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卫霄;姚苗苗;吕艳茹;杜晓欣;张晓静;赵素芬;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人卵巢癌OV200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ST-1比色法及显微镜观察法研究灵芝孢子粉对OV2008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Hoechst-33258染色方法评估细胞凋亡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WST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粉可以抑制OV2008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灵芝孢子粉可使卵巢癌细胞生长阻滞于G1期。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灵芝孢子处理细胞后可以检测出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凋亡抑制蛋白bcl-2、bcl-xl随灵芝孢子浓度增加而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及P27、casep具有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是作用于细胞周期的ase-3逐渐升高。结论灵芝孢子粉可以抑制卵巢细胞生长,使细胞生长阻滞于G1期,并可以通过上调bax、P27,下调bcl-2并活化casepase-3而发挥其作用。
2015年02期 v.37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常瑞亭;耿左军;朱青峰;宋振虎;王亚;韩学芳;吕焕娣;刘海静;
目的应用1H-MRS技术,研究正常脑老化过程中双侧海马不同部位物质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21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20~44岁,47例)、中年组(45~59岁,40例)和老年组(60~79岁,40例)行颅脑MRI、MRS检查,自动测量并计算出海马区不同部位代谢物浓度比值NAA/Cr、Cho/Cr。分析不同性别、不同侧别、年龄组间各统计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双侧海马头部NAA/Cr比值在老年组与青年组、老年组与中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海马体1区、左侧海马体2区、左侧海马尾部NAA/Cr比值仅在青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头、体(体1区、体2区)、尾部年龄组间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海马各部位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头、体(体1区、体2区)、尾部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海马不同部位NAA/Cr比值存在年龄组间差异,Cho/Cr比值未见差异;双侧海马各部位NAA/Cr、Cho/Cr比值均不存在性别及侧别差异。
2015年02期 v.37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刘敏;王超;邢邯英;王杏;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分为模型组与通心络高、中、低剂量(4、2、1 g/kg)组,每组10只,灌胃途径给药,持续12周;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正常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FN、L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FN、L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LN、F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通心络低、中、高各剂量组LN、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LN、FN的表达从而改善视网膜病变。
2015年02期 v.37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李易明;刘宇琨;刘竞;刘钊;高璇;王宏;李文建;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MRP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抽取20例健康人和5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运用ELISA法检测2组实验对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的含量;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s),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RP和MRP2/3/4/5 mRNA和相应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LISA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NF-α、IL-8、IL-6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BCRP和MRP5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其余MRP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促炎因子含量的升高与BCRP和MRP5的表达调控有一定关系,具体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5年02期 v.37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何路军;乔芳;石翠英;王振雷;赵志弘;刘敬闪;张虹;田亚娟;
目的研究7例Rh部分D样本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常规血清学试验为D变异型的样本中的Rh部分D进行D基因分型。结果在30例常规血清学试验中,23例具有完整的RHD基因外显子(Rh弱D型),7例部分外显子缺失,为Rh部分D,23例为弱D型,并对部分D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4例检测为D Cat.ⅥⅢ,1例为D Cat.Ⅵtype2,1例为D Cat.Ⅵtype 1,1例为基因2.9外显子融合,表示为RHD-CE(2-9)-D。结论 Rh部分D型与弱D型在血清学试验中无法区分,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够更准确的分型,更能确保输血安全。
2015年02期 v.37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全冠民;魏志刚;袁涛;赵大伟;栾静;
目的探讨单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对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1 584例256层CT冠脉CTA检查中248例仅有LAD狭窄,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25%)148例、轻度(26%~50%)58例、中度(51%~75%)22例及重度狭窄(76%以上)20例4组。在工作站测量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心肌质量(MM)、射血分数(EF)、标准化舒张末期容积(EDVI)、标准化收缩末期容积(ESVI)、标准化每搏输出量(SVI)、心脏指数(CI)、心肌质量指数(MMI)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LAD不同程度狭窄对LV整体功能参数的影响及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LAD狭窄对LV整体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ESV值:重度组分别与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VI值:重度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值:重度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I值:重度组与正常组、轻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值:重度组和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D狭窄程度与MM及MMI值变化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6、0.054,P<0.01)。结论单纯LAD重度狭窄时明显影响左心室整体功能,表现为ESV、ESVI、MM、MMI、EF值增大。单纯LAD狭窄不同程度与MM、MMI变化呈正相关。
2015年02期 v.37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贺红梅;才秋敏;陈浩华;陈超超;赵长燕;崔学军;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细胞学与HC-Ⅱ检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2 385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测标本中,对其中1 668例TCT诊断ASCUS患者进行HC-Ⅱ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82 385例标本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为97.25%(80 120/82 385);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13例(0.26%,213/82 38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76例(0.34%,276/82 385);不除外高级别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73例(0.08%,73/82 385);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 668例(2.02%,1 668/82 385);腺细胞异常(AGUS)35例(0.05%,35/82 385);细胞学ASCUS患者的HC-Ⅱ检测阳性率为68.41%(1 141/1 668);细胞学诊断为ASCUS,组织病理学对照分别为炎症性改变、湿疣/CINⅠ级、CINⅡ/Ⅲ级、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比例依次为45.86%(765/1 668)、42.21%(704/1 668)、11.87%(198/1 668)、0.06%(1/1 668)。结论对ASCUS的形态学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将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
2015年02期 v.37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何喜;李伟;王志强;
