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岩;王丽红;焦丽娜;
目的评价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对颈动脉的检测价值,并同时评价V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T2DM患者应用VET,显示正常及病变血管,并与正常对照组及传统的超声技术对比。结果 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应用VET不仅提高了超声对颈动脉血管管壁、内膜的显示,还可清晰显示斑块的轮廓、大小及范围情况。与传统的超声技术相比,可明显提高斑块的显示率(P<0.05)。结论 VET可提高血管的显示能力及显示灵敏度,能更清晰地显示血管腔及管壁结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19期 v.36 2885-2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张凌云;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BMMSC移植组(n=20)和PCI组(n=20),同时于本院健康体检者中选取20例为正常组(n=20)。分别于干细胞移植术前、干细胞移植术后24 h、1月、3月、6月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激活的标志物ISCAM-1、SVCAM-1、SE-selection来评价内皮功能,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及6 min步行实验评定心功能。结果移植组和PCI组SICAM-1、SVCAM-1、SE-selectio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6个月后移植组SICAM-1、SVCAM-1、SE-selection水平显著低于PCI组(P<0.05),且2组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高于正常组(P<0.05)。6个月后移植组EF和6 min行走试验显著高于PCI组(P<0.05),且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有促进作用,且显著优于冠状动脉介入方式。
2014年19期 v.36 2888-2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吴大勇;张文艳;陈江红;边艳珠;胡玉敬;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在家兔下腔静脉内置入螺旋铜丝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的可行性及成功率。方法将30只家兔分为血栓组(25只)与对照组(5只)。血栓组实验兔通过手术暴露下腔静脉,将自制长约3 cm直径约3 mm螺旋铜丝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止血后将自制U形铜丝夹于螺旋铜丝近心端下腔静脉收紧,留缝隙约2 mm,缝合腹膜、肌肉及皮肤。对照组进行与血栓组相同的手术过程,但下腔静脉不置入螺旋铜丝。1 d后处死解剖2组实验兔,观察血栓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计算造模成功率,对照组观察下腔静脉血流情况。血栓组取血栓行HE染色病理检查确定血栓性质。结果血栓组25只实验兔下腔静脉管壁完好。23只实验兔下腔静脉内可见血栓形成,红色血栓与白色血栓沿螺旋铜丝间或存在,造模成功率92%(23/25)。2只实验兔造模失败。对照组5只实验兔下腔静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栓组血栓病理证实均为新鲜混合血栓。结论本方法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成功率高,血栓病理符合深静脉血栓特点,可用于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2014年19期 v.36 2891-2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刘志国;马文海;李杰;
目的观察淫羊藿配合随芯减压术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48)。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手术组(髓芯减压术)、中药组(淫羊藿)、综合组(随芯减压术+淫羊藿)。治疗后对5组股骨头的骨密度、生物力学、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及抗压力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手术组、综合组均有所改善(P<0.05),综合组改善效果最好(P<0.05)。IGF-1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BMP-2 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中药组与综合组,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药组和综合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手术组(P<0.05)。IGF1与BMP-2 mRNA及蛋白在股骨头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淫羊藿通过上调IGF1和BMP-2的表达而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损伤修复,其与随芯减压术相结合可有效增加股骨头骨密度,提高骨强度,为临床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2014年19期 v.36 2894-2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管晨峰;路伟;张开礼;郭见;潘一峰;黄国栋;
目的研究载神经生长因子(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的适宜制备的条件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ELISA法测定NGF含量,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结果制备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的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7.0时,制备的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最高;磷脂的适宜浓度为40 mg/ml;胆固醇与磷脂适宜比例为1∶4。室温保存30 d、4℃冰箱12个月,脂质体粒径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的适宜制备条件,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稳定性。
2014年19期 v.36 2898-2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闫红;李贵霞;李梅;郭映辉;张文超;刘丽君;
目的探讨性早熟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的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观察病情和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性早熟女童69例,ICPP组26例,SPT组43例。同时收集青春发育前健康女童30例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CPP组、SPT组、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和血清LH峰值水平。结果 ICPP组血清IGF-1水平[(451±148)ng/ml]明显高于SPT组[(268±56)ng/ml]和对照组[(141±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组IGF-1[(268±5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患儿血清IGFBP3水平[(5.7±1.0)ng/ml]与SPT组[(5.3±0.5)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患儿血清LH峰值水平[(27.2±22.7)U/L]明显高于SPT组[(3.2±1.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IGFBP3可作为性早熟的诊断依据,IGF-1对ICPP和SPT有鉴别诊断意义。LH峰值明显升高可能与CPP女童HPG轴功能提前激活有一定关系。
2014年19期 v.36 2900-2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栗艳松;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TNBC和125例N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P53在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VEGF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1%,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TNBC组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病理学分级无关。P53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2%,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与TNBC组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TNBC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VEGF、P53在TNBC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VEGF、P53可以做为评估TNBC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2014年19期 v.36 2903-2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陈红;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根据滤过泡形态,充血状态选择性一次或多次结膜下注射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于滤过泡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至2012年就诊的6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需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根据滤过泡形态,结膜充血状态一次或多次结膜下注射低浓度MMC,B组术中一次性使用MMC,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滤过泡形态的差异。结果术后1年A组功能性滤过泡占76%,B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型滤过泡占总数66.7%,B组Ⅱ型滤过泡占总数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结膜下注射较低浓度的MMC使得扁平弥散型滤过泡的比率增加,此种治疗方式安全有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014年19期 v.36 2905-2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黄敏;郭丽英;张静;段微;张红梅;
