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果;赵素贤;李建梅;任伟光;李亚;南月敏;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72h肝再生过程中cyclinD1的表达和肝再生速度的影响。方法将 24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PH)组、PH+扶正化瘀组和PH+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每组6只。PH组、PH+扶正化瘀组和PH+pHGF组大鼠切除肝脏左叶和中叶(约占肝脏总重量的70%),对照组仅作假手术处理。扶正化瘀组和pHGF组于实验前3d至实验结束,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药液灌胃1ml/100g和腹腔注射pHGF1ml/100g,1次/d。术后72h处死大鼠,计算4组肝再生速度、有丝分裂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PH组、PH+扶正化瘀组和PH+pHGF组大鼠有丝分裂指数、肝组织cyclinD1 mRNA和肝细胞核cyclinD1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PH组比较,PH+扶正化瘀组和PH+pHGF组大鼠肝再生速度、有丝分裂指数、肝组织cyclinD1 mRNA和肝细胞核cyclinD1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PH+扶正化瘀组和PH+pHG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上调正常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72h时肝细胞cyclinD1的表达,从而促进肝再生。
2013年11期 v.35 1605-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王素格;李德征;蒋树林;
目的研究PPARα、PPARγ在SD大鼠NAFLD/NASH的形成中的作用,并初步从胰岛素抵抗(IR)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0)、高脂对照组(FC组,n=20),高脂加罗格列酮组(FR组,n=10)、高脂加非诺贝特组(FF组,n=10)。饲养12周末时随机取NC组与FC组各10只一并做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及肝组织的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然后给予罗格列酮、非诺贝特及继续高脂饮食干预,共4周。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PPARα、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FC组大鼠呈高脂血症,与NC组比较,PPARα的mRNA表达下调,而PPARγmRNA表达上调(P<0.05),IR和肝细胞脂肪变及炎性程度加重(P<0.05);与FC组比较,FF及FR组PPARα的mRNA表达上调,PPARγmRNA表达下调,IR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IR模型中,PPARα、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与IR密切相关,可以共同促进NASH的进展,而使用PPARs激动剂后对大鼠NASH及IR起到了有效治疗作用。
2013年11期 v.35 1608-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史永亮;
目的探讨Notch-1、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0例甲状腺腺瘤和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otch-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78.6%、88.0%,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12.9%、0%,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Notch-1、Survivin分别呈低表达和高表达状态(P<0.05),且二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12,P<0.01)。Notch-1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存在Notch-1、Survivin的异常表达,对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2013年11期 v.35 1611-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葛静;孟亚丽;刘晶;李菁菁;张红真;谢磊;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K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12例,癌旁组织18例,卵巢上皮性癌6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LK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卵巢良性、癌旁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72,P<0.05);且ILK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浸润程度、低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及有无腹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ILK蛋白与卵巢癌的恶性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2013年11期 v.35 1613-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王秀丽;张秀香;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将鼠模分为糖尿病(DN组)、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干预组(CT组)。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指数及形态学观察,同时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明显下调(t=13.40,P<0.01),CT组轻度下调(t=2.53,P<0.05),CT与D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NC组与CT组nephrin免疫组化形态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大致相同,而DN组形态学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改变明显。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提高nephrin的表达,促进足细胞损伤修复,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013年11期 v.35 1615-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张哲敏;张延祠;张国磊;刘建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为临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制作骨不连模型,将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1∶1骨髓组;B组:1∶2骨髓组;C组:1∶4骨髓组。定期进行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质量。结果术后2、4、8周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A、B、C组依次增高。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可以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及质量。骨折愈合的速度及质量与移植骨髓的浓度成正比。
2013年11期 v.35 1617-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王文韬;刘凯军;
目的通过检测转录因子KLF5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KLF5在结肠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结肠癌和30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LF5与Cyclin D1、PCNA、P53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KLF5、Cyclin D1、PCNA表达均强于癌旁组织(均P<0.05),P53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中KLF5与Cyclin D1之间、KLF5与P53之间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均<0.05);Cyclin D1与PCNA表达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Cyclin D1与P53、PCNA与P53之间表达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KLF5表达上调,这与KLF5可能通过调节CyclinD1、P53表达而参与结肠癌细胞增殖有关。
2013年11期 v.35 1620-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陈俊轶;董跃华;曹蕾春;马爱君;李建英;韩文君;吕品;李有亮;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ICU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标本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BP治疗组,每组30例,CB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以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为检测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CBP治疗后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及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浆脑利钠肽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增加,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结论 CBP能有效纠正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明显改善心功能,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
