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东海;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通路治疗结肠癌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偶氮甲烷处理组(AOM组)和AOM及5-Fu处理组(AOM+5-Fu组),每组8只。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5-Fu处理后结肠癌组织中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和下游Smad基因家族成员Smad4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 mRNA、TGF-βRⅡ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AOM组大鼠相比,AOM+5-Fu组TGF-β1 mRNA、TGF-βRII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TGF-βRⅡ和Smad4与β-actin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AOM组大鼠相比,AOM+5-Fu组处理后TGF-β1、TGF-βRⅡ和Smad4与β-actin的比值显著增加(P<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AOD值显著降低(P<0.01);与AOM组大鼠相比,AOM+5-Fu组处理后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AOD值显著增加(P<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5-Fu能够提高结肠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表达,激活了TGF-β1/Smad通路。
2016年06期 v.38 805-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王冬;李勇;徐保利;赵群;范立侨;张志栋;檀碧波;崔平;
目的讨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微循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胰腺炎(SAP)组、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建立大鼠SAP模型。3组于2、6、12、24 h 4个时相观察腹水量及胰腺病理变化、肠黏膜微血管管径、流速。检测3组血浆内毒素(LPS)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水平。结果腹水量、胰腺病理评分各时相SAP组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组与SAP组相比各指标变化程度较小(P<0.05)。SAP组、PTX组与SO组比较,肠黏膜微血管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减慢(P<0.05)。SAP组、PTX组LPS、AMY、LIP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5);PTX组血液指标均低于SAP组(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有效改善SAP时肠黏膜的微循环。
2016年06期 v.38 80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武湘云;张含;
目的探讨平均中性粒细胞体积(MNV)及其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NDW-SD)与平均单核细胞体积(MMV)及其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MDW-SD)在鉴别和预测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其血常规参数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选取肺炎、泌尿道感染、急性阑尾炎等局部感染患者58例(局部感染组),选取其诊断日期前后2 d内血常规。血培养阳性患者57例(血流感染组),选取送检标本当日及前后2 d血常规。对比3组MNV、NDW-SD、MMV、MDW-SD水平。另选取31例血流感染组患者送检标本日前3~7 d血常规,和送检当日及前后2 d、局部感染组分别对比。结果 3组MNV、NDW-SD、MMV、MDW-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送检前3~7 d与送检当日及前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局部感染组比较,仅MNV、NDW-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V和NDW-SD在区分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早期(送检日前3~7 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827,当MNV≥153.5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81、0.914,特异度较低;当NDW-SD≥18.4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9和0.759,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MNV、MMV、NDW-SD、MDW-SD在区分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方面价值较大,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25、0.771、0.641。结论 MNV、NDW-SD、MMV、MDW-SD在区分局部感染、血流感染方面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在送检日3~7 d前,MNV、NDW-SD有明显升高,可能有预测血流感染价值。
2016年06期 v.38 8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冯丹阳;王力明;
目的建立检测人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炎性因子实时定量PCR实验,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志愿者静脉血15 ml,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提取细胞总RNA及浓度纯度鉴定,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体外培养PBL细胞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培养PBL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阿托伐他汀培养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CL13、IL-8、PAI-1、TGF-2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 A)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并且PBL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P<0.05)。在低浓度时24 h治疗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CCL13的mRNA表达(P<0.05),而在高浓度的阿托伐他汀时表达CCL13的mRNA表达增加(P<0.05);CCL13 mRNA表达下调有一定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他汀类通过直接抑制一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炎性基因表达,对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2016年06期 v.38 816-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王洁萍;徐丽丽;
目的初步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软骨细胞修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雄性)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左膝关节,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于喂养6周后取内侧髁软骨观察造模后相关指标变化,治疗组在进行电针治疗15 d后以同样方法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变情况:软骨细胞形态、蛋白多糖和胶原等基质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左膝关节无明显关节积液;模型组左膝关节大部分出现关节积液;电针治疗组大部分动物出现关节积液及滑膜增生。正常对照组软骨表面平整;模型组软骨表层出现溃烂缺失,甲苯胺蓝染色明显减退;电针治疗组软骨细胞数明显增多,甲苯胺蓝染色轻度减退。模型组软骨结构,软骨细胞和潮线完整性评分与电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Mankin's甲苯胺蓝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电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制作兔膝O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OA的发病过程。电针能有效治疗膝OA,有利于软骨细胞的修复。
2016年06期 v.38 82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郭永泽;单铁英;任海霞;蔡莉;李校天;王建华;刘晓东;崔星亮;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胆总管结扎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20)和治疗组(n=20)。模型组:采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在胆总管结扎术后第3周开始以20μg/g的双氢青蒿素灌胃,1次/d,共12次。假手术组:只是分离出胆总管,置线不结扎并缝合腹腔后第3周开始以等剂量的DMSO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共12次。3组的肝组织切片经HE和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其组织学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HE和天狼星红染色法结果证实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模型组小鼠肝内出现灶状坏死,汇管区纤维组织和胆总管明显增生,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和α-SMA含量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双氢青蒿素治疗后,小鼠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降低,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和α-SM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具有抗肝组织纤维化作用,提示可作为一种新型抗肝组织纤维化药物。
