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树娇;唐灵;陈春莲;刘漪;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7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1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内脂素、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UAER,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内脂素、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内脂素、Hcy、hs-CRP均与FPG、HbA1c、HOMA-IR、BUN、Scr、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1、0.449、0.367、0.423、0.656、0.626、0.366、0.395、0.323、0.379、0.479、0.434、0.347、0.354、0.294、0.312、0.556、0.531,P<0.01),与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3、-0.338、-0.354,P<0.01)。而内脂素、Hcy、hs-CRP之间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6、0.557,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Hcy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作用方式可能为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能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2014年08期 v.36 1125-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洪雷;魏素菊;刘巍;王俊艳;史健;姜达;刘凤玲;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紫杉醇热化疗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分为对照组、41℃、42℃、43℃、44℃组,5组分别加入终浓度30 nmol/L、60 nmol/L、120 nmol/L、240 nmol/L、480 nmol/L紫杉醇,于水浴箱中分别水浴0.5 h、1 h、1.5 h,72 h后MTT法测定紫杉醇热化疗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细胞抑制作用并确定最佳紫杉醇浓度及热疗温度、热作用时间。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对照组、恩度组(15 mg/L),紫杉醇热化疗组,恩度联合组(恩度+紫杉醇热化疗)的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随着紫杉醇浓度以及温度的提高,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逐步升高。在紫杉醇浓度480 nmol/L、43℃作用1 h条件下,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达到70.99%,在各组最高。细胞凋亡率在对照组、恩度组、紫杉醇热化疗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分别为0.70%、1.48%、8.56%、12.97%。细胞周期分析可见与对照组相比恩度组的增殖期(S+G2/M)细胞比例由(52.5±2.1)%下降到(42.3±2.0)%(P<0.05),紫杉醇热化疗组G2/M期细胞比例由(15.2±1.4)%上升至(32.1±2.2)%(P<0.05)。与紫杉醇热化疗组相比,恩度联合治疗组的G2/M期细胞比例由(32.1±2.2)%下降到(19.9±1.3)%,而G1期比例由(30.5±1.7)%上升到(48.1±2.4)%(P<0.05)。结论 43℃热作用1 h联合480 nmol/L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在5组中最强,紫杉醇热化疗联合恩度后能够进一步增加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
2014年08期 v.36 1128-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刘慈;刘义辉;刘学军;王振海;张晓艳;辛虹;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方法对29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采取羊水细胞培养,制备中期染色体,分析胎儿核型,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14例,异常率4.78%,其中数目异常9例,结构异常5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分组中的异常率不同,以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组异常率最高。结论妊娠中期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而血清学筛查,染色体检查和超声检查三者相互结合对于预防出生缺陷意义重大。
2014年08期 v.36 113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沈琪;薛冰;丁东新;缪以颖;钟葛瑾;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19例,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的含量,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RP)。结果 3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监测有益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治。
2014年08期 v.36 1135-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韩冷;倪杰;曹东来;何文兵;何俊;童廉琦;赵品君;王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逆转程度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PCI术治疗,术前0~3 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围术期(手术前后3 d内)、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粥样斑块减轻的程度分为明显逆转组和无明显逆转组,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结果明显逆转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无明显逆转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10.2%vs.22.8%,P<0.05;随访12个月时17.6%vs 43.6%,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程度不一,有明显逆转的ACS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较好。
2014年08期 v.36 1137-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孙晓慧;蔺会兰;刘俊霞;
目的分析HR-HPV基因型感染与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参与石家庄市宫颈筛查的2 234例女性患者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812例HP-HPV感染者中的476例患者进行阴道镜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感染HPV16/18的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HR-HPV基因型(P<0.05)。其他HR-HPV基因型感染亦有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发生的可能,在石家庄市女性中HPV52/58感染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几率仅次于HPV16/18。结论 HPV16/18感染易诱发宫颈癌前病变,且可能最终导致细胞鳞癌的发生,其他HR-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发生亦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4年08期 v.36 1140-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黄倩;李媛媛;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其中49例患者合并有大血管病变为病变组,其余45例患者不合并有大血管病变,为无合并症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正常者为对照组。采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检测其Hcy、CysC及hs-CRP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组患者Hcy、CysC及hs-CRP的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合并症组患者三者血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C及hs-CRP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Hcy、CysC及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存在相关关系,对于预测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2014年08期 v.36 1142-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刘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0例SAP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水平,同时设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SAP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TNF-α过度释放和IL-2过度减少,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二者水平,TNF-α、IL-2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及判断手术效果的指标。