目的观察α-硫辛酸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基本治疗组、基本治疗+α-硫辛酸组、基本治疗+高压氧组和基本治疗+α-硫辛酸+高压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踝肱指数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4组治疗后有效率、踝肱指数和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基本治疗+α-硫辛酸+高压氧组的改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明显疗效。
2014年19期 v.36 2908-2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 马永强;邵季超;李静;王浩汀;柴雪娇;
目的比较PFNA与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血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随机分为PFNA组60例和DHS组60例,2组再顺序分为抗凝组30例和非抗凝组30例。通过观察2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结果 DHS组显性失血量较PFN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抗凝组隐性失血量较DHS抗凝组增多,PFNA非抗凝组隐性失血较DHS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骨折类型手术上,PFNA与DHS失血量差别不大,增多的隐性失血量并能作为不主张PFNA手术的依据。
2014年19期 v.36 2910-2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康利鸽;何雪辉;田春凤;李昕;刘兰英;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EPO的心脏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和EPO组(EPO 3 000 U·kg-1·d-1,共3 d),每组12只。3组48 h、2周缺血边缘区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以及相关基因mRNA的变化(RT-PCR法)。结果与IR组比较,EPO组Bcl-2蛋白表达在48 h、2周、分别增高27.7%、31.4%(P<0.01);Bax蛋白表达在48 h、2周均降低,分别降低20.9%、18.0%(P<0.01);Bcl-2/Bax比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5);EPO组VEGF蛋白表达在48 h、2周均增高,分别增高22.1%、21.4%(P<0.05或<0.01)。与IR组比较,EPO组Bcl-2/BaxmRNA比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EPO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缺血而灌注损伤,产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2014年19期 v.36 2913-2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孙玉朝;王忠臣;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经皮肾镜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手术组),每组7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轻微,患者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9期 v.36 2915-2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 李丽;任骞;王雅从;殷莉;叶存喜;于华;
目的探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KHS 33例:(1)21例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单独应用激素治疗。前2 d,应用甲基强地松龙(甲基泼尼松龙)600 mg/d静脉点滴,之后每2天递减100 mg,第9~11天,改为口服强的松80 mg/d,第12~14天,口服强的松60 mg/d,以后每3天递减10 mg,至第21天,口服强的松30 mg/d,1周后减为口服强的松20 mg/d,连用2周后减为口服强的松15 mg/d,维持2周后停药;从第28天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0.5 ml球后注射,每周1次,8周后改为醋酸曲安西龙40 mg球后注射,每3周1次,共8次,总疗程为9个月。(2)12例黄斑区水肿及视乳头水肿严重,给予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25 mg/0.05 ml,激素用量及用药时间同上。结果 A组治疗前视力为0.31±1.3,1周后视力无明显提高,2周后视力为0.53±2.1,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1个月后视力提高至0.79±2.4,3个月后所有患者视力均在0.6以上(0.83±2.6),自第2周开始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患者视力基本稳定或有小幅升高。B组治疗1周后视力均提高至0.6以上(0.73±1.2),与治疗前(0.2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之后第2周、第1、3、6、9个月复查视力基本稳定或有小幅升高。33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常规复查FFA及OCT,所有患者视网膜渗漏消失,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长疗程激素治疗VKHS,临床疗效确切,加用Avastin可快速减轻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2014年19期 v.36 2918-2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张成军;乔福斌;陈娟;何艳丽;
目的分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较药物溶栓效果更好,但仍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来选择PCI治疗或药物溶栓治疗。
2014年19期 v.36 2920-2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张均迈;
目的对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至2013年接受诊治的56例颅脑外伤并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8周对所有患者进行GOS分级,统计分析各级患者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经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患者43例(76.8%),并发颅内血肿患者32例(57.1%),并发脑梗死患者7例(12.5%),并发症患者中预后良好的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并发脑膨出和颅内血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发病率依次为76.8%、57.1%和12.5%,其中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患者与预后关系不明显,而脑梗死患者均显示预后不良。
2014年19期 v.36 2922-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操轩;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19期 v.36 2924-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 赵连魁;赵洪良;郑文立;李冬军;李明;孙瑞朋;胡雅萍;
目的研究儿童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系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8例儿童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组16例患者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40个瘢痕松解自体皮移植术,手术拆线后,应用手指塑形弹力套3个月。对照组12例儿童共24个部位应用弹力手套3个月。结果治疗组复发3个(3/40)。对照组复发5个(5/2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应用手指塑形弹力套可降低儿童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术后复发率低。
2014年19期 v.36 2926-2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 张新;魏玲;卢莎;梁晓丽;石瑜;宋耕;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相对薄角膜近视眼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于78例(156只眼)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SB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液分泌量(SI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干眼症状:术后1周(89眼,57.05%),1个月(56眼,35.90%),2个月(35眼,22.44%)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0眼,6.41%)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染色:术后1周(79眼,50.54%),1个月(43眼,27.56%),2个月(30眼,19.23%)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4眼,2.56%)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2个月Schirmer 1实验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2组分别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BUT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术后3个月Schirmer 1实验和NIBUT分别为(15.01±2.36)mm,(14.97±2.79)s,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角膜近视眼行SBK术后会发生干眼,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低干眼发病率,使严重程度降至最低。
2014年19期 v.36 2927-2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付选香;吴修凤;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力、营养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采用早期肠内鼻饲营养支持,本组患者为研究组,50例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细胞数、血浆总蛋白升高幅度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L、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从而提高其免疫功能,缩短带机时间与住院时间。
