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杰;夏佐清;高维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抗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7 d损伤模型,应用生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SOD、GSH-Px活力下降,NOS活力明显升高;MDA、NO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组SOD、GSH-Px活力升高,NOS活力明显下降;MDA、NO含量下降(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2011年08期 v.33 1125-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苏秀茹;边欣丑;刘亚丽;卢淑兰;李喜泼;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对伴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健康纬度及社会功能纬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1年08期 v.33 1127-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关宏;武变瑛;张丽娜;蒋立芬;尹翔宇;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创伤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sFractalkine(sFKN)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后1、3、7、10 d后血清sFKN含量,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分析醒脑静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结果醒脑静治疗后,颅脑损伤患者各个检测时点(第10天除外)血清sFKN水平均有所下降,尤以治疗后3~7 d血清sFKN水平下降明显(P<0.05)。醒脑静治疗组1周清醒率高于对照组,高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FKN作为前炎性因子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创伤后炎症的标志物,为颅脑创伤的治疗提供依据。醒脑静能显著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sFKN水平,从而减轻高热、脑水肿、脑缺氧等创伤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昏迷患者1周清醒率。
2011年08期 v.33 1129-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赵丽明;李宝昆;吴欣娟;李臻;籍子英;王守山;高会茹;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SH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AMI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SHG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2组ST段回落(sum STR)≥50%和TIM 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在2组中的比例,以及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指标。结果 SHG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较血糖正常组多见(P<0.05);PCI术后心电图分析:SHG组sum STR≥50%较正常组少(P<0.05);30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在S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伴血糖升高不影响直接PCI的成功率,但与血管再灌注后微循环灌注不良独立相关。血糖升高的AMI患者更易出现微循环灌注不良并且影响AMI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及预后。
2011年08期 v.33 113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郭志远;崔建岭;付吕平;付志国;杨素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25I组36例,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化疗组38例,单纯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联合组36例,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后2、3、6、12个月观察三种治疗方法疗效,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3、6、12个月:联合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余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和控制率高于其他2组(P<0.05)。不良反应联合组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TP方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科学、有效、不良反应低,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2011年08期 v.33 1134-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李高峰;田德虎;董海涛;刁雪鸥;于光辉;梁立伟;
目的为桡神经浅支切取后供区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前臂防腐标本30侧,测量桡神经浅支分支点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缘的垂直距离;取6侧新鲜尸体与此水平分别将上述神经作病理切片,观察神经束数目。结果桡神经浅支浅段分支点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的垂直距离分别为(6.0±1.5)mm及(35.7±2.8)mm。其在此平面附近桡神经浅支内有6~10个神经束;前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3束;正中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9~27束。结论可通过端侧吻合的方式将桡神经浅支远断端与正中神经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吻合,以重建供区的感觉功能。
2011年08期 v.33 1138-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徐萍;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与蔗糖铁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7例CKD 4~5期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糖酐铁组与蔗糖铁组,分别接受为期8周的右旋糖酐铁或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贫血相关性指标、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同时监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静脉铁剂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和营养状况(P<0.05),对肾功能指标变化无明显作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糖酐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蔗糖铁(P<0.05);2组均出现了少量感染情况的发生,且均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结论右旋糖酐铁与蔗糖铁具有等效的纠正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但右旋糖酐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蔗糖铁;此外,应重视静脉铁剂导致的感染风险增加问题。
2011年08期 v.33 1140-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蔡莉芬;孙梅花;王立静;高慧萍;宁更献;李树娟;侯桂英;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7A,分析其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highTreg细胞、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GF-β、IL-17A的水平。结果显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CD4+CD2+5 Foxp3high Treg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TGF-β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H17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IL-17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关键。
2011年08期 v.33 114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张瑞英;王佳宁;耿左军;李政军;陈秀丽;肖振琴;
目的研究自发性低颅压(SIH)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SIH患者MRI表现。结果头MRI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强30例,脑下沉11例,脑沟、脑池变窄17例,脑室系统变窄14例,硬膜下积液6例,硬膜下出血1例,大脑静脉窦扩张1例,垂体增大3例。结论 MRI有助于帮助诊断自发性低颅压,硬脑膜增厚是其特征性MRI表现。