2013年11期 v.35 162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胡蕊;庞建民;王志峰;李幼东;游道峰;王冉;王岚;王学义;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针灸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另行针灸治疗。疗程3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2组患者行HAMD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A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验(WCST)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进行测试。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HAMD量表、WAIS-RC、WAS-RC、WCST及MMSE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9,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8,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针灸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3年11期 v.35 1624-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尤振宇;苏晓辉;刘洋;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联合DC-CIK生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36例无手术适应证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介入治疗+DC-CIK生物治疗)和对照组(介入治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2.4%和78.0%,对照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1.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标记物AFP下降率,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体重增加率,疼痛缓解率及Ag-NORs的I.S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率和胃肠道反应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生物治疗不能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短期疗效,但无明显毒副反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3年11期 v.35 1626-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石磊;韦成信;曹健斌;
目的探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左胸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引流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较传统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3年11期 v.35 1628-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郝志海;姚美;陈长香;张新华;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手术后患者早期记忆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术后记忆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青年择期手术患者233例于手术前1d、术后1d、3d、7d,进行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BMT-Ⅱ)、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调查、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对术后疼痛程度评估。结果不同麻醉方式术后第1天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44.2%,术后第3天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14.5%,术后第7天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6%;术后第1天记忆功能障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疼痛、术后焦虑、术后睡眠紊乱、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麻醉方式、年龄是术后早期患者发生记忆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后1d记忆损害最明显,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2013年11期 v.35 1630-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王滨;贾明;刘楠;万久贺;周啸;罗智敏;闫晓蕾;周晔;贾士杰;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468例脑卒中史患者行OPCAB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有无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分成2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该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术后定义为手术完成入住ICU期间,早期急性脑血管意外定义为术后48h内发生。结果 468例OPCAB手术且术前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术后早期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52例(11.1%),其中脑梗死39例,脑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OR=6.338,95%CI:2.283~21.019)、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OR=2.737,95%CI:1.267~6.389)、术后急性心肌梗死(OR=3.656,95%CI:1.933~6.894)、术后房颤(OR=3.104,95%CI:1.135~8.016)与术后低血压(OR=4.173,95%CI:1.836~9.707)是脑卒中患者OPCAB术后早期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行OPCAB术后早期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高。术前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房颤及术后低血压是脑卒中患者OPCAB术后早期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3年11期 v.35 1632-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郭从容;马景学;张斌;崔月先;
目的探讨rd10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生后17、25、32d的rd10小鼠18只(每组6只小鼠),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动态观察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外颗粒层(ONL)厚度的变化,利用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评估视网膜的功能。同日龄同等数量的B6小鼠作为对照。结果生后17d,rd10小鼠无论是全视网膜厚度还是ONL厚度都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6组日龄增长厚度无明显变化,而rd10小鼠组随日龄增长厚度变薄。无论是暗适应ERG还是明适应ERG的振幅,rd10小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随日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而rd10小鼠生后17d时各波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日龄的增长振幅进一步降低,至生后32d暗适应ERG几乎接近于直线。结论 rd10小鼠是优良的RP动物模型,特别是在早期治疗的测试中有更大的应有价值。
2013年11期 v.35 1635-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王辰生;李红方;梁冰锋;