2014年19期 v.36 2930-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徐杰;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药物联合沙丁胺醇药物对毛细支气管炎(SB)患儿血清、尿白三烯(LT)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SB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药物以及沙丁胺醇药物治疗)40例和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药物治疗)40例。2组患儿均实施常规吸氧和平喘祛痰,以及抗病毒等综合性治疗。对比2组患儿血清、尿LT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T与尿L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药物以及沙丁胺醇药物治疗SB患儿,可明显提升疗效,并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LT和尿LT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9期 v.36 2932-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黄惠燕;梁丽梅;李银利;
目的探讨哌替啶联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在早期终止妊娠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至2012年自愿人工流产的200例早孕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哌替啶,对照组仅注射哌替啶。观察2组早孕女性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院时间及是否出现宫颈撕裂损伤,统计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及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97%,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8%,2组患者镇痛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损伤、术后离院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及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终止妊娠无痛人工流产中,联合使用哌替啶和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解决早孕女性的疼痛和安全问题,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19期 v.36 2934-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卢增停;何绮桃;杨纲华;马钧阳;曾丽蓉;林霭婷;
目的探讨以Narcotrend监测指导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ASAⅡ或Ⅲ级老年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6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腰-硬联合麻醉完成后,2组均经静脉持续输注DEX,负荷量0.5μg/kg,10 min输完,继以0.5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Narcotrend组以麻醉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值75~85为目标调节输注速度,对照组则以镇静/警觉(OAA/S)评分3~4级为目标值调节输注速度。记录给予DEX即时(T0)、给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60 min(T4)及术毕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合度(SpO2)、NTI值及镇静/警觉(OAA/S)评分。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记录低氧合事件、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随访24 h记录患者DEX用药后至手术结束前对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与T0比较,2组患者NTI、MAP T1~T5时均明显降低(P<0.01);2组比较,各时点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NTI T2~T5时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2组患者OAA/S T1时均降低(P<0.05),T2~T5时明显降低(P<0.01),2组比较,各时点OA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R、RR及SpO2在组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无心动过缓发生,每组4例应用麻黄碱升压。术后24 h随访,DEX组患者对手术操作完全遗忘为72%,对照组为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arcotrend监测评价镇静深度指导DEX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镇静,安全可行,镇静深度适宜。
2014年19期 v.36 2936-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权丽丽;曲丽霞;张志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7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8)和开腹组(n=41),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采用开腹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范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8%(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4年19期 v.36 2939-2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王道海;
目的探究胸腹联合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10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腹部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开胸+剖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GLU、TP、TC、ADA、LDH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救治具有很重大的价值,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2014年19期 v.36 2941-2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 何伟;王迎虎;邵兆军;
目的比较丙泊酚单用与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实施肠镜检查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丙泊酚组,108例)和B组(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组,102例)。A组给予丙泊酚2.0~2.5 ml·kg-1·h-1,B组先给予咪达唑仑40μg/kg,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 ml·kg-1·h-1。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2组分别记录睫毛反射消失之前的丙泊酚用量(诱导用量)、术中使用丙泊酚总量以及诱导时间(从麻醉开始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智力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术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术后睁眼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智力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诱导所需丙泊酚用量、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者满意度等B组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无痛肠镜检查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缩短诱导和手术时间,有利于术者操作。
2014年19期 v.36 2943-2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韩凤菊;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0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特布他林雾化剂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剂可促进和强化布地奈德治疗CVA的效果,可加快治疗速度,减少复发率,综合提升近、远期疗效。
2014年19期 v.36 2945-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耿永彪;高妹花;刘学英;陈景景;李福利;张惠民;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偏振光(polarized light)照射配合口服醋氯氛酸片和地巴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法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