2011年08期 v.33 1145-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 齐天杰;阎锡新;张鲁涛;李帅;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超长期(>3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ICU住院的23例有创机械通气在3个月以上的超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9例,女4例;年龄39~88岁,中位年龄68岁。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3~710 d。痊愈出院1例,撤机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7例,仍机械通气中2例,死亡10例。23例患者在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并非持续存在肺部或全身感染表现即使当时微生物培养阳性,且5例患者在明确无肺部及全身感染后停用抗生素1周以上无感染加重迹象。结论超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近乎100%,致病菌种类繁杂,多重耐药菌频发,需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甚至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使得抗生素的选择在后期十分困难。但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肺部感染并非持续存在,而是呈波动表现,此时宜加强支持治疗并可停用抗生素避免新的菌群失调。
2011年08期 v.33 114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安翠霞;杜义敏;于鲁璐;王学义;
目的研究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体重的影响。方法 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利培酮组(23例)、奥氮平组(22例)、氟哌啶醇组(23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测血清催乳素、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并同时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观察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及不同药物组的差异。研究期间由医院提供相同饮食。结果 (1)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与PANSS总分、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3)与治疗前比较,利培酮组、氟哌啶醇组血清PRL明显增高(P<0.01),而奥氮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催乳素的升高为利培酮>氟哌啶醇>奥氮平。(4)治疗前后3组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M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P<0.01),奥氮平组(P<0.01),氟哌啶醇组(P<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重的影响作用奥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5)体重的增加和阴性症状评分相关。结论利培酮有明显升高PRL的作用,而奥氮平对体重影响明显。
2011年08期 v.33 1149-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张秀梅;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干预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床旁免疫荧光快速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探讨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干预的应用和意义。结果血浆BNP水平按照Killip逐级升高,且分级越高,含量越高,BN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43,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就可直接而准确的定性表达出患者心功能改变,能够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并用于预后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2011年08期 v.33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赵洪波;韩守江;苗洁;徐志强;袁连臣;张合;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后方入路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通过关节镜下后方入路,应用可吸收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1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个月。骨折复位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合,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lom评分(91±3)分。结论在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时,关节镜下后方入路可吸收空心螺钉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2011年08期 v.33 115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张真;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结果 1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7例因肌瘤数目过多二次手术完成。并发症均低于开腹手术。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2011年08期 v.33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易东生;区烈良;汤文鑫;
目的应用聚四氟乙烯(Teflon)补片代替聚丙烯网带进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以寻求一种性能稳定、组织容性良好、经济实用的吊带材料。方法选择女性SUI患者30例,将Teflon补片裁剪成1.45 cm带状并植入尿道的中段或远段的下方,两端分别从耻骨上缘正中线两旁引出,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均无伤口感染,无吊带排斥,无尿失禁复发,无尿瘘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eflon补片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用它替代聚丙烯网带进行TVT治疗女性SUI疗效明显,且价格相对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8期 v.33 1156-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张秋萍;刘新红;段秀菊;张桂兰;
目的研究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91例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500μg配合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配合催产素组、单纯静脉滴注催产素组,3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壁肌注催产素20 U,比较剖宫产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500μg配合催产素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效果很好,减少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且应用简便,安全,用量小,值得推广。
2011年08期 v.33 1158-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赵春斌;
目的观察和评价后外侧小切口行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股骨头置换的16例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10例,右侧6例,Garder分型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4例,Ⅲ型骨折6例,Ⅳ型骨折3例。16例术后均随访,无感染、髋内翻、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及脏器损伤并发症发生;优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1.3%(13/16)。结论微创后外侧小切口行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手术时间短,肢体功能恢复快,免去二次手术,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2011年08期 v.33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俞晓薇;丁振江;赵洁;闫宏伟;
目的了解老年人主动脉有创血压测量与肱动脉无创血压测量是否不同。方法选择78例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经周围动脉将导管送到升主动脉测量有创血压,同时用监护仪测量左侧上肢肱动脉无创血压。结果无创血压测量的收缩压比有创测量的收缩压值平均低12.28 mm Hg(1 mm Hg=0.133 kPa)(P<0.01),无创血压测量的舒张压比有创测量的舒张压值平均高6.04 mm Hg(P<0.01)。结论老年人肱动脉无创血压测量与主动脉有创血压测量结果不同,收缩期血压无创测量值低于有创测量,而舒张期血压无创测量值高于有创测量值。