2016年06期 v.38 824-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华晓芳;沈艳芳;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染料木素组,每组10例。AngⅡ组以1 500 ng·kg-1·min-1连续泵入4.32μg/μl AngⅡ7 d,AngⅡ+染料木素组在AngⅡ泵入前5 d开始皮下注射染料木素0.1μmol/kg,持续至AngⅡ泵入结束,对照组以乙酸代替AngⅡ泵入。心脏超声检测3组小鼠心功能的改变,病理染色检测心脏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PCR检测collagenⅠα、collagenⅢ、MMP-9、TGF-β1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3组小鼠心脏自噬的改变。结果染料木素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脏纤维化程度,AngⅡ+染料木素组LVEF和LVFS与AngⅡ组相比增加,且舒张期E峰运动速率升高(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AngⅡ+染料木素组collagenⅠα、collagenⅢ、MMP-9、TGF-β1的mRNA表达量较AngⅡ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AngⅡ处理能增加心脏自噬标志物LC3的蛋白表达(P<0.05),而染料木素可显著减轻ISO导致的LC3Ⅱ表达量的增加(P<0.05)。结论染料木素能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脏纤维化,其主要是通过降低AngⅡ诱导的心脏自噬而发挥作用的。
2016年06期 v.38 827-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吴政龙;郭榆江;黄箫娜;奚忠;吕夕东;
目的研究预防性补钙在甲状腺全切术后短期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7例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根据术后1 h的PTH水平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在术后进行补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1、3、5、10、30 d的甲状旁腺素(PTH)和血钙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在术后是否有低钙血症。结果 2组在术后1、3、5、10、30 d的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0、30 d的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1、3、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H恢复时间、血钙恢复时间及低钙血症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全切术后短期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进行预防性补钙治疗可避免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得以恢复,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2016年06期 v.38 830-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洁;齐素艳;孙荣涛;张冉;
目的对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测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心脏造影确诊为主动脉缩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于支架置入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进行2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扫描并记录全部指标,比较支架置入前后的指标及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患者中除腹主动脉平均速度和平均压力梯度外,其他指标在支架置入后显示明显改变。速度时间积分和压力半降时间的诊断准确性最高(P<0.01)。结论支架植入后超声心动图影像可提供主动脉缩窄血流动力学可靠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指标。
2016年06期 v.38 833-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瑾;
目的研究TP方案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接诊的宫颈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的放疗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放疗开始前,先对患者给予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中的化疗方案与对照组中的化疗方案一致。在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WHO法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整体有效率达90.63%,高于对照组中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放射性直肠炎以及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要高于放射性膀胱炎。观察组中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患者发生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过积极处理,可以忍受。观察组整体满意率为96.87%,对照组中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治疗的效果,虽然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是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患者是可以忍受的;并且在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的同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积极认同,值得推广使用。
2016年06期 v.38 837-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冉春涛;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糠馏油硼酸氧化锌软膏(PBZS)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76例确诊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PBZS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NB-UVB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劣。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各实验室指标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严重程度指数(PA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PBZS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较单用NB-UVB治疗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6年06期 v.38 839-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陈晓洋;阿地力江·托呼提;
目的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总结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分析高危心律失常易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00例,观察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同时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心功能分级,心电图相关指标超声心动图及心律失常情况,必要时可行Holter检查。术后3 d、3个月、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术前心律失常发生率7%,术后27.6%,术后3个月为4.8%,术后随访至6个月,所有新发心律失常均恢复,总恢复率为100%。出院前房性心律失常组与未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心律失常史、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和胸片心胸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渐近方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可能导致治疗后房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心律失常史(OR值=1.340,3.030,P<0.01)。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不需体外循环及输血,优于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组患者出院前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年龄偏大、术前合并心律失常史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且术前合并心律失常史危险度高于年龄。