目的研究Fas、FasL蛋白在胃癌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Fas、FasL蛋白对胃癌发展、发生的影响,为胃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淋巴结中Fas、FasL蛋白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Fas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75.9%)显著高于在胃癌组织(48.3%)、有淋巴结转移组织(53.4%)、癌旁组织(56.9%)(P<0.05),且该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FasL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79.3%),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67.2%)、癌旁组织(53.4%)、正常组织中(41.4%)(P<0.05),且该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Fas、FasL蛋白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逃避中起重要作用,为胃癌的分子靶点治疗提供依据。
2013年11期 v.35 1637-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张虹;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对比研究TET假阳性结果与CAG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诊并于门诊行TET并行CAG检查的患者419例,比较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59%。经CAG检出47例女性TET假阳性患者,TET诊断女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3%,特异性为41%,准确性59%;男性TET假阳性患者39例,TET诊断男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70%,准确性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安全、操作简单、无创,对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3年11期 v.35 1639-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马天;王超;韩茹;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DM-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通心络组),每组60例,另设6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DM-CHD患者治疗2个月后,收集空腹血清,检测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片段1+2(F1+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结果对照组和通心络组vWF、F1+2、Fib、PAI-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t-P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组治疗后vWF、F1+2、Fib、PAI-1水平下降,t-PA活性上升(P<0.05)。结论通心络能够改善DM-CHD患者凝血纤溶功能。
2013年11期 v.35 1641-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田晓鹏;李延鑫;黄茜;赵慧敏;薛敏捷;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上腹痛综合征(EP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90例老年EPS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46例,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44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腹痛和(或)上腹灼热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药物对改善老年EPS症状均有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观察到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上腹痛综合征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3年11期 v.35 1643-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张郡;王淑兰;
目的通过分析误诊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CT特点和误诊原因,提高其CT诊断及鉴别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7例8个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征,寻找其误诊防范措施。结果肿瘤单侧6例,双侧1例。类圆形5例,长条形1例,分叶状2例。肿块边界较清晰7例,不清1例。腹水4例,少量积液1例。CT平扫:密度均匀2例,不均6例。增强扫描:不均匀低强化7例,强化明显1例;延时强化5例。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3例,误诊为肌瘤2例,误诊为卵巢纤维瘤1例,肿块起源误诊1例。结论 CT诊断中除了要掌握其主要特征外,更应注意分析其不典型表现,与盆腔肿块鉴别,才能减少误诊。
2013年11期 v.35 1645-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于文华;乔志强;丛洪良;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35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292例,未合并糖尿病1064例。采用SYNTAX积分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SYNTAX积分高于非糖尿病(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性别和高血压史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OR=0.956,95%CI0.942~0.970)。结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在降糖同时减少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可能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1期 v.35 1647-1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罗伟军;彭瑞美;苏晛;陶怡;吴修信;
目的观察分析免疫吸附疗法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免疫抑制剂即泼尼松及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插入免疫吸附疗法1~3次,观察单次免疫吸附治疗3d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等变化情况,同时评估患者肝肾功能情况。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6~36个月的观察走访,再次观察上述项目,并记录患者红斑狼疮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单次免疫吸附治疗后,抗核抗体阳性率为9.67%、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球蛋白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走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吸附疗法能够较大程度清除狼疮性肾炎患者体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对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肝肾功能情况有明改善。
2013年11期 v.35 1649-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宗会迁;宋鹏;柳青;付凯亮;张鑫;马利;李彩英;
目的评价256层CT低kV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与辐射剂量,并与标准kV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100例瘦体型患者纳入研究。50例行低管电压(100kV)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50例行标准管电压(120kV)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9个节段进行评价,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4分为可评价节段。比较两种方法组可评价节段的百分比、患者的有效剂量及图像噪声。结果低kV组优秀率及合格率分别是97.5%(439/450)和99.4%(447/450),标准kV组优秀率及合格率分别是98.2%(442/450)和99.8%(449/450);2组优秀率及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6和1.91,P均>0.05)。两种扫描技术的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100kV组和120kV组图像主动脉根部CT值及图像噪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和26.2,P均<0.01)。结论对于瘦体型的患者,低kV冠脉CTA能保持图像质量,同时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
2013年11期 v.35 1650-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王哲;魏宁;赵英召;宋毅;许春燕;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脂药物脂必妥治疗,试验组除常规降脂药物外另给予水飞蓟宾,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肝脏B超积分及转氨酶、血脂等指标变化。同时测定实验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肝脏B超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酶和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并能有效降低其肝脏B超积分,可能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