目的研究锌指转录因子Slug和血清反应因子(SR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食管鳞癌手术根治标本120例,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术后常规取食管鳞癌组织包埋制备蜡块;另取距离肿瘤5 cm的食管组织60例做正常对照。按食管鳞癌诊治规范分析相关资料。所有组织蜡块常规切片三张,一份行常规HE染色,常规病理观察;另两份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Slug和SR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Slug蛋白在食管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F蛋白在食管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F在食管鳞癌中的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中,浆膜+浆膜外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黏膜+肌层组(P<0.05)。结论 Slug、SRF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并与浸润深度相关,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并在食管鳞癌的侵袭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2015年02期 v.37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黄敏;黄俊;段微;孙跃玲;
目的探讨罗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调控因子核因子-κβ(NF-κβ)活性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罗苏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胰岛素、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和钙通道阻滞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罗苏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炎症因子和调控因子水平。结果 (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过罗苏伐他汀联合治疗后,FBG、PPG、Hb A1c、FINS、IRI、TC和LDL-C水平不仅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过罗苏伐他汀联合治疗后,hs-CRP、IL-6、TNF-α和NF-κβ水平,不仅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罗苏伐他汀通过抑制NF-κβ的活性,下调hs-CRP、IL-6、TNF-α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表明罗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2015年02期 v.37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杨长群;汪向红;蒋依伶;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方法 110例E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片,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激素水平、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的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2、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患者,可明显降低症状体征积分和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2015年02期 v.37 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马利平;秦延军;
目的研究参附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把心力衰竭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48例,常规治疗+参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和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脑钠肽(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NT-pro BNP和hs-CRP均较对照降低,治疗总疗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及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2015年02期 v.37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玉敏;裴银辉;唐瑞双;
目的利用ROC曲线探讨D-二聚体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预测价值及其临界值。方法对159例冠心病患者和49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进行D-二聚体测定,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ROC分析。结果 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标准误0.040,95%置信区间为0.678~0.807,依据Youden指数最大原则,确定其临界值为1.70μg/ml,此时灵敏度为48.43%,特异度为96.55%,阳性拟然比14.04,阳性预测值98.7%。结论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以1.70μg/ml作为对CHD早期诊断界值比较合适,可以提高临床的诊断。
2015年02期 v.37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刘秋成;雷学;苗军;李滨;苑玉存;田强;
目的评估电解脱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利用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8例患者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和预后,均采用平行释放技术(即支架后释放技术),术后6~12个月进行临床和DSA随访。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成功完成,其中致密填塞15例,次全填塞3例,术后肢体出现轻瘫瘫1例。本组有12例栓塞后3~12个月获得临床随访,无再出血及脑血栓形成,12例进行血管造影检查,2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患者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复发。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2015年02期 v.37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王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诊断,研究组采用CT灌注诊断,对比2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灌注流量、血容量、开始时间、达峰时间、γ-GT同工酶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凝血酶原、血清岩藻糖苷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2015年02期 v.37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翟俊伟;刘晓荣;
目的从众多微生物中找到能够对抗绿脓杆菌的活性物质,分析其成分并分离鉴定,找到更有效的抗绿脓杆菌,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唐山市丰南区医院花园土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各项研究筛选微生物,并对抗绿脓杆菌的活性成分表达条件不断优化,研究不同环境下酸碱值、培养基、时间以及温度条件下比较其活性成分,从而得出适合的发酵条件。收集发酵液,采用离子交换、硫酸铵沉淀、分子筛等方式将蛋白纯化。测定抗绿脓杆菌活性成分的敏感性、稳定性、分子量等。结果从研究的土壤中筛选出了5种菌群,经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RDP序列分析等操作,分析了菌株的不动细菌数以及假单胞菌属。结论拮抗绿脓杆菌的活性成分分析研究显示,活性成分不适宜在高温下存活,且容易被蛋白酶K水解,分子量大约在35 k D左右,属于抗菌蛋白。
2015年02期 v.37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韩献军;
目的探讨早期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对预测脑桥急性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桥梗死患者156例,根据入院72 h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比较2组人口学、影像学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156例住院患者中,发生END的有45例(28.85%)。END组和和非END组患者相比,END组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高(P=0.013),基线NIHSS评分高(P=0.013),血清Hct(P=0.020)和C-反应蛋白(P=0.009)水平高。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水平的Hct(OR=1.114,95%CI:1.014-1.223,P=0.024)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作为血液粘度最主要的决定因素,Hct水平高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临床病程不稳定,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END。早期Hct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后急性期进展发生的预测指标。
2015年02期 v.37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陈珑;
目的观察升血康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80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升血康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A、Ig 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以及Ig 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g G、Ig A、Ig 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反应均轻微,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康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升白制剂,可有效用于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