2016年06期 v.38 842-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张伟;马和平;谭永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同期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肝硬化组,门诊体检健康人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TACE治疗前1 d及术后28 d的血清VEGF,分析VEGF水平与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甲胎蛋白(AFP)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的血清VEGF平均水平与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AFP均无明显相关(P>0.05)。肝癌患者TACE术后28 d VEGF水平明显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TACE治疗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26例与疗效较差组14例,疗效较差组术后28 d血清VEGF水平高于疗效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率与术后肿瘤病灶碘油存积情况呈负相关(r=-0.721,P<0.05)。结论肝癌患者TACE术前血清VEGF水平可以反映患者TACE治疗疗效。
2016年06期 v.38 844-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王立民;郑文立;张向涛;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肌腱外露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及第三医院的住院患者43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治疗组,n=22)和常规换药对照组(对照组,n=21)。所有病例在入院时、1周后分别做创面细菌培养,并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变化;1周后观察暴露肌腱的变化。结果 2组创面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主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肌腱破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换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均可达到控制创面感染的目的,但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肌腱的保护作用优于常规换药。如果肌腱外露的创面不能一期修复而需要旷置的话,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2016年06期 v.38 848-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王志武;王静怡;胡建;杨俊泉;冯计辰;李国欢;刘春秋;邢影;张宪辉;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纳入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54例,收集一般临床信息、放疗剂量学参数,检测放疗前及放疗2周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根据NCI-CTC 3.0标准进行RILI分级,以放疗结束后发生的≥2级RILI作为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IL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中≥2级RILI的发生率为27.3%。单因素分析显示全肺V5、V20、平均肺剂量(MLD)以及放疗2周后血浆TGF-β1水平与RILI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全肺MLD和TGF-β1是≥2级RILI的独立危险因素(χ2=21.987,9.559,P<0.01)。结论全肺MLD和放疗2周后血浆TGF-β1水平与≥2级RILI发生密切相关,为≥2级RILI的早期预测因素。
2016年06期 v.38 851-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胡庆芬;邓宁;邱宇阳;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90例,根据其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行中效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b A1c、FPG、2 h PG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b AIc、FPG、2 h PG、BMI水平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联合组提高更加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低血糖事件(35.56%)、严重低血糖事件(2.22%)、夜间低血糖事件(22.22%)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64.44%、17.78%、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体重,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2016年06期 v.38 85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林松青;何鼎淳;宋杰江;吴敏鹏;何超凡;
目的探究动态血压检测血压符合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9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根据超声检查分为斑块组[n=58,根据斑块情况分为单一斑块组(n=22)和多斑块组(n=36)]和无斑块组(n=37),测量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动脉压,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记录并分析比较。结果斑块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所有患者昼间血压稍高于夜间,斑块组患者昼夜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高于无斑块组患者(P<0.05)。单一斑块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均低于多斑块组患者(P<0.05)。单一斑块组患者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动脉压均低于多斑块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能反映血压真实水平,提高疾病检出率,找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化规律,有利于医生指导患者用药防止血压升高,有效避免心血管事件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当中。
2016年06期 v.38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吕淑敏;祁炳杰;李建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15例。C组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3 min气管插管。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2μg/kg,继之以0.5μg·kg-1·h-1泵入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记录麻醉开始前10 min(T0),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分别于上述4个时间点抽取2 ml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2组T1、T2、T3 MAP和HR水平均显著高于T0(P<0.05)。C组T2时HR水平高于T1、T3(P<0.05)。D组T2MAP水平高于T1、T3(P<0.05),HR水平T1、T2、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2 MAP水平低于C组,T2 HR水平低于C组(P<0.05)。C组T1、T2、T3血清E和NE水平均高于T0(P<0.05),T1、T2、T3血清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血清NE水平显著高于T1、T3(P<0.05)。D组T0、T1、T2、T3血清E、N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2、T3血清E、NE水平均低于C组(P<0.05)。C组T1、T2、T3躁动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同时间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2、T3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
2016年06期 v.38 859-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汤明;莫艳霞;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MP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CR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G-CSF、s IL-2R水平。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CRP、G-CSF、s 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第1天相比,MPP组患儿治疗第4天、7天血清CRP、s TREM-1、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存活组患儿血清CRP、G-CSF、s IL-2R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经ROC曲线显示,CRP、G-CSF、s IL-2R在MPP中诊断灵敏性依次为78.5%、85.5%、92.3%,特异性依从性为76.3%、90.2%、89.2%。结论血清CRP、G-CSF、s IL-2R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2016年06期 v.38 86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丽;邢园园;薛红元;许彩娜;李佩佩;郑桂敏;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CPA)在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及指关节病变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43例患者腕关节、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行HFUS及3D-CPA检查,对比抗CCP抗体阳性与否与早期RA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25例抗CCP抗体阳性组显示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血管过度形成(血管翳)、肌腱病变、骨质破坏检出率分别为82%、75%、38%、41%、25%;18例抗CCP抗体阴性组检出率分别为73%、59%、26%、34%、11%。3DCPA较彩色多普勒(CDFI)更易显示滑膜过度形成(血管翳)。结论抗CCP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更易发现滑膜增生、血管翳、肌腱病变及骨质破坏。抗CCP抗体阴性组中HFUS及3D-CPA也可发现部分RA早期病变。3D-CPA能够立体显示血管翳形成,使早期RA的临床诊断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HFUS通过各种超声病理表现,也可早期发现RA,对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2016年06期 v.38 86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刘金山;马华山;田玲;董传珍;陈立勇;