2014年08期 v.36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李剑平;李可来;高学舸;李庆隆;王建国;戚孟春;张强;
目的研究实验性骨质疏松对家兔自体髂骨移植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去势手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在两组家兔行左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作骨缺损,同期行自体髂骨移植术。植骨术后第2周、8周、12周分三批处死动物,切取标本制作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植骨术后第2周,2组的髂骨骨皮质与胫骨骨皮质间均有新骨生成,实验组骨植骨。胫骨骨皮质较薄;8周,2组植骨区均有骨吸收改建,与胫骨骨皮质间均有骨痂形成,实验组植骨骨质吸收较多;12周,种植体在两组植骨区均达到了骨愈合,对照组骨皮质较厚。结论实验性骨质疏松会延缓自体骨植骨的愈合,而且会促进自体植骨块的吸收。
2014年08期 v.36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李淑青;李建英;王纯玲;
目的确定医院骨科适合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探讨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方法利用临床路径筛选原则和指标对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最适合开发的临床路径病种。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 732例、(14.3±4.0)d、(23 945±18 849)元、27.81%;膝骨关节炎病行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97、185例、(21.1±4.8)d、(18.8±5.0)d,22.97%、26.48%;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的病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13例和(8.3±2.8)d、(9.2±3.4)d、(4 110±1 338)元,(4 983±2 107)元,34.09%、37.41%。结论骨科的临床路径开发应首选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
2014年08期 v.36 1148-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 张保付;南静;陈四虎;郭秀敏;徐亚民;
目的总结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发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成人AD患者的标准双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12例CT片、5例MRI片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方法:髋臼指数、Sharp角、CE角、髋臼顶切线角、AHI(股骨头覆盖率),股骨头内间隙,并选择200例正常成人髋关节X线片进行对照测量,测量均使用pacs系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60例(106髋)成人AD组及200例正常成人组对照测量:CE角(度)分别为(15.6±4.1)和(29.6±4.4),SHARP角(度)分别为(47.6±4.0)和(42.0±4.2),髋臼顶切线角(度)分别为(-9.5±1.7)和(9.3±3.7),髋臼指数(%)分别为(39.5±4.2)和(50.1±4.8),股骨头覆盖率(%)分别为(65.5±6.9)和(75.4±6.6),股骨头内间隙(mm)分别为(11.8±1.1)和(5.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106髋)成人AD并发髋关节脱位40例(68髋)占66%,并发软骨下假囊肿20例(36髋)占33%,继发骨性关节炎18例(32髋)占30%。结论成人AD极易并发髋关节脱位、软骨下假囊肿,晚期常继发骨性关节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成人AD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检查手段,并且CT和MRI对诊断成人AD并发的髋周骨囊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MRI能早期显示软骨下小囊变和关节软骨的早期退变征象。
2014年08期 v.36 1150-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 申叶春;曹岩;蔡艳霞;张凡;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形态学的变化,及对细胞周期、凋亡指数的影响。方法复苏传代口腔鳞癌高、低淋巴结转移潜能细胞株,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株的形态学差异,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两种不同细胞株的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两种细胞株中CEA、EM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2 h、24 h、36 h、48 h、60 h、72 h时间节点细胞周期分布差异。结果高淋巴结转移细胞株呈梭形外形,粘附性较差,随传代时间的延长,细胞异型性更加明显、且梭形变较突出;低淋巴结转移细胞株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粘附性差,体积较小,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高淋巴结转移细胞株CEA、EMA的阳性细胞比率为(84±7)%和(83±5)%,在低淋巴结转移细胞株中的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89±7)%和(81±6)%,两种指标在不同细胞株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形态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2种细胞株在细胞面积、周长、等效直径、长径、短径高转移组明显高于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株的细胞变异参数面积、周长、等效直径、长径、短径高转移组明显低于低转移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高淋巴结转移细胞株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低转移组细胞凋亡指数(P<0.05)。高淋巴结转移细胞株G1细胞比值明显低于低转移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期高低转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期明显高于低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口腔鳞癌细胞株在形态学参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造成其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结构基础;口腔鳞癌细胞株凋亡抑制和细胞合成期比例优势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分子基础。
2014年08期 v.36 115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 陈伟华;王薇;
目的探讨SLE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109例SLE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及C3、C4水平并与自身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NA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相比较,IgG明显升高,补体C3明显降低(P<0.01);而IgA、IgM及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Sm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分别与其对应的阴性组血清Ig及C3、C4水平相比较,I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3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SLE患者存在血清IgG水平升高,血清补体C3、C4降低的现象;随自身抗体滴度升高差异更为显著,且IgG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C3、C4与疾病活动呈负相关;C3可作为反映SLE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2014年08期 v.36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王华;王宪英;