2013年11期 v.35 1652-1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赵佳平;胡海立;侯米莎;张彦芳;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肝硬化患者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用药量、拔管及苏醒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食道静脉横断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BIS组和对照组。BIS组连接麻醉深度监护仪在麻醉手术期间通过连续监测BIS,对照组通过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2组均采用单次咪唑安定,丙泊酚靶控输注,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监测指标:2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手术30min(T2)、手术结束(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心率,术毕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结果 BIS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BIS组患者用药量少,拔管、苏醒时间短,安全性较高。结论肝硬化患者术中麻醉使用BIS监测可以指导麻醉药调控,减少麻醉药用量,减轻患者肝脏负担,改善麻醉苏醒质量,缩短苏醒时间。
2013年11期 v.35 1654-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陈雷;
目的探讨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采用放射治疗的NSCLC患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放疗前和24h18F-FLT PET/CT显像,计算同一患者2次显像相同病灶的SUVmax值和SUVmean值以及ΔSUVmax值和ΔSUVmean值。分析18F-FLT PET/CT显像SUV值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CR组SUVmax和SUVmean值与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ΔSUVmax和ΔSUVmean值与SD组和P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LT PET/CT显像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早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3年11期 v.35 1656-1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张占学;剧艳峰;李涛;王永贤;宋伟庆;孙淑媛;
<正>成人肠套叠较儿童肠套叠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肠套叠病例的5%,肠梗阻病例的1%[1]。成人肠套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其常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恶心、呕吐、黑便、便秘及体重减轻等,少数患者查体时还可在腹部扪及肿块,病程可从数小时、数天到数个月不等。诊断上目前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X线、B型超声、CT等辅助检查。因此,肠套叠患者术前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2],甚至很多病例在术中才能证实。我们收治的49例肠套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探查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证实均为肠套叠。
2013年11期 v.35 1658-1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杨锡珍;刘建辉;苗少辉;徐洋;刘伯强;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阿托伐他汀钙能延缓动脉硬化,稳定斑块,减少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麝香保心丸是纯中药制剂,它的主要成份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组成,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
2013年11期 v.35 1659-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王乃柱;
<正>我院采用四步三线三维后颅窝血肿简易定位法[1]定位血肿后,进行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35例,与同期保守治疗14例患者进行对比,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4月至2011年7月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依据治疗方式及时机不同分为3组,保守治疗组14例,年龄(60±8)岁;6h内完成手术为超早期组13例,年龄(23±8)岁;24h内完成手术为早期组22例,年龄(57±3)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7例,高血压病史不详12例,既往有其他部位脑出血病史2例。合并冠心病14例,糖尿病7例,合并慢支肺气肿4例。
2013年11期 v.35 1661-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张泽;郭琼梅;周长浩;
<正>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然而部分患者的应激心理和对麻醉知识的缺乏干扰了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正确判断。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老年患者常常比青壮年对于手术更具有恐惧和焦虑感。研究证实,术前焦虑程度与术中麻醉药的用量有正相关性,术前高度焦虑的患者可能在术中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麻醉药的需求量也会明显增加,但老年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大剂量的麻醉药[1]。本研究拟通过对高焦虑型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2013年11期 v.35 1663-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杨立群;张国志;
<正>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的侵犯,只有不到10%的患者从手术中可获益,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采取姑息治疗,介入治疗是首选方法。为了改善中晚期HCC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在总结以往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进行中晚期HCC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64-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张卫华;
<正>目前中央角膜厚度(CCT)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不仅在屈光领域,而且在诊断青光眼领域也有重要作用[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已广为近视患者所接受,对于矫正角膜的近视和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2],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角膜的中央光学区区率,进而矫正屈光不正。因此,中央角膜厚度是影响LASIK术后屈光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本研究通过对200例近视的患者行LASIK术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探讨对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66-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李玉忠;卢莉;卢林;
<正>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指心脏或血管出现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病症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时容易因出现紧张恐惧情绪而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目前多采取以利多卡因为麻醉剂的无痛拔牙方法,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剂,而且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药物[1];右美托咪定全称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局部麻醉起到镇静并提高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利多卡因的无痛拔牙方法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68-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高淑凤;王春兰;王雪梅;张慧敏;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发病率约占生育年龄的20%~25%[1],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婚前、育前及妇女病常规查体的普及,一些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肌瘤被发现,发病率明显提高,患病年龄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具有生育要求年龄在20~35岁子宫肌瘤患者共346例进行追踪随访,对其妊娠及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69-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张晓红;杜双霞;卢波;王沙沙;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功能作用受到严重损害所引起的痴呆,也是目前惟一可以防治的痴呆,我国VD发病率1.1%~3.0%[1]。近年来,研究结果已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表达水平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V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本研究探讨血浆Hcy表达水平与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71-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生伟;池一凡;侯文明;孙龙;徐莉;牛兆倬;孙勇;林明山;