2015年02期 v.37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李聪敏;张江;李静;张会凯;
目的研究芪冬润肺方治疗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冬润肺方口服。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冬润肺汤能明显改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2015年02期 v.37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梁小华;
目的评价血浆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度心衰合并肺炎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71例,经治疗好转60例(存活组),死亡11例(死亡组),检测患者的血清PCT、血浆NT-pro-BNP。根据临床病情的变化情况,为所有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利尿剂、强心剂、硝酸异山梨酯、ACEI等药物,无创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好转60例,占84.5%;死亡11例,占15.5%。结论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对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价指标具有一定意义,可以预测预后并可指导治疗。
2015年02期 v.3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刘蓓;王哲;李坤;马英囡;王贵花;
目的研究大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6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组(n=43例)和小剂量组(n=43例),其中大剂量组患者采用大剂量替考拉宁静脉滴注治疗,小剂量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考拉宁静脉滴注治疗,跟踪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住院时间。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及住院时长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患者的细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P<0.05)。结论大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供细菌清除率,且不良反应率低,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2期 v.37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翠霞;赵立杰;尉西岗;李国永;郭军英;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2)。2组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治疗量为100~200 mg/次,3~4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周。治疗组在以上药物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2周为1疗程。2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治疗前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率变异性(HRV):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及QT离散度(QTd)。结果 2组治疗后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DNN、SDANN、QT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RNN50、QT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RNN50、QT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可以减少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2015年02期 v.37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赵海涛;杜向一;张国川;吴文娟;孙涛;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远端自动切割骨芯提取装置微创治疗骨样骨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四肢骨样骨瘤2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和瘤体位置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11例。收集手术相关指标如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等,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将2组手术前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比传统组减少,切口长度明显减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VAS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随访时间VAS评分改善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均获术后2年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应用自制远端自动切割骨芯提取装置微创治疗骨样骨瘤具有操作简单、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点,适用于所有肢体长骨骨样骨瘤,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2015年02期 v.37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书梅;徐小莉;陈璐;赵珍;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2年出院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768例,根据首次发现甲状腺癌的途径分为体检组和非体检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体检组人均住院总费用药费、手术费、检查费、麻醉费人均费用明显低于非体检组(P<0.01),住院时间≤中位数,体检组人均费用明显低于非体检组(P<0.05)。体检组医保患者比例高于非体检组(P<0.01),体检组自费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低于非体检组(P<0.01)。结论健康体检可降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2015年02期 v.37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曹秀华;
目的无痛人工流产与普通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根据本人要求,选择无痛人工流产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普通人工流产的3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患者术后的疗效、疼痛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提高了完全流产率,减少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2015年02期 v.37 22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武懿;王红杰;唐姗姗;陈磊;
目的观察预注法对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临床有效时间及肌松效果的影响,并与罗库溴铵对比,为临床患者个体化选择肌松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择期手术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2ED95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3ED95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预注组(预注顺阿曲库铵0.015 mg/kg,5 min后给予0.135 mg/kg)和罗库组(罗库溴铵0.09 mg/kg)。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诱导麻醉,靶控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观察血压、心率及全身皮肤情况,记录肌松药起效时间、临床有效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评级。结果 4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组分别与2ED95组、3ED95组、罗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组与罗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组与3ED95组、罗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组临床有效时间的离差与罗库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与罗库溴铵同等强度剂量相比,前者起效较慢,但预注法给药可使其起效加快,并且可控性优于罗库溴铵。
2015年02期 v.37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宋长兴;李永新;李燕莉;许凤云;李国新;单冰竹;牛增广;