目的研究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抽取368例患有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单独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A组)与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B组),分别采用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和Visual Analog Scale(VAS)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临床变化。结果共纳入368例患者,13例失随访,其余完成12周治疗,A组和B组分别优于治疗前(P<0.05);4周时A组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明显优于用药前(P<0.05),B组结果优于A组(P<0.05);12周后A、B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和NSAIDs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长期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减少对于NSAIDs的依赖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NSAIDs使用的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08期 v.36 1159-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代叶红;李荣亨;龙再现;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组织变化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按照Hulth法造模建立膝KOA动物模型,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分别给予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4周后分别随机选取6只采取血清检测SOD活性及MMP-3、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软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复元胶囊组软骨细胞明显增加,微血管管壁基本恢复正常,复元胶囊组血清中MMP-3、IL-1含量低于其他组(P<0.05);SOD含量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使用复元胶囊可显著降低兔膝关节局部MMP-3、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从而有利于抑制滑膜炎症,缓解KOA早期的疼痛、肿胀症状,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2014年08期 v.36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徐革;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急性脑梗死组)于入院24 h、3 d、7 d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ause法测定DD和FDP水平。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24 h、3 d 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7 d时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24 h FD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及7 d时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中、重型组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或<0.01),而重型组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中梗死灶、大梗死灶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小梗死灶(P<0.05或<0.01),而大梗死灶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DD水平与FD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对于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病灶大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4年08期 v.36 1163-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马颖钰;王丽亚;牛会忠;
目的探讨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及科学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继发性肠套叠患者29例,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合并症以及治疗手段。结果 29例患儿均出现了"同心圆"或"靶环征"。胃黏膜移位显像阳性15例;结肠镜检查并行切除为3例;手术治疗26例,经过结肠镜息肉切除及手术治疗后患儿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怀疑继发性肠套叠的患儿首先行胃黏膜异位显像,如果阴性行结肠镜检查,最后行手术治疗,为探求科学的诊疗程序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4年08期 v.36 1165-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 杨利军;郑军;默峰;张伟;杨运亮;杜正伦;范振增;
目的介绍一种通过经皮额窦穿刺注射医用胶治疗额窦脑脊液鼻漏的新方法。方法 4例额窦后壁骨折导致的难治性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高分辨率CT下,用颅锥锥开额窦前壁注射医用胶封闭额窦治疗脑脊液鼻漏。对于额部开颅术后有颅骨缺损者直接经皮穿刺额窦注胶封闭。结果 4例患者经皮额窦穿刺法治疗额窦脑脊液鼻漏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8)min,10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其中1例因体位关系,注射后次日医用胶从口腔咳出,经调整体位再次注射成功治愈;1例患者10个月复查未见脑脊液鼻漏复发,12个月时死于肿瘤复发。结论经皮额窦穿刺注射医用胶治愈额窦脑脊液鼻漏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极小,费用低,可反复操作等优点,是治疗针对额窦后壁骨折导致的脑脊液鼻漏有效的方法。
2014年08期 v.36 1167-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鲁波;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前后iNOS、TGF-β1与CD105变化,分析相关生物学因子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机制。方法 52例经过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组织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手术正常结膜组织52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iNOS、TGF-β1与CD105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对照组的BUT值与Schirmer值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组化分析中,对照组结膜组织层次清晰。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同时观察组的iNOS、TGF-β1与CD10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OS、TGF-β1与CD105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提高其阳性率,选择性抑制上述因子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与减少复发。
2014年08期 v.36 1171-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刘延伟;王丽红;谢二辰;赵志英;吕平;沈丽娟;陈丽雯;李聪捷;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维度的差异性。方法石家庄市城区11所幼儿园体检中选取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2例,其中男82例,女50例,均采用NYLS 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及自定的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气质特征。结果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中活动水平、坚持性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要及早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发展气质类型的优势部分,采取综合性措施,克服不利因素,以促进单纯性肥胖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2014年08期 v.36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李琴赞;司倩;刘敬;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206例住院分娩孕妇,根据其入院后生产方式的不同分2组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组106例;瘢痕子宫直接剖宫产组100例。观察2组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产褥热发生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106例,成功分娩73例。阴道试产成功率68.8%。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出血量、住院天数和产褥热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有试产条件的孕妇,严格按照阴道试产的原则,制定个体化方案,严密监测产程,做好监护和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剖宫产,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2014年08期 v.36 1175-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代宏杰;靳宪辉;崔胜杰;武佳奇;