2011年08期 v.33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晓云;程爱斌;郑维国;孙丽霞;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菌类型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PBMC)中胞核核因子-κB(NF-κB)活化水平、诱导痰液及血液中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渗雾氯化钠溶液化诱导痰液,以革兰氏染色对诱导痰查痰菌谱。以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法对COPD患者不同痰菌类型PBMC进行NF-κB活化水平及血清和诱导痰中IL-8水平进行同步检测。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病原菌检出率为100%;稳定期组诱导痰病原菌检出率为30%。正常对照组检测未发现病原菌,检出率0%。COPD急性发作期3组各检测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IL-8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液中IL-8水平(P<0.01);正常对照组痰液IL-8水平虽然高于血液中IL-8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病原菌类型对PBMC中NF-κB活化水平和诱导痰、血液中IL-8水平均无影响。诱导痰检测和血液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部分代替血液检测。
2011年08期 v.33 1162-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赵小明;薛新宏;赵少平;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在骨肉瘤患者和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表达情况。方法手术切除的69例骨肉瘤患者骨标本为骨肉瘤组,正常骨组织(创伤性截肢/指)标本12例为对照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肉瘤患者、正常对照组以及MG63细胞株中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组及MG63细胞株中Ang-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ng-2表达与骨肉瘤密切相关,参与了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及调控。
2011年08期 v.33 1164-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顾振华;
目的探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锁骨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2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时(P<0.05);Ⅱ组切皮时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低于Ⅰ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2011年08期 v.33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海劲;陈永华;李先;
目的了解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回顾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营养相关指标,分析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程转归及预后等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者多有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且住院天数长(P<0.05)、住院费用高(P<0.05),病程转归差、预后差。结论营养不良作为肺外独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2011年08期 v.33 116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刘巨满;崔书君;杨飞;朱月香;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进行MSCTA检查。结果 14例为AAS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AD)9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3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2例。MSCTA能够显示3种疾病的特征性征象:AD可见内膜片和双腔征;IMH主动脉壁内新月形或环形增厚的高密度影;PAU为突出于主动脉管腔外的造影剂充盈的龛影。结论 MSCTA可以快速、无创地为AAS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估疗效。
2011年08期 v.33 1168-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石林;石雅欣;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8 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2周后停药,并给予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 2组治疗14 d后GC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3.9%明显高于对照组31.3%(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08期 v.33 1170-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吴乔士;曹达彬;
目的观察单孔单纯引流和改良单孔冲洗引流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行钻孔引流术的160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单孔单纯引流术;改良组行改良钻孔冲洗引流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钻孔冲洗引流术对CSDH疗效好且术后并发症少。
2011年08期 v.33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邓玉花;曹建国;张瑞芳;索成云;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方法以年龄≥60岁的64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以年龄<60岁的5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HCV感染情况。结果 64例老年HCV感染者输血时间主要集中在1989至1996年;观察组中,慢性丙型肝炎37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原发性肝癌7例。对照组中,慢性丙型肝炎4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7例,未有肝癌发生。观察组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37例患者自输血至首次诊断丙型肝炎时间(13.9±1.3)年37例;自输血至首次诊断肝硬化时间(13.6±1.5)年37例;自输血至诊断肝癌时间(16.2±2.6)年7例。结论老年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较青壮年高,且合并多脏器疾病,预后较差。
2011年08期 v.33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建勇;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诊断、误诊漏诊及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5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53例中全宫切113例,占73.9%,次全切37例,占24.2%(年龄≤45岁,痛经症状较轻),子宫腺肌瘤剥除术3例(年龄小且有生育要求),占2.0%,单纯子宫腺肌病85例,占55.6%(包括单纯的腺肌瘤),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占24.8%,(其中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伴感染2例),仅合并子宫肌瘤24例占15.7%,既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又合并子宫肌瘤6例,占3.9%。血清CA125测定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指标,但其测值高低与疾病病变范围无明显正相关关系,B超诊断率51.6%,术前诊断率69.3%,漏诊率21.6%,误诊率9.2%。结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宫腔操作导致宫壁炎症、损伤有关;可能与盆腔子宫内异症病因也存在一定同源性;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及血清CA125测定可做出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
2011年08期 v.33 1174-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谈正福;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可行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于术前(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一种简单、安全而又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8期 v.33 1176-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阴庆现;
目的观察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取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酶技术进行血肿穿刺、抽吸、注入生化酶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应用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4例,有效率87.1%,病死率12.9%(12/22)。结论 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易于接受,适合具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