<正>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心脏直视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平均为0.7%~31%[1],ARF不仅使心脏手术患者ICU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而且ARF的进展被认为是心脏手术患者死亡最强烈的危险因素之一[2,3]。其中1%~5%的患者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4,5],这些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达28%~84%,甚至达90%[6,7],随着血液净化技术进展及临床广泛应用,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病死率依然较高,即使是轻到中度的ARF其病死率也高达10%~20%[8,9]。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13年11期 v.35 1672-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甄庆伟;孙佳文;
<正>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因其特殊性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严重而复杂[1],常常有肇事行为和倾向,对社会治安、居民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2]。他们不仅存在经济、精神问题,而且长期的社会隔离生活,使他们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等社会功能缺乏,由于社会歧视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相当突出[3]。由于相关救助机构对此类患者救治的局限性,致使患者仅得到一
2013年11期 v.35 1674-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石力涛;蔡新茹;张莉花;张建辉;史荣;
<正>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规范化治疗的实施,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若术后出现继发颅内感染(ICI)则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调查显示,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在1.8%~12.9%,病死率高达27.34%~39.2%[1,2]。鉴于继发感染的危害性,预防和降低术后颅内感染成为重点。本调查通过对486例因颅脑外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与情况汇总,对术后颅内感染的几率和可能因素进行分析,以针对性的进行观察与预防感染的发生。
2013年11期 v.35 1676-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王彦志;贾东昭;常军英;黎宁;侯卫星;马国庆;
<正>藻酸盐作为一种组织支架材料,已广泛被用于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本实验是将骨膜制备成骨膜细胞悬液,并附着于海藻酸钙凝胶载体中,观察其成骨情况,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8~3.2kg,4~5个月,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只,A组为实验组,B组为单纯支架材料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
2013年11期 v.35 1677-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逯亚敏;
<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好发于老年人,指的是患者术后在学习、关注、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症候群[1,2]。POCD一般表现为认知、人格、社交能力的变化,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以后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能力,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医疗费用增加。本研究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术式及手术时间与POCD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导致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MMSE评分是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的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评价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MMSE评分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2013年11期 v.35 1679-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静怡;郑香;吴寿岭;
<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长期或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会加快靶器官损害的进展,由于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常交叉存在,且相互促进,加重各自的病理进程[1],故提示对二者的治疗亦可能存在某些重叠作用。血压变异性(BPV)反应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程度,又称为血压的波动性,是影响EH患者心脑血管预后的重要量化指标[2]。本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
2013年11期 v.35 1681-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刘哲;焦琨;张鹏;孙永强;
<正>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4~8岁的儿童,占儿童肘部损伤的30%~40%[1],该年龄段鹰嘴窝上的骨质薄弱,肘部韧带松弛,从骨生长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与肱骨下端前倾角有关[2]。若治疗不当易发生肘外翻或内翻畸形、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引导钳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82-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刘学军;陈妍华;李光;徐涛;
<正>很多人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比较陌生,它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本文根据2012年1至12月门诊及住院200例患儿通过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和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至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200例,其中男170例,女30例;年龄24~90d,其中1个月以内20例,1~2
2013年11期 v.35 1684-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刘平;段爱红;张莉华;李丽;刘香梅;赵京梅;辛华栋;
<正>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全世界每年有50万新增宫颈癌病例,亡病例约27.5万[1]。环氧合酶-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其催化产物具有促炎、抗细胞凋亡等作用,有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2],COX-2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并被认为与不良预后有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COX-2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期 v.35 1686-1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李红;董会敏;周洁;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免疫机制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导致出血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包括外周血小板急剧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从而导致凝血障碍,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通常口服常规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但常规剂量对危重患者疗效有限,不能及时纠正异常血象,从而无法挽救生命。有研究表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危重患者能大大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生存率[2]。