目的探讨术中诱发肌电图监测在腰椎椎弓根钉植入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患者共35例,患者均给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于手术过程中进行电刺激诱发的肌电图监测。共监测神经根116根,将术中神经根监测为阳性结果以与阴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该监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患者在减压手术中未见异常肌电,2例患者在植入椎弓根钉后到手术完成间断产生自发性肌电活动,但与手术操作行为无关联,术后观察亦未见其他神经症状。对测116根神经根行电刺激肌电图监中,36枚螺钉(31.03%)在开路锥置入的过程中至少产生一次有意义的肌电活动。刺激电流在10 m A以下时共有4枚引出了肌电活动。取出攻丝调整方向重新攻入后,2例刺激电流在15 m A以上未诱发出肌电反应,2例在12 m A诱发出肌电图。其余无异常肌电反应,术后亦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本研究的116个螺钉,出现阳性4例,阳性率3.45%。监测灵敏度100%,特异度97.39%。术后行CT检查发现监测阳性改道的患者椎弓根的内侧壁部分破损。所有患者均未见新发的神经症状。结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进行自发和持续诱发肌电图监测能及时发现螺钉位置的异常,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是监测神经根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2015年02期 v.37 23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郑晓芳;付赵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联合应用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0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CDFI及URTE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73%(88/109)、81.65%(89/10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与URTE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89.90%(98/109),与单纯CDFI或URTE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联合使用可提高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和准确率。
2015年02期 v.37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张建芳;刘永泉;王淑华;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以及PAH发病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透门诊随诊的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CAPD患者,排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心脏瓣膜疾病、有肺栓塞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CAPD患者56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透析时间、血压,检测其血红蛋白(Alb),血浆白蛋白,血浆B型利钠肽(BNP)、心胸比(CTR),检测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SPAP)和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按平均收缩期肺动脉压35 mm Hg为界。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 56例CAPD患者中肺动脉压高于35 mm Hg的共11例(19.6%)。HP组SPSP显著高于无HP组(P<0.05),患者肺动脉压值与血清BNP、CTR及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4、0.31,P<0.05),与血浆Alb水平和LVEF呈负相关(r=-0.197,P<0.05)。结论 CAP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其容量负荷过多,低白蛋白可能与其肺动脉压增高有关。
2015年02期 v.37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陈海;戚晓东;邱萍;
目的研究辨证服用中药对三阴乳腺癌病患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2月到2013年11月,选取术后被确诊为三阴乳腺癌病患9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术后辨证服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施以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病患服用中药的时间至少达1年;对照组病患按照美国西医指导标准对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无病生存者占比88.00%(44/50),总生存率为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2/48),83.33(4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病患通过辨证口服中药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减少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
2015年02期 v.37 24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聂磊;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缬沙坦3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4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治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9例,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83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RBP4、APN、SBP、DBP、HR、BMI、WH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组的BMI和WHR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BP、DBP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同组间比较,其中SBP、DBP及缬沙坦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氨氯地平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SBP、DB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的HR与培哚普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氨氯地平组的APN和RBP4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比较,在APN的变化上氨氯地平组治疗后与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BP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APN和RBP4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善,而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既能提患者血浆中的APN水平,又能降低RBP4的水平,除能起到降压作用以外还能避免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15年02期 v.37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九焕;
目的比较大量米非司酮300 mg顿服与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大量米非司酮300 mg顿服;对照组:29例甲氨喋呤50 mg/m2单次臀部肌内注射。结果 2组治疗成功率、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和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米非司酮300 mg顿服比甲氨喋呤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服用方便,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2期 v.37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贾亮;王玉;李国锋;孔咏梅;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蚓激酶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639,P<0.0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51,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62,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2期 v.37 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苏会芝;程丽红;张海霞;陈文海;程岩;赵飞;杜鹃;韩晓军;
目的评价10~15月龄非综合征性腭裂幼儿术前腭部解剖异常对早期语言发育的影响。方法 10~15月龄符合条件的不完全腭裂患儿71例及健康幼儿71例,按月龄分组:10~11个月(n=11)、12~13个月(n=21)、14~15月(n=37)。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有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语言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儿的语言理解得分、语言表达与语言能力得分均小于健康幼儿,患儿的得分与正常幼儿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综合征性腭裂幼儿早期即有语言发育不足,对非综合症性腭裂患者应尽早手术。
2015年02期 v.37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王志慧;屈海宏;周立芝;钟雪莲;徐双荣;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心内科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43例,采用简单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69例及干预组74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CGA组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与基于CGA的老年特色护理。于入院及出院6个月后应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测。结果对照组6个月后CQQC评分在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工作人际等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将CGA纳入临床综合护理程序,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2期 v.37 29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姜静;尉红岩;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化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观察2组疗效、负面情绪变化[抑郁自评量表(SD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3.04%,对照组有效率56.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5年02期 v.37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纯玲;李淑青;李亚华;李秀婷;
