨干骺端钙盐沉着的关系及其与发育过程中骨密度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早期处理儿童缺钙引起的骨发育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取健康未曾妊娠过的SpragueDaxley(SD)雌鼠 2 0只 ,将其与雄鼠合笼交配 ,将妊娠的大鼠分三组 :高钙组、低钙组和正常钙组 ,分别给予含钙 1.4%、0 .0 2 %、0 .6%的饲料 ,其它条件均相同[1 ] ,一直喂到仔鼠出生后的第 2 1天。之后三组的所有仔鼠均给予正常钙饲料直至第 63天 ,在此期分别于出生第 1天、第 2 1天、第 42天和第 63天 ,取部分仔鼠的股骨、胫骨的干骺端测其钙含量 ,并测第 63天仔鼠股骨、胫骨的骨密度。结果 仔鼠出生第 1天 ,高钙组干骺端钙含量较高 ,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低钙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仔鼠出生后第 2 1天 ,三组的干骺端钙盐含量均有所下降 ,第 42天又有所上升 ,至第 63天高钙组与正常组相比 ,干骺端钙含量较低 ,并差异有显著性 ,低钙组比正常组的干骺端钙含量高 ,并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第 63天股骨、胫骨骨密度的结果与第 63天股骨、胫骨 ,干骺端钙含量的结果相一致 ,低钙组骨密度比正常组高 ,差异显著 ;高钙组比正常组骨密度低 ,差异也具有显著性。结论 妊娠期补钙可以提高胎鼠长骨干骺端钙盐的沉着。
2002年06期 45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吴岩,田凤石,王金良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脑卒中患者 (脑血栓 3 0例、脑出血 2 1例 )及健康者 3 0例外周血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 1(sVCAM 1)、血小板第 4因子 (PF4)和D 二聚体 (D D)进行检测。结果 脑血栓组发病 2 4h及发病 1周时血的sICAM 1、sVCAM 1和PF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脑血栓组发病 2 4h以上各指标高于脑出血组 (P <0 .0 1) ;且发病 2 4h及 1周血sICAM 1、sVCAM 1和PF4均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初期到发病 1周sICAM 1、sVCAM 1表达增强 ,血小板活性增强 ,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使用抗粘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试验依据。
2002年06期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籍振国,郭恒信,刘红彬,马国刚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一般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76例年龄为 3 0~ 77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 ,入院后测空腹血糖、血脂、记录其冠心病病程、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时间、吸烟年限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冠心病及糖尿病病程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冠心病病程、糖尿病病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冠心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及病程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2002年06期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尉世同,孙彩霞2002年06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文治,李牧,王守伦,井金洪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下丘脑功能损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 3例行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 ,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并观察尿量变化 ,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 (1) 19例术后并发尿崩症 ,其中 12例术后两周内恢复 ,5例术后 4周内恢复 ,1例术后 1年内恢复 ,1例术后 7d死于高热昏迷 ;(2 ) 17例术后出现血钠代谢异常 ,其中 13例术后 4周内恢复 ,3例 2个月内恢复 ,1例 6个月内恢复。 (3 ) 2 3例病人中肿瘤全切除 18例 ,近全切除 5例。结论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绝大多数会出现水钠代谢异常。尿崩症大多数在术后早期恢复 ,血钠代谢异常需严密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治疗。
2002年06期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孟秀娟,王付利,吴凤荣,姬景章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尿液 β2 微球蛋白 ,确定血、尿 β2 微球蛋白在慢性乙肝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对 60例慢性乙肝患者提取血和尿样 ,测定 β2 MG、血BUN和Cr。血、尿 β2 MG采用免疫比浊法 ,BUN采用脲酶法 ,Cr采用苦味酸法 ,在TBA 3 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编程测定。结果 血清ALT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尿 β2 MG和正常体检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其血BUN、Cr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尿 β2 BG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害诊断价值。临床上仅以BUN、Cr作为慢性乙肝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指标是不够的 ,应常规检测血、尿 β2 MG来判断肝脏损伤程度及预测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06期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杨小平2002年06期 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徐平如,李俊达,吴庆禧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内镜诊断的 60 4例GERD患者 ,依据H .pylori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 ,按Tytagat分级进行严重度比较 ;H .pylori阳性组H .pylori根除后与H .pylori阴性组一年复发率的比较。结果 60 4例GERD患者中Ⅲ~Ⅴ级的中重度检出率 :H .pylori阳性组为 3 1.2 % (114 3 66) ,H .pylori阴性组为 3 8.7% (92 2 3 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H .pylori阳性组GERD患者H .pylori根除后 1年复发率为 3 1.1% (5 1 164 ) ,H .pylori阴性组的CEDR患者 1年复发率为 15 .6% (16 10 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 .pylori阴性者GERD病变程度较重 ,H .pylori阳性的GERD患者H .pylori根除后 1年的复发率较高 ,显示H .pylori感染可能对GERD发病起保护作用。
2002年06期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温新华,刘瑞存2002年06期 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赵永健,刘群,邓诗琳