目的探讨麻醉方法对剖宫产产妇母脐血中缺血修饰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40例。Ⅰ组,术中给予全麻;Ⅱ组,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检测2组术前、术中30 min母血IMA、母血白蛋白水平,检测2组脐血IMA、脐血白蛋白水平,比较2组术前、术中30 min母血IMA/母血白蛋白、脐血IMA/脐血白蛋白比值。结果Ⅰ组术中30 min母血IMA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而Ⅱ组术前、术中母血I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30 min母血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Ⅰ组术中30 min母血IMA/白蛋白比值较术前增加(P<0.05),而Ⅱ组术前、术中母血IMA/白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脐血IMA水平、脐血IMA/白蛋白比值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脐血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IMA水平与脐血IMA水平呈正相关(r=0.369,P=0.011);母血IMA水平与母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7);脐血IMA水平与脐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51,P=0.026)。结论 IMA为反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敏感指标,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产妇母脐血中IMA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差异可能与术中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有关,因此剖宫产手术中应考虑麻醉方法对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
2016年06期 v.38 867-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周波;张莉;屈小婷;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痰EOS)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儿,仔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等,停用抗炎药物2周,进行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等,并评价咳嗽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初步诊断,并给予治疗,随访,4周后再次进行诱导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单病因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8例(32.6%),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4例(16.3%),感染后咳嗽(PIC)9例(10.5%)。双病因组:CVA+UACS 29例(33.7%),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UACS 4例(4.7%)。三病因组:CVA+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UACS 2例(2.3%)。BPT阳性率:CVA组和CVA+UACS组阳性率均为100%,UACS组阳性率为35.7%,PIC组阳性率为77.8%。痰EOS检测结果:UACS组、CVA组、PIC组、CVA+UACS组的痰EO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0.9)%、(9.9±7.3)%、(0.9±0.5)%、(11.8±10.7)%,且与UACS组和PIC组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UACS组和PIC组的BPT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EOS与治疗前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中UACS、CVA、PIC以及CVA+UACS所占比例较高。治疗后,UACS和PIC的AHR改善明显,CVA和CVA+UACS的痰EOS显著下降。
2016年06期 v.38 870-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王静怡;王志武;刘素丽;金芳;宋月霞;胡建;
目的观察瓜蒌延胡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9例,对照组失访3例,共6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瓜蒌延胡汤4~6周,治疗中及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1、hs-CR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可能为通过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2016年06期 v.38 873-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王迪;刘亚军;黄慧妍;刘俊茹;王星;范冬梅;张悦;曹宏伟;尹福在;刘博伟;
目的探讨青年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检测296例健康体检青年FFA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检测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根据空腹FFA水平四分位点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组,比较4组临床参数,评估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结果 Q4组在BMI、SBP、DBP、TG明显高于Q1组,HDL-C明显低于Q1组(P<0.05),Q4组代谢综合征检出率34.2%,显著高于Q1组15.2%(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为MS的保护因素,Q4组发生MS的风险是Q1组的2.405倍(95%CI:0.965~5.991,P=0.048)。结论随着FFA水平的增加,青年人群MS及其组分的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女性是MS的保护因素;应关注青年FFA水平对MS进行早期预防和筛查。
2016年06期 v.38 87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黄小明;沈观乐;余瑞林;
目的探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重症V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灌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灌洗吸痰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参数、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WBC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2组患者的PIP、Cdyn、Raw、WOB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3.36±1.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4±1.86)分(P<0.05)。治疗24 h后2组患者的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痊愈率(67.86%)显著的高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VAP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改善炎性反应程度,从而提高疗效。