目的探讨量化式髌骨截骨对膝前痛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1月间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126例(149例膝关节)。患者采取"抛硬币简单随机化"随机方法常规髌骨置换组和量化式髌骨置换组,均采用统一膝关节假体,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前和随访时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膝关节评分(HSS评分),髌骨评分(Feller评分)、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HSS和Feller评分,术后髌前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化式截骨的时间明显少于标准模具截骨(P<0.05)。结论采用量化式髌骨截骨对TKA术后可以更好的重建髌股关节,减少膝前疼痛的并发症,减少手术的时间。
2014年08期 v.36 1177-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 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高燕军;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80例初发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其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行测定。并且与6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试验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的变化与出血量大小成正相关(P<0.05)。结论 TNF-α和IL-6均与脑出血的发病有关,可通过对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的测定来推测脑出血量的大小,进而可根据血清中的TNF-α和IL-6的变化来探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2014年08期 v.36 1180-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王辉;郑翔;闻作川;庞鹏;李德印;王永平;田浩;
目的对比多发肋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468例,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12例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156例。结果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血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疼痛评分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住院时间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呼吸机支持率及感染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稳定胸壁的状况,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其疗效较保守治疗值得肯定。
2014年08期 v.36 1182-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张皓琳;边百川;郭永兴;司玲;史琳;左松波;
目的观察碧兰麻在根管治疗中的无痛效果。方法选择龋源性急、慢性牙髓炎患者332例,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治疗,并比较根管治疗中的无痛效果。结果碧兰麻用于前磨牙组时,上颌前磨牙组的无痛效果优良率高于下颌前磨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1,P=0.21),碧兰麻用于后磨牙组时,上颌后磨牙组的无痛效果优良率高于下颌后磨牙组(χ2=4.996,P<0.05),碧兰麻用于上下颌磨牙时,上颌磨牙的无痛效果优良率高于下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2,P<0.05)。结论在急、慢性牙髓炎的治疗中,运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再进行根管治疗时,无痛效果明显。
2014年08期 v.36 1184-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徐琳丽;
目的观察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GP和NP组,分别接受GP和NP方案化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Ⅲ~Ⅳ度不良反应。结果 GP组和NP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67%,低于NP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3.33%高于NP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当,骨髓抑制是主要的不良反应,GP方案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NP方案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
2014年08期 v.36 1186-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 周忠群;
目的比较哌替啶复合雷米芬太尼与哌替啶复合吗啡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130例(ASAⅠ~Ⅲ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65例,镇痛液为哌替啶复合雷米芬太尼+氟哌利多;Ⅱ组65例,镇痛液为哌替啶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应用韩国Accufuser泵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技术,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满意度调查Ⅰ组满意度为(50/65)76.92%,Ⅱ组满意度为(20/65)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时,哌替啶复合雷米芬太尼+氟哌利多镇痛效果与哌替啶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同样有效,但由于临床用药时存在的各种差异,哌替啶复合雷米芬太尼+氟哌利多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哌替啶复合吗啡+氟哌利多组。
2014年08期 v.36 1188-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申文瑞;王发芬;车贵义;马祥海;邢德华;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加防治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而试验组加用唑来膦酸。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加防治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最大限度地保存局部骨量。
2014年08期 v.36 11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张玲;张炜;王绮;
目的观察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对全瓷冠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82颗基牙按全瓷冠牙体制备,在粘结全瓷冠之前,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在粘结前涂布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对照组不涂布劲润牙本质保护膜,2组均用光固化树脂水门汀粘结,观察全瓷冠戴入后3年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在修复体的完整性、边缘适合性及术后敏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对全瓷冠固位力没有影响。
2014年08期 v.36 1192-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莫月媚;庾海清;莫子婵;