2013年11期 v.35 1688-1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晓琳;
<正>发热症状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之一,它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儿的正常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1]。因此,引起普遍关注,对其及时进行科学、合理地治疗,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以及尽快使患儿恢复至健康的状况。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症状[2],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儿发热症状。本文将我院200例具有发热症状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89-1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关伟;潘来辉;白栩博;白杰;
<正>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为肾结石下移所致,结石在下移过程中停留于输尿管生理狭窄部造成嵌顿,较大的结石长时间停留嵌顿同一部位造成输尿管黏膜水肿,纤维组织增生息肉样改变,造成输尿管狭窄引起慢性梗阻。有学者认为超过6周即可发生上述改变[1]。对于输尿管结石继发息肉术前常规B超,造影及CT检查很难明确息肉诊断。在钬激光技术应用于输尿管
2013年11期 v.35 1690-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泉;刘玉民;董桂贤;
<正>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病例逐年增多。由于高能量损伤骨折往往造成小腿近端软组织条件较差,传统手术切开复位增加了软组织的损伤,经常引起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需要进一步手术修复,影响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从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本文应用跟骨牵引闭合复位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A型胫骨近端骨折4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92-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徐胜辉;
<正>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耳内镜因能通过外耳道传出清晰可靠的图像,使医务人员能直观全面地观察耳内情况,提高耳疾病的诊治效率而得到重视及一定的应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尚未得到推广。本文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耳鼻喉门诊行耳内镜诊治共491耳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693-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吴广志;徐永红;张文昌;王海亮;
<正>硝酸酯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治疗中一直是传统药物,目前虽然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ACEI/ARB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但硝酸酯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1]。试图通过本实验找到硝酸酯制剂合理的应用途径。
2013年11期 v.35 1694-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田大岭;高海明;
<正>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目的是建立安全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时应用的重要手段。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静脉通路是保证治疗效果,尤其是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前提。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操作简单,固定方便且易于护理,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表明此种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气胸),因此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所减少[1]。相反,颈内静脉径路因其解剖位置较为固定,变异率较低,紧急情况下穿刺成功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2]。
2013年11期 v.35 1696-1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耿志明;
<正>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率明显增加,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的时机、行内引流与外引流手术的选择大家颇有争论。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胰腺假性囊肿患上腹部肿物、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或以假性囊肿入院。其中男35例,女17例;男女比例2.58∶1;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6.5岁。主诉上腹部肿物、腹痛、腹胀占78%,合并消瘦者伴糖尿病占10%,
2013年11期 v.35 1697-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刘桂英;王芝静;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增长及医学知识信息量的增加,脐血造血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行脐血采集的产妇的数量越来越多。而脐血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与采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有关。因此,如何提高采集脐血量,分离获得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是一个关键。在临床大量脐血采集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脐血采集的质与量与产妇的重量、胎盘的质量、胎盘娩出的时间、胎盘娩出的方式存在密切关系。
2013年11期 v.35 1698-1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王书欣;杨娜;李继华;崔永鹏;赵焕燕;王静;
<正>晕厥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大脑皮层广泛缺血,而造成短暂性意识丧失。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晕厥及癫痫作为发作性意识丧失的两种常见原因,皆表现为突发起病、短暂性可逆性意识丧失,发作短暂往往不被发现,鉴别诊断困难增加了临床误诊率。近年来,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与同步心电监测的应用,提供长程不间断同步心脑电信号,大大提高了检查的阳性率,且从两者的相互关系判断病因,早期诊疗。
2013年11期 v.35 1699-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张长群;张娈和;
<正>近年来,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高血脂症。高血脂症老年患者体内血脂代谢出现异常,血浆中脂质代谢量减少,脂质在血管内堆积过多而诱导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心脏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1]。目前,对于高血脂症的有效治疗方案一直在临床上处于不断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表明,采取降脂药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疗效,并且治疗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小,用药具有一定安全性[2]。我院研究并对比了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降低血脂的疗效,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01-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文敏;
<正>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死亡率较高,达10%左右。且有70%的患者残留瘫痪和失语等[1],为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严重负担。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其发生率较高,临床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丁苯酞与银杏达莫均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本次试验观察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02-1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连霄飞;娄宏亮;马治国;李治国;