2014年19期 v.36 2947-2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甘露;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20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组1患者110例采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手术治疗,并与组2(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手术治疗)11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组1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为93.63%,明显高于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221±39)s、(12±3)ml,均明显优于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1患者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扩张宫颈的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19期 v.36 2949-2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 刘东林;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于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普通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电解质等临床体征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5 d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63,3.907,4.512,3.895,P<0.05)。自第3天开始,治疗组胃肠减压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216)ml,(401±220)ml,t=2.854,2.987,3.022,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明显提高排气、排便率,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并有效降低病理性消化液的分泌,对肠梗阻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19期 v.36 2951-2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 于晓忠;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诱发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2例和对照组268例,比较相关数据。结果再出血组血肿量>60 ml、血肿形态不规则、凝血功能异常、血压急升>50 mm Hg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血至手术时间<6 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再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较明显。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很多,与血肿量、血肿形态、凝血功能、血压、手术时机等均有相关,临床应综合各类原因实施防治对策。
2014年19期 v.36 2953-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杨会欣;赵灵敏;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高压氧、防止脑水肿等支持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比较2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将2组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所观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组并发迟发性脑病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症状也相对较轻。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
2014年19期 v.36 2955-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 苑林;
目的对急诊内科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急诊内科进行诊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分为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和单纯胃溃疡组,2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Ⅰ组(22例)、对照Ⅰ组(13例)和观察Ⅱ组(31例)和对照Ⅱ组(18例),所有患者均治疗7 d后,对其临床疗效及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患者HP感染转阴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胃溃疡组中观察Ⅱ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96.77%,均高于对照Ⅱ组的66.67%和77.78%,同时观察Ⅱ组的无效率(3.23%)也明显低于对照Ⅱ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中2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观察Ⅰ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对确诊的胃溃疡患者应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在单纯胃溃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HP药物治疗,而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2014年19期 v.36 2957-2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李君;丁亚娟;安思宁;
目的对比评价了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PVP组和TURP组,每组80例。治疗期间观察和记录手术治疗情况、IP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短于)TURP组(P<0.05)。2组治疗后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VP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TURP组(P<0.05)。P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P<0.05)。结论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较TURP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但PVP手术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手术时间长,术者操作熟练度低,需加强经验总结和技术探讨。
2014年19期 v.36 2959-2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李艳青;
目的对内固定融合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4例,其中37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另外37例患者通过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随访获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手术耗时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总体临床疗效更好而治疗费用更少,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4年19期 v.36 2961-2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鲍振学;毛桂玲;刘云云;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PTEN、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TEN、MMP-2与NSCL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3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MMP-2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PTEN、MMP-2蛋白表达在NSCLC组织中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TEN、MMP-2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NSCLC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MMP-2表达上调,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2014年19期 v.36 2963-2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田晓芳;宓士军;马秀清;周广军;
目的探讨研高频超声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价值及在其定位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1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进行诊断,并在超声导引下定位进行腱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疼痛缓解效果和对肌腱的影响。结果 11例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腱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回声,横断面及纵断面超声图显示肌腱增粗,腱内有不均匀低回声,腱鞘增厚,回声增强,4例腱鞘内有积液表现。全部患者均接受注射治疗,治疗前11例患者(7~10)分,治疗后9例患者(1~3)分,2例患者0分,疼痛缓解时间6~72 h。注射后超声观察3~6个月肌腱或腱鞘恢复正常。结论高频超声不仅能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做出准确诊断,还能导引定位注射部位,减少肌腱受损,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并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2014年19期 v.36 2965-2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 张文杰;冯岩;王智华;张哲;冯志山;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CD+3,CD+3CD+4,CD+3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Treg)的分布情况,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与肺炎的关系及调节性T细胞在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75例肺炎患儿(试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3CD+4,CD+3CD+8及CD+4CD+25表达情况并与3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CD+3,CD+3CD+8细胞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25表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CD+3,CD+3CD+4,CD+3CD+8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降低,调节性T细胞在肺炎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2014年19期 v.36 2967-2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张利英;卢冬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氯沙坦钾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12周及24周,治疗前、后用TDI技术测量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E)、A波速度(A)、E/A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氯沙坦钾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Ea/A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24周后E、E/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Ea、Ea/Aa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结论氯沙坦钾对中、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组织多普勒比二尖瓣血流频谱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2014年19期 v.36 2969-2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冯立;于跃明;张笑萍;于丽;崔荣敏;陶仁海;杨君骏;