目的探讨给予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局部晚期食管癌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奈达铂联合适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1%、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的呕吐、恶心不良反应率为2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给予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4年08期 v.36 1194-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赵海军;狄文燕;杨战雄;支立英;王全乐;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手术治疗多发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乳腺多发纤维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纤维瘤为试验组,单纯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多发乳腺纤维瘤的预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总复发率26.8%,对照组总复发率71.4%,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术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减少和延长复发时间,对预防手术治疗多发乳腺纤维瘤复发有可靠作用。
2014年08期 v.36 1196-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高芳;袁梦琪;解彦格;王园园;袁德琴;常智忠;
目的探讨高张氯化钠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的疗效。方法 4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给予7.5%高张氯化钠溶液300 ml,15 min内快速滴入。连续行心电和血压监测,并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5、10、30、60、1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同时在给药前及给药后30 min、2 h、6 h抽静脉血测定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结果输注高张氯化钠后有效43例,总有效率93.48%。用药后30、60、120 min血压升高及心率下降明显,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效应在30 min。对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影响,在30 min变化最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6 h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张氯化钠可快速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减少液体用量,是一种安全、快速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尤其适合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初期急救。
2014年08期 v.36 1198-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杨永刚;赵会颖;张建平;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脑梗死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梗死前是否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对照组和IP组,每组56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I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和91.1%、梗塞灶体积分别为(4.84±2.26)cm3和(3.42±2.15)cm3、NIHSS评分分别为(20.61±3.12)和(13.25±2.86)、BI指数评分分别为(36.72±2.34)和(69.08±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小梗死灶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加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2014年08期 v.36 1200-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张义;刘敬霞;赵耀巍;齐保录;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后应用PET/CT的意义。方法 68例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ET/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对照组采用常规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2组患者在放疗完成后均给予PET/CT与CT复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靶区(GTV)与计划靶区(PTV)以及接受20Gy照射肺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V2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小(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2,P=0.014),以研究组疗效更显著;研究组经PET/CT与CT复查分别发现残留病灶57个与41个,分别发现新病灶62个与40个,PET/CT与CT复查发现残留病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3,P=0.024);PET/CT与CT复查发现新出现病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2,P=0.01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应用PET/CT对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均非常有益,而放疗后应用PET/CT则有利于发现残留病灶与新病灶,其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8期 v.36 1202-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赵燕;秘金华;宋耕;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治疗时机及疗效。方法对经多种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后仍不能降低眼压在40 mm Hg以下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2例(32眼)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情况均比术前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明显下降,眼底、视野无进行性损害。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经积极药物治疗无效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2014年08期 v.36 1204-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李锦;李晓华;王勤;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眼科住院或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共纳入了99例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非增值性病变者61例,增值性病变者38例,并纳入了9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视网膜病变者。本研究控制了各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等重要常规临床参数,先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了25-羟基维生素D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的影响。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TG、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对照组、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组、增值性视网膜病变组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不足独立影响非增值性及增值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P<0.05),OR值分别为2.15(1.19,7.71),3.36(1.56,7.96)。结论维生素D不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预防至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益。
2014年08期 v.36 1206-1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欧阳敏;范婵娟;王辉;蔡勇;张佳莹;白启轩;于久飞;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加或不加顺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单药多西他赛加或不加顺铂化疗,每例患者最少完成2周期;另外随机取同期患者10例予以最佳支持治疗作为对照;每2周期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42.1%,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作用可耐受,中位生存期长于最佳支持治疗组,显示更好的生存获益(P<0.05)。治疗组的稳定好转率为7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P<0.05)。2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同样可以从化疗中获益。单药多西他赛化疗耐受性良好,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高龄,体能状况较差的患者。