2011年08期 v.33 117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周海静;吴涛;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吸入七氟醚、靶控依托咪酯诱导维持,按实施气管内插管通气或喉罩通气分为ST组、SP组、ET组及EP组,比较4组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喉罩即刻、术中探查时、拔管/喉罩前的平均动脉动压(MAP)、心率(HR),入睡时间、手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率。结果插管/喉罩即刻ST组、ET组较SP组、EP组心率增快(P<0.05),拔管/喉罩前ST组、ET组较SP组、EP组心率增快、MAP上升(P<0.05)。S组诱导时间长于E组(P<0.05),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躁动率(30%)大于E组(20%)(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更适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
2011年08期 v.33 1179-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祖凤梅;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阿乐)短期治疗对高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晚顿服,1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和颈动脉IMT的测量;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TC、TG、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P<0.05),颈动脉IMT变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11年08期 v.33 1180-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邹亚峰;刘桂舫;王国臣;
目的探讨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对抗Survivin抗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SCLC 260例,高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确定NSCLC抗Survivin抗体阳性诊断标准:1.3946+2×0.0846=1.56 U/ml。在NSCLC中表达率51.5%(134/260)(手术69例,化疗组65例)。其中69例抗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的浓度是(2.1±0.7)U/ml,将NSCLC患者以血清抗Survivin抗体平均浓度2.1 U/ml作临界值分成2组,发现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低水平组的生存期比高水平组长(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浓度与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一预后因子。
2011年08期 v.33 118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曹阳;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2例胃癌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22例胃癌中Borrmann 1型3例,Borrmann 2型6例,Borrmann 3型11例,Borrmann 4型2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溃疡及环堤,邻近器官转移,腹腔与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螺旋CT能清楚显示进展期胃癌的范围、大小、形态及有无邻近脏器及组织转移侵犯,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较胃镜检查更有优势。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是其最主要的CT征象,逐层分析溃疡周围环堤的境界清楚与否,有利于Borrmann 2型、3型的鉴别。
2011年08期 v.33 1183-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罗树云;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硝普钠组(治疗组)和硝酸甘油组(对照组),每组49例,入选患者均予半卧位或坐位,坐位者双腿下垂,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呋塞米、吗啡、西地兰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硝普钠静脉微量泵注射(硝普钠30 mg+0.9%氯化钠溶液47 ml),起始剂量5μg/min,维持量50~100μg/min;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脉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30 mg+0.9%氯化钠溶液44 ml),起始剂量10μg/min,维持量50~80μg/min,2组均维持收缩压在100 mm Hg(1 mm Hg=0.33 kPa)左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低血压及氰化物和硫氰酸盐等中毒不良反应。
2011年08期 v.33 1184-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张凤霞;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常规开腹手术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包括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5±4)ml,平均手术时间(20±10)min,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常规术式,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及合并内出血休克并非腹腔镜的绝对禁忌。
2011年08期 v.33 1186-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孙捷;吴阳;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外固定治疗方法。方法本组48例67岁以上老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其中两个以上系统内科疾病36例,应用孟氏力臂式外固定架改良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除4例术后死于内科疾病外,其他均于8~12周内愈合。结论该法扩大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适应证,创伤小,安全可靠,降低了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2011年08期 v.33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李军;张义军;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者降压治疗使用钙离子拮抗剂(CCB);治疗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有高血压者80 mg/d,无高血压者40 mg/d)和阿魏酸哌嗪(200 mg,3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MAP、FPG、HbA1c、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AE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与阿魏酸哌嗪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UAE,对早期糖尿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011年08期 v.33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童重新;邢小芬;乔书花;刘琳;马丽;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联合一次性阴道抑菌吸附器(唯阴康)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波联合唯阴康治疗)和对照组(微波治疗),观察2组一次性治愈率,术后出血例数,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流液量以及治疗次数。结果中重度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观察组分别为90.7%和70.6%,对照组分别为78.3%和52.1%;颗粒型和乳头型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观察组分别为85.7%和63.5%,对照组分别为66.2%和48.6%;术后阴道流液量,阴道流液时间,术后出血例数,治疗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唯阴康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出血,减少感染几率,确切有效,值得推广。
2011年08期 v.33 1190-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胜国;马兴明;王文强;邵铁玲;
目的研究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入院的闭合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06例。其中,A型38例,B型16例,C型52例(AO Müller分型)。均采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1个月;优49例,良47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90.6%。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疗效可靠,避免了尺神经损伤并发症,肘关节功能良好。