<正>随着高速交通工具日益增多,高能量所致的复杂性股骨骨折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复杂性股骨骨折治疗难度大,治疗手段多样。近年来,闭合复位重建髓内钉固定为治疗复杂股骨骨折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模式。但其术中复位困难,操作复杂,术者X线暴露量大;很多病例因难以复位而被迫行切开复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受到较大影响。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插入髓内钉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患者20例,明显简化手术操作,大大减少术者X线暴露,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03-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王跃侠;何建花;
<正>中期引产常因为宫颈条件不成熟,扩张困难。只依靠传统引产方式催产,往往存在产程时间长,宫口扩张缓慢,患者痛苦剧烈,甚至因为个别患者宫颈过于坚韧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的风险。目前产程中可选择性作用于宫颈、解除宫颈扩张因素降低难产率的药物有限,且这些药物大多具有母儿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果用药不当有时可造成严重后果[1]。间苯三酚(SPASPON,斯帕丰)为一种亲肌性解痉剂,不良反应极少。目前在产科可以解除宫颈痉挛,抑制不协调的子宫收缩,明显缩短产程。我们对其在中期引产中联合利凡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张晓;马会贤;伊凤蕊;张彭英;郑桂英;常晓钦;
<正>应用负压吸宫术是目前早孕时期人工流产的最常用方法,若宫口过紧,在进行人工扩张宫口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患者下腹部疼痛,并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人工流产综合症,子宫穿孔等),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身体伤害。近年来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高,米索前列醇为PGE1类似物,具有软化宫颈,增加子宫张力及宫内压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早孕流产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我们通过术前1h给予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观察其宫口扩张效果,手术时间,人工流产反应及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总结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袁小英;毕淑英;马红雨;张国强;
<正>以往研究表明,非特应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局部金葡菌及马拉色菌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1,2],我们在临床尝试使用外用苦豆子油擦剂治疗非特应性湿疹皮炎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目的旨在检测外用苦豆子油擦剂治疗前后皮损处金葡菌及马拉色菌的变化情况。
2013年11期 v.35 1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李俊菊;刘卫华;聂永红;
<正>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治疗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因患者个体化差异和遵医率低等原因而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改善生活行为辅助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高血压[1]。高血压的控制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为了研究社区高血压人群实施最佳护理干预的措施,我们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31-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李佳;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GDM在世界各国发生率报道为1%~13%。我国发生率约为1%~5%,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GDM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异常、胎膜早破、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综合征[1],已成为产科界关注的重要妊娠期疾病之一。对GDM患者进行尽早的治疗、早期的护理干预及自我管理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方案,它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更利于GDM患者的综合管理。同时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也具有明显效果。
2013年11期 v.35 1733-1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谢冬玉;
<正>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70%[1]。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预防复发,我院对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35-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吴惠萍;
<正>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服务内容,其中入院宣教正是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在有效的时间内为患者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我科于2011年6月借鉴临床护理路径[1],改进了传统入院宣教内容与形式,制定并实施《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感染科入院宣教路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36-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周爱梅;
<正>妊娠合并肺结核在临床并不少见,活动性肺结核会给孕妇及胎儿健康造成直接影响[1]。肺结核孕妇不仅承受怀孕期间机体的生理变化,还要承担肺结核可能产生对母婴结局不良影响的风险[2]。负性心理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肺结核孕妇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效果,以期为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依据。
2013年11期 v.35 1737-1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廖红霞;
<正>胰管结石在临床中并不多见,其病理复杂,随着影像学检测的普及,以及临床检测手段的增多和准确性增加,近些年我国胰管结石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1,2]。胰管结石术后并发症比较多,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临床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则更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高。本组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患者共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胰管结石术后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2013年11期 v.35 1739-1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于哲浩;齐欣荣;胡春梅;
<正>临床实习期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重要的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的起点,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手术室的工作节奏快、实践操作比较多、环境的特殊,使实习护生从病房实习转入手术室实习总有许多不适用,许多与病房不同的操作知识常常会让他们感到手忙脚乱,老师讲授过的知识常常记错,记混、记不牢。造成操作程序混乱,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从而影响手术专业技能的掌握,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导致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不满。
2013年11期 v.35 1740-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何汉琴;
<正>我国是糖尿病大国,且随着生活不良方式的存在,糖尿病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血糖的控制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除治疗性措施的干预外,护理对于患者的血糖的影响也较为突出[1,2]。本文就系统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
2013年11期 v.35 1741-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王亚红;贺屏;