2014年08期 v.36 1208-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卢东方;高敏;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早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血活血中药,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清FSH、LH、E2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清E2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FSH、L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血清FSH和L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患者,在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上,其疗效优于激素疗法。
2014年08期 v.36 1210-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张玉芬;张荣泽;付立萍;马俊英;刘庆利;李晓峰;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癌症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应用常规护理外,还加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护理干预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2014年08期 v.36 1240-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 陈静;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行外科手术胃癌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同时利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整体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是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4年08期 v.36 1242-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 朱瑞芬;刘学英;宋敬珍;付盈姝;郄娜;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新生儿开腹术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开腹手术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45例。常规保温组患儿采用主动加温、恒温水毯保暖、加强遮盖、减少暴露患儿、保持室温恒定等一般保温方法。综合保温组除上述保温措施外加术前预保温、升高室温、预热棉被、局部保温等综合保温方法。记录2组患儿入室到手术结束时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2组各时点比较(除入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术中采取综合保温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2014年08期 v.36 124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 崔月先;周娜磊;安建斌;冯彩红;郭从容;史俊芳;
目的探讨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96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SD-OCT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针对疾病的诱发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7、14、30、60 d进行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SD-OCT影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高常规组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干预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缩短了病程,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2014年08期 v.36 1246-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 许夕霞;周烨;李瑞利;吕景霞;李勇;
目的观察综合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疲劳评分、术后康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和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主动下床、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2014年08期 v.36 1248-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张超;董玉红;姚健慧;冯秀芳;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针对乳腺癌患者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2组患者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评估人格特征,通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测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人格特征与生活质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心理护理能提高人格特征中P维度和E维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外向型患者中影响并不大。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影响其个人的心理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8期 v.36 1250-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王瑞枝;
目的评估单、双层手套在手术室护士中手套穿孔的发生率,探讨双层手套对手术室护士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护理人员随机分配到单层手套组和双层手套组,经过漏水和漏气检测法检查2组的穿孔率。结果单层手套组122副手套中,11副手套穿孔(9.0%);双层手套组116副外层手套中,12副发生手套穿孔(10.3%),内层手套无一副穿孔。穿孔平均时间在手术开始后71.2 min(时间范围20~120 min),手套穿孔发生位置主要在左手中指(26.1%)和食指(17.4%)。结论双层手套是保护手术室护士防止血液传播病原的有效措施,值得常规应用。
2014年08期 v.36 1252-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 高玉敬;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运动神经元病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神经元病致吞咽障碍患者80例,其中康复医学科患者40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患者41例为对照组,康复医学科患者采用一般治疗与康复护理,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一般治疗与常规护理。结果 2组吞咽障碍分级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运动神经元病致吞咽障碍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吞咽功能的建立与恢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2014年08期 v.36 1254-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姚荣芬;姜秉芬;宋晓军;崔丽梅;
<正>栓塞性疾病通常指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由多种致病机制导致的一组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1]。其中剖宫产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5倍[2,3],下肢深静脉血栓轻者引起患者的肿胀、痛疼,重者引发PE,甚至导致猝死。目前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DVT干预策略应把重心放在预防上,尤其要在DVT形成之前进行主动预防[4,5]。为预防围手术期剖宫产栓塞性疾病的
2014年08期 v.36 1256-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李海风;高书萍;霍红娟;王建敏;孟雪梅;孙月敏;
<正>脂肪乳作为肠外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细胞与组织而言,脂质不仅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同时也在许多生物合成途径中提供碳原子、传递必须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1]。在临床广泛用于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提供患者所需的大量能量和必须脂肪酸,改善负氮平衡[2]。但由于脂肪乳浓度较高、刺激性大,静脉滴注时易对血管产生刺激,并且由于液体中存在非代谢性微粒随药液进入血液后,会引起患者疼痛甚至发生静
2014年08期 v.36 1258-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苏立平;