目的 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高凝状态。方法 采用SYSMEXCA 5 3 0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抗凝血酶 Ⅲ抗原及活性 (AT Ⅲ :Ag ,AT Ⅲ :C)、蛋白C抗原及活性 (PC :Ag ,PC :A)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血浆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和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 2 )、血栓烷B2 (TXB2 ) ;采用酶联分析法测定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 :A)、纤溶酶原活性 (PLG :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 (PAI :A)。结果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凝血系统显著激活 ,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功能由于消耗和生成障碍 ,功能及水平降低。结论 监测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对了解患者病程发展趋势 ,及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002年06期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黄绰妤,崔颖鹏,邝家熙,罗兰
目的 调查我院 1999~ 2 0 0 0年临床分离的 13 10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的Api微生物鉴定板及ATB微生物药敏卡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3 1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 (65 .5 % )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 (2 8.0 % )。主要病原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8.2 % ) ,其中MRSA占其 78% ,大肠埃希菌 (16.0 % ) ,铜绿假单胞菌(15 .1% ) ,克雷伯氏菌属 (11.3 % ) ,肠杆菌属 (6.0 %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 .8% ) ,其中MRCNS占其72 % ,酵母样菌 (4 .4% ) ,不动杆菌属 (4 .3 % ) ,肠球菌属 (2 .7% )。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表明 :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分别为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最佳选药。真菌对目前的抗真菌类抗生素均敏感。其它抗生素对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各不相同。结论 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偏高 ,加强耐药性监测 ,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2002年06期 46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张建文2002年06期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刘万合
目的 提高食管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方法 对主诉为一过性心悸的病人 ,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当记录到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 (TEAP)的病征 (室上性心动过速、间发预激综合征、长短P R间期交替出现 )时 ,根据诱发室上速的易难程度 ,分别给予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84例因心悸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人 ,检出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的心律失常 3 6例行食管心房调搏术 ,其中短阵室上速 2 9例 ,间发预激综合征 4例 ,长短P R间期交替出现 3例。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室上速 2 5例 ;另 11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 ,有 7例室上速诱发成功 ,余 4例给予心内电生理检查室上速诱发成功。结论 (1)采取症状 (心悸 )→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方法 ,能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 ,此法优于我们以往采取的症状→食管心房调搏术的简单步骤。 (2 )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室上速的检出率。
2002年06期 470-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张贺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心脑血管病人 65例 (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2 5例、急性脑梗死组 2 0例、急性脑出血组 2 0例 )和健康人 5 0例 (对照组 )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 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T3的含量分别为 (1.63± 0 .3 5 )、(1.74± 0 .5 5 )、(1.80± 0 .5 2 )nmol L ,低于对照组 (2 .0 8± 0 .3 9)nmol L ,P <0 .0 5 ;FT3含量分别为 (3 .63± 1.0 0 )、(3 .5 3± 1.2 0 )、(3 .43± 1.0 2 )pmol L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76± 0 .46)pmol L ,P <0 .0 1。死亡组的T3、FT3水平与非死亡组T3、FT3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能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有益的参数。
2002年06期 472-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张鸿飞,石运明,张大文2002年06期 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贾文钗,张增谦,赵炜莉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头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 ,且既往无心电图异常及电解质紊乱。并在发病的 2 4h内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各组数据统计ECG异常例数计算百分比 ,组间差异 χ2 检验。结果 5 5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继发心电图改变 3 9例占 81.2 % ,以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最高 (61.6% )。ECG异常率脑出血比脑梗死高(P <0 .0 5 ) ;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者比其它部位高 (P <0 .0 5 ) ;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 ;死亡组高于存活组 (P <0 .0 5 )。结论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肌受损程度及其预后作出判断 ,并指导治疗。
2002年06期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张义芹2002年06期 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刘晓燕,戴苏娜,李建新,赵海燕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直接原因及婴幼儿心肺复苏术 (CPR)的成败因素。方法 本文对 68例婴幼儿CPR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引起婴幼儿呼吸心跳骤停的直接原因与呼吸衰竭、痰阻、肺出血、窒息等呼吸因素有关。 (2 )及早建立人工呼吸 ,保证有效通气 ,正确选用复苏药物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3 )一期复苏后缺乏有效循环支持是复苏失败的重要原因。结论 应重视引起婴幼儿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发病 ,及早确诊 ,掌握正确的复苏方法 ,倡用ABCDE步骤 ,加强婴幼儿重症监护 ,是降低婴幼儿病死率、提高CPR成功的关键措施。
2002年06期 47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黄亚红2002年06期 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韩波,孙晓华,梁浩
目的 探讨在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中 ,检测出H .pylori后是否具有治疗价值。方法 对 88例不同患者进行尿素酶抗体酶标法和产细胞毒素H .pylori抗体酶免疫检测。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CagA HP(IgG) (+ )为 5 2 .4% ,消化性溃疡组中CagA HP(IgG) (+ )为 90 .3 %。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具有抗H .pylori治疗价值。