<正>快速康复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临床科室,陆续报道该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1-3]。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该理念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应用效果,为此,本研究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干预,总结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43-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戎惠娟;崔改英;许艳蕾;
<正>输液泵是微电脑系统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的科研成果,它能长时间、高精度、大范围地连续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总量,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及时切断输液通路等功能[1]。输液泵输液速度可调范围1~400滴/min,预输量可调节范围0~9999ml,近几年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于2011年12月将输液泵应用于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中,确保了药物剂量准确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活跃期的剖宫产率,体会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44-1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杨晓花;王芸;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DM)患者死亡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而DM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又是高危因素,是加重患者病情并且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DM合并AMI多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也很高,给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带来困难。近年来合并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收集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DM合并AMI患者,并与非合并DM的单纯AMI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45-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冯桂芳;朱杏儒;赵秀娟;
<正>诱导期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规律透析状态的最初阶段[1],如何使患者转换角色从未经透析的尿毒症状态安全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要面对新的治疗模式,治疗穿刺造成的创伤,及不良反应等压力,护士针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增进护患信任,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3年11期 v.35 1747-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李春英;任雪莲;
<正>我院自2010年初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管理,并通过多种途径上报和采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根因分析,有效降低了漏报率,减少了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通过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22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管路滑脱、跌倒(坠床)、压疮的统计,分析我院41例管路滑脱的科室分布、管路类型、发生时段、病情程度,发生原因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各类管路滑脱的发生。
2013年11期 v.35 1748-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杨小英;李建华;王启华;周小香;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主要特点为发病突然、致残率高,病程长,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约25%,甚至达40%,出院后需长期坚持治疗。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预后。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1],但家属对脑出血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支持和监督作用微弱。我科对脑出血患者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50-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滑志娟;张彩菊;刘玉英;
<正>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原因等致使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胃肠道系统暂时处于麻痹状态,蠕动减弱或消失,加上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更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这些表现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者还影响手术效果[1]。因此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手术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恢复期的关键。
2013年11期 v.35 1751-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杨秀慈;唐枝;
<正>牙周基础治疗对控制糖尿病疾病患者牙周炎症症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480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基本资料的分析,在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伴随口腔护理工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480例,男328例,女152例;中位年龄50.69岁;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0例。
2013年11期 v.35 1753-1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王秀粉;马卫景;
<正>鹿瓜多肽是骨科近期用于临床的新药,有消炎镇痛、促进白细胞生长和骨新生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骨折及创伤修复。我科于2011年3月18日发生1例静脉滴注鹿瓜多肽后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由于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理和护理,未发生不良后果。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冯春;李清华;段江英;
<正>据相关报道,唇腭裂伴齿槽嵴裂的发病率约2.6‰,是一种先天性畸形,齿槽嵴裂患者牙齿排列不齐,面貌缺陷,发音不清[1]。髂骨移植修复齿槽嵴裂手术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应用松质骨移植齿槽嵴裂修复术,已成为唇腭裂畸形序列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之一[2]。口腔切口的愈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预防切口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口腔灌注。口腔灌注是口腔护理的一种,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后24h内给予低温口腔灌注,不仅可以减轻水肿起到止血的作用,还可消炎杀菌,有效的维持口腔正常的酸碱度,降低切口感染率,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55-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彭宝营;李建华;周小香;杨小英;周颖;徐淑丽;张树红;
<正>神经外科病房多危重、昏迷、瘫痪、手术、老年患者,护理任务繁重,住院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的潜在危险性很高,为有效减少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我科于2011年5月使用了医院统一制作的安全警示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患者795例,使用安全警示牌463张,用于211例患者,防压疮警示牌168张,防跌倒警示牌32张,防坠床警示牌103张,防脱管警示牌122张,防烫伤警示牌38张。
2013年11期 v.35 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李从伟;
<正>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分娩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灵性上降低或者缩短不愉快心理的程度,使焦虑、恐惧、痛苦减轻,从而达到让产妇感觉最愉快的状态[2]。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报告如下。
2013年11期 v.35 1757-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