<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与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1]。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泌尿系结石、高血钙和低血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骨骼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病变腺体切除后血清钙明显下降表示手术成功[3]。此病分为骨型、肾型、肾骨型。近年来,由于CT、B超等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实验室检验水平的
2014年08期 v.36 1259-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 李明月;王红霞;陈红芳;李佩佩;
<正>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最难忍受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再加上患者正在接受放化疗则患者可能加剧患者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既往研究显示:30%~50%的癌症患者和75%~95%的晚期癌症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3,4]。即使经过积极干预,仍有45%患者疼痛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明显降低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家属对癌症患者生命
2014年08期 v.36 1261-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 李雪玲;
<正>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体质差,无法自理生活,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往往情绪消沉,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医护措施,容易造成病情恶化,甚至还会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1]。因此,采取全面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2]。我院对吸内科重症患者61例呼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干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
2014年08期 v.36 1263-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王义芬;刘桂芸;赵新田;刘莹;朱玉静;张雪梅;李迎春;王淑芸;
<正>百草枯进入体内导致大量自由基生成[1],这些氧自由基攻击细胞器及其内膜,导致细胞损伤直至死亡。由于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所以肺是攻击的主要靶器官,损伤最突出,患者会从肺泡炎发展成难以逆转的肺纤维化,最后死于低氧血症[2,3],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我院的一些百草枯中毒的中晚期患者,肺部发生不同程度肺纤维化,在急诊科实施急救措施初步稳定后转入呼吸内科治疗,经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再辅以系统的中西
2014年08期 v.36 1265-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杨洁;刘晓艳;
<正>人工流产术是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项基本措施。普通人工流产术疼痛刺激大,多数患者具有恐惧、焦虑心理。为减轻患者由于疼痛造成的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寻找一种更安全、无痛苦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6年开始,使用丙泊酚麻醉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容易接受并且效果满意。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5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丙泊酚麻醉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506例,年龄20
2014年08期 v.36 1267-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杨亚萍;张健;
<正>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伴有脑出血、脑水肿、颅内血肿的重症患者易发生颅内压增高及形成脑疝,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本文总结我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9例,采取完善细致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9例,其中男69例,女20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3.6岁。损伤原因:
2014年08期 v.36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冯亚宾;焦丽;张晓峰;臧瑜;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参照卫生部在《医院评审标准》中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的质量标准,充分体现护士的工作能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经过反复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临床科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方案,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某三级甲等医院,30个护理单元涉及人员为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注册的临床护理人员800人,排除外出进修及全脱产学习不参与绩效分配的护
2014年08期 v.36 1270-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李秀芹;常玉梅;
<正>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医疗模式,它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类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1],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人员、患者提供就诊医疗的明确指示,针对基层医院条件是容易实施收效显著的一项好措施。有机磷中毒是县级医院急诊科接触较多的病例之一,临床护理对患者抢救至关重要,中毒的突发性使医师、护师、患者及家属在相互沟通上相对缺乏,常常引发护理缺陷,造成医患纠纷。为加强医患沟
2014年08期 v.36 1272-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陈枫;陈艳梅;张秀芳;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截肢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达49.5%[1]。因此,探讨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并实施个体化、综合化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截肢率。本研究总结60例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并给予个体化、综合化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
2014年08期 v.36 1274-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 刘彦芬;
<正>尿潴留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胀痛难忍,辗转不安,有时从尿道溢出部分尿液,但不能减轻下腹疼痛,不仅增加感染几率,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甚至导致原发病病情加重。临床出现此症状后,医嘱多采用导尿法来应急处理,这种方法虽见效快,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膀胱、尿道黏膜损伤,严重的还会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有10%~30%会引起尿路感染,其中1%~4%的患者可引起血液感染[1]。笔
2014年08期 v.36 1275-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 秦淑辉;陈静;张秋平;
<正>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al storm,VES)是指24 h内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并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病理征象,又称交感电风暴。是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其原因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不稳定所导致。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1]。VES大多数有促发因素,但仅有少数患者能找到明确的诱因。有研究发现,VES
2014年08期 v.36 1276-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