目的研究消化道吻合器的使用影响因素及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消化道重建的850例手术,实施术前访视,了解术前检查情况及手术方案对吻合器的使用要求;术中及时提供所需器械物品,协助术者实施机械吻合,必要时给予积极的建议,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吻合一次成功。结果 850例手术中,一次性吻合成功率达到97.5%,有效降低了术中机械吻合失败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通过总结一次性吻合器应用于消化道手术中实施机械吻合的配合体会,制定流程化护理模式,强化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一致性,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机械吻合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室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2014年19期 v.36 3012-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张敏;唐孝良;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TST术,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M-M),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痊愈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当天、1 d、2 d、5 d和7 d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疼痛积分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愈合时间(6.83±0.25)d显著少于对照组(8.18±0.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M术相比,TST术具有患者疼痛轻、愈合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内痔的最佳方案之一。
2014年19期 v.36 3015-3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 杨志红;王书秀;王琪;闫付兰;
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心理护理干预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随访的GHD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运动、生活饮食及心理的护理干预指导,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身高、体重、骨龄及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身高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骨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GHD患儿进行运动、生活饮食及心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信心,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定程度提高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2014年19期 v.36 3017-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王晓梅;周会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骨科确诊并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记录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护理满意度及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达"优"等级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屈曲度"差"等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僵硬效果显著。
2014年19期 v.36 3019-3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赵秀勉;战晓凤;程亚颖;井丽娟;
目的探讨家庭智护训练对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智能发育和体重增长的效果。方法选择极低出生体重儿42例,在胎龄孕周40周、纠正胎龄生后1个月、3个月时家长参加智护训练培训22例为观察组,不参加培训的20例为对照组,2组纠正胎龄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和体重比较。结果家庭智护训练组患儿6个月时智能发育和体重增长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智护训练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和体重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9期 v.36 3021-3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 牛立堂;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列入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诊疗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列入研究组60例,患者自入院起开始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还能帮助患者更全面的了解健康知识,以促进其自身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
2014年19期 v.36 3022-3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 许蔚;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前SAS评分较入院时和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2014年19期 v.36 3024-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王红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真菌性阴道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用药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适合于临床应用。
2014年19期 v.36 3026-3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赵文芝;王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门诊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接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自我检测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为推广。
2014年19期 v.36 3028-3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莫乙瑜;高铭云;黄小珍;
目的探讨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列入对照组22例,2011年1至12月列入研究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不舒适但可耐受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提高满意度,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
2014年19期 v.36 3029-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 童海英;刘庆云;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身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传染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和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33%,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0.16±3.7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36±3.27)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减少初治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4年19期 v.36 3031-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罗辉苑;龚小兰;刘丽娟;刘秀华;
目的 Qc小组活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观察Qc小组成立前后各4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突发性耳聋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50.47±3.26)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2.35±3.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14年19期 v.36 3033-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