目的研究创伤性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早期临床特点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确诊为创伤性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临床病案资料,结合诊断标准,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归纳总结出创伤性FES易患人群特征及明确诊断前易被忽略的临床特征。结论明确创伤性FES早期护理观察指标,做好护理评估和观察,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该综合征的发生起到预见作用。
2015年02期 v.37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李彬;童莉;多伶俐;
目的探讨专病随访健康教育对住院首次诊断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首次诊断糖尿病的出院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6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和复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实施糖尿病专病随访和健康教育12个月。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的差异。结果出院前2组患者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专病随访健康教育,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专病随访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首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的知信行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血糖。
2015年02期 v.37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郑春萍;马艳茹;赵亚婷;佟玉静;柳浩然;李敏;
目的评估心理组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早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共入选7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配到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干预组进行每周2小时的会谈课程包括压力管理技巧的信息、培训和专题讨论,共4周。采用STAI,POMS,MAC,EORTC QLQ-C30和EORTC QLQ-BR23乳腺评分量表评估干预前基线值,4周干预后即时值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值。结果干预组的STAI-A(P=0.030)和STAI-B(P=0.015),POMS中的紧张/焦虑(P=0.013),抑郁/沮丧(P=0.042),愤怒/敌意(P=0.011),活力(P=0.028)和TMD(P=0.012),及QLQ-C30/Br23中的身体形象(P=0.030)和未来前景(P=0.021)得分显著改善。结论心理组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早期干预可加速消极影响的减少。
2015年02期 v.37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宋雪花;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心理辅导、常规检查等充分术前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1例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均于术后1周左右康复出院。治疗后血红蛋白值、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子宫平均体积和肌瘤平均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2015年02期 v.37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任志艳;董书领;董灵芝;孙文英;及艳辉;李双玲;郑玉先;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PTCA支架术后患者体能恢复、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记录患者患者术后首次床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上台阶数和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冠脉再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患者PTCA支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锻炼、年龄、经济状况、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试验组在首次床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上台阶数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9%,冠脉再狭窄发生发生率为19.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5%,冠脉再狭窄发生率为4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TCA支架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体能恢复,降低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15年02期 v.37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胡新彦;刘纯一;张静;何艳凛;史欣;常靓;刘志敏;姜达;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癌热疗的临床获益性。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综合测评肺癌患者热疗后总体的心身状况,分别在热疗2周、4周、8周进行综合评测。结果试验组2、4、8周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和谐互动护理新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2015年02期 v.37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王昕;王国强;贯国京;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84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2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血清HCV-RNA、FPG、2 h PG、Hb Alc、DSES评分在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PG、2 h PG、Hb Alc、D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HCV-RNA治疗有效率为5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干扰素的治疗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2015年02期 v.37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张蕾;宋俊贞;张金彩;张慧燕;陈艳;崔兴佳;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区的两个固定献血点。一个献血点采取舒适护理,另一个献血点采取一般护理。按照系统抽样方法从两个献血点分别抽取2组献血者,观察组245例(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241例(采取一般护理)。献血后休息期间发放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疼痛评估,同时评价符合献血条件的2组所有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意愿。结果 2组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家庭经济状况、初次(重复)献血,以及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献血者舒适状况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4个纬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采血疼痛评估比较,疼痛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2组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舒适护理和一般护理献血者献血反应比较,献血反应发生轻重程度的分布在舒适护理与一般护理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再次献血的比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满意度,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感受,献血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再次献血率显著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2期 v.37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仝会坤;白素芬;张丽玲;杜俊玲;张丽娟;
<正>机体呼吸功能障碍会导致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无创呼吸机只需要通过面罩对患者行正压通气,从而纠正机体缺氧和CO2潴留,避免了进一步使用有创辅助通气(气管插管),使患者遭受的痛苦减至最小。如呼吸机使用不当或护理不到位,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作用。我们通过正确评估造成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采用预见性护理,旨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至12月Ⅱ型呼
2015年02期 v.37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