2011年08期 v.33 1192-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谢红萍;刘亚丽;
目的探讨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对照组五官超短波治疗仪治疗,以颞颌关节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关节弹响症状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次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100%和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1年08期 v.33 1193-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牛立健;张娴;
目的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absorbable stanching satin S-100,ASS)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68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术中应用ASS者为ASS组(85例),术中应用常规止血方法者为对照组(83例),分别于术中、术后1 d及术后半年观察止血效果、术后血肿发生率及术后半年癫痫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SS组术中即刻止血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ASS组术后第1天再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ASS组术后半年癫痫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且对45例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患者通过术中观察了解术区组织粘连程度并进行比较。结论 ASS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并且对于防止术后组织粘连及癫痫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2011年08期 v.33 1195-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邢宝瑞;韩广普;袁福禄;王洪玉;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锁定接骨板治疗3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恢复情况良好,肱骨头坏死1例。根据CMS评分,平均得分94.5分。结论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2011年08期 v.33 1196-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智新力;霍霁;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
目的分析颈前路术中硬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颈前路减压术中共有6例患者在术中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涌出。术中发现硬膜撕裂后首先用明胶海绵、棉片暂时压迫,小心完成减压手术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术野,与硬膜外铺垫一层明胶海绵并喷洒生物蛋白胶,椎间植骨后放置钛板并仔细缝合双侧颈长肌,放置引流后逐层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去枕平卧1周。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12个月,无迟发脑脊液漏或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喷洒生物蛋白胶结合颈长肌缝合可以有效处理颈前路术中硬膜撕裂,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形成。
2011年08期 v.33 1198-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李小燕;卜雄建;田艳霞;刘琨;王菲;
目的探讨间动电合并特定电磁波(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间动电治疗合并TDP治疗92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效果分析。结果本组9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88/92)。其中治愈率69.57%(64/72);显效率21.74%(20/92);好转4.35%(4/92);无效4.35%(4/92)。结论该方法的技术要领容易掌握,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
2011年08期 v.33 119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曹晓玮;张帆;杜洪淼;王瑜玲;张湘华;许珊;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脂质过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OSAHS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将检测结果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组血浆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MDA升高程度与反映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增强的,它与OSAH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2011年08期 v.33 1200-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代万林;杨义;
目的回顾总结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总结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13例。结果本组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1.6∶1,发病年龄29~63岁,病程0.5~30年。临床表现前3位分别是腹背壁静脉显露(76.9%)、肝肿大(61.5%)和腹水(53.8%)。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Doppler血管彩色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100%。有过误诊9例(69.22%),误诊的前2位疾病是肝硬化(80%)、结核性腹膜炎(9.05%)。结论需提高布加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
2011年08期 v.33 1202-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张东霞;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46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老年肺炎患者住院7~33 d,平均19 d。痊愈24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死亡1例。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7.0%(40/46)。结论老年人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就借助影像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等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尽可能选择相对广谱的杀菌剂以及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治疗。
2011年08期 v.33 1203-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陈爱军;张晓辉;李雪风;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血流多普勒评价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06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观察组)及106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孕晚期心脏各项数值。测量左侧房室(LAD、LVD)大小、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心输出量(CO)、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MV)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流速(E),A和E峰下降时间(DT),并计算E/A最大流速比。测量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肺静脉血流(PV)频谱,分别测量收缩期、舒张期与心房收缩期反向波的最大峰速S、D与Ar。肱动脉收缩与舒张压。结果观察组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及其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峰、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反响血流充盈峰、相对室壁厚度、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将肺静脉血流频谱与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结合,可较全面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2011年08期 v.33 1204-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