2002年06期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李崟2002年06期 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丁贤,邵新华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测定采用ELISA法 ,HBV DNA采用地高辛标记斑点杂交法。结果 在不同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患者中均有一定比例的HBV DNA阳性者 ,且e抗原阳性的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率达 88.2 % ,明显高于其它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患者。结论 e抗原阳性与HBV DNA有正相关性 ,HBV DNA的检测对于乙肝的诊断、病情转归的判别以及药物疗效的评估意义重大。
2002年06期 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任凯晶,高志国,汪锡纯
目的 讨论类风湿性肘关节炎叉状成形术的手术特点 ,了解其术后疗效。方法 对 3 4例(3 8肘 )行叉状成形术的本病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 7~ 2 4年 ,平均 (14 .2± 1.3 )年。结果 HSS评分 :术前平均 (2 4.3 6± 1.2 8)分 ,术后平均 (82 .42± 1.64 )分 ,其中优 8肘 (2 1.1% ) ,良 16肘 (4 2 .1% ) ,可 12肘(3 1.6% ) ,差 2肘 (5 .3 % )。结论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肘关节的有效术式之一。
2002年06期 4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马树泽,贾情2002年06期 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姚爱琳,李燕春,安慧芳
目的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式比较 ,以评价其优越性。方法 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68例 (研究组 ) ,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 60例 (对照组 )。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阴道残端出血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术中出血和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既能达到子宫全切除之目的 ,又兼有次全子宫切除的优点 ,是手术治疗良性子宫疾患的好方法。
2002年06期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叶佩卿,陈馨,周艳瑾,陈晃生2002年06期 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张瑞兰,杜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我院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 5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5 4例胎盘早剥发病因素中 ,妊高征为诱因 2 4例占44 .44 % ,机械性刺激 11例占 2 0 .3 7% ,重度营养不良 6例占 1.11%。 (2 ) 12年间发生胎盘早剥 5 4例中 ,前 6年 3 3例占 61.1% ,后 6年 2 1例占 3 8.88%。结论 妊高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 ,加强基层的孕产期保健 ,可明显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一旦诊为胎盘早剥应根据母儿情况采取积极措施。
2002年06期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李敏,齐向红,秦英2002年06期 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娟2002年06期 48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李小会,王桂荣2002年06期 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郑晓明,赵忠桢2002年06期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董建路,史保权2002年06期 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张莉,王剑,邵新华2002年06期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吴凤荣,孟秀娟,王付利2002年06期 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陈金国2002年06期 49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韩凤波2002年06期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苏向红2002年06期 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包小燕2002年06期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郝光,李俊,高发会,郝俊秀,阮春慧2002年06期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孙桂兰,国连英2002年06期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虎盈,石东方,王春阳2002年06期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王春珍2002年06期 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刘新海,田维泽,康德胜2002年06期 50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田梅颖,窦更良2002年06期 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谭雪玲2002年06期 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 赵淑健,王士昌,戴华,肖文良2002年06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韩万水2002年06期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刘轩,胡立2002年06期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董建明2002年06期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吕洪敏2002年06期 510-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朱宏伟2002年06期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徐宝岚2002年06期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于瑞新2002年06期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潘德岳,刘仲海2002年06期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霍春玲2002年06期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周志怀,李建芬,张增谦2002年06期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陈琳2002年06期 520-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陈长香,刘海娟,邢凤梅,董胜莲,温颍娜,王淑娟2002年06期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林静莹2002年06期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曹素文,王荣相2002年06期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吴淑兰,李艳玉,米颖2002年06期 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马瑞平,赵炜莉,李建芬2002年06期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朱菁华2002年06期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王秀艳2002年06期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杨莉晖,刘顺利,李晓鸾2002年06期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