2016年06期 v.38 878-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李华伟;寇会波;郭栓青;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儿科门诊以及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患儿,并且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哮喘,研究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哮喘外,再与孟鲁司特钠相结合进行哮喘的治疗。2周比较2组在临床方面的疗效,并且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1年的时间,以此对2组患者的康复或复发状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分析1年时间的随访记录,研究组的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与孟鲁司特钠相结合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在临床方面的疗效显著,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6期 v.38 88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梅玉霞;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予以化痰、止咳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滴注7 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kg,静脉滴注5 d。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炎性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及CR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及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可靠。
2016年06期 v.38 883-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罗翠娟;沈国凤;孙东华;陈凤玲;孙秀伟;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方法选取2013年4~8月就诊的孕12周前的600例单胎初产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将孕妇分成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121例,正常体重组(BMI18.5~23.9 kg/m2)413例,超重组(BMI 24.0~27.9 kg/m2)59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7例。通过研究(1)了解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2)从无不良妊娠结局的调查对象推演孕前不同BMI的女性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范围;(3)调查孕期不同阶段的膳食摄入及身体活动状况,分析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为孕期膳食指导及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在孕早、中、晚各阶段体重增加值逐渐增大,不同阶段增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不同BMI孕期增重不同,低体重组增加最多,肥胖组增加较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P<0.05),孕妇孕期增重不足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P<0.05),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P<0.05),即孕期增重适宜组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是膳食摄入的种类和能量以及身体体力活动,孕期增重过多组的能量摄入均超过推荐范围,孕期增重不足组的能量摄入均低于推荐范围。结论此研究支持2009年IOM新指南建议单胎孕妇孕期总增重范围是:低体重组12.5~18.0 kg,正常体重组11.5~16.0 kg,超重组7~11.5 kg,肥胖组5~9 kg。
2016年06期 v.38 886-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戴震;姜绍连;杨文涛;
目的探讨内镜下同步联合治疗和序贯治疗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用价值对比观察。方法选择1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将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分为同步联合治疗组(n=74)和序贯组(n=76),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出血情况、再次入院情况及死亡人数。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同步联合组治疗后再次出血率与序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联合组中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6%,序贯组中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次入院率的比较分析中,序贯组明显高于同步联合组(P<0.05)。2组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在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后与完成整个治疗后相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出血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两种方法中,采用同步联合治疗法,疗效较序贯法显著,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再次出血、再次入院例数,并且不会对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6年06期 v.38 88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王晶璞;
目的探析荷芪散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38例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荷芪散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围、体重指数、收缩压、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腹围、体重指数、TG、LDL、TC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体重指数、TG、LDL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但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荷芪散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监测指标,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疗效良好。
2016年06期 v.38 8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范红伟;白凤楼;李清雪;郝国荣;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2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超声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外阴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结果患者治疗后1、3个月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Ang-Ⅱ和MMP-2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可使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VEGF、Ang-Ⅱ和MMP-2的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外阴营养不良局部神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使外阴营养不良组织恢复正常。
2016年06期 v.38 893-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吴椰明;赵海燕;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两者的优缺点。方法 68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8例(PFNA组)和动力髋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DHS组)。比较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六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2016年06期 v.38 896-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梁金华;卢强;蔡福合;徐小丽;卢欣;
目的探究非高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血压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性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收治的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51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血压均为正常水平,观察组99例,血压均低于正常水平。另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记录每组成员24 h期间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动态血压节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员的血压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血压值虽在正常范围内,但也低于健康组(P<0.05)。并且,观察组成员的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一般偏低,动态节律的异常率较高,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2016年06期 v.38 898-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邵娴;刘静;任静;安丽;吴军娜;周文静;岳婷;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择期60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D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啶,药物需要静脉输注10 min。C组输注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缝皮前停用静脉麻醉药,手控诱导呼吸。分别于入室后诱导前(T0)、拔管后1 min(T1)、3 min(T2)、5 min(T3)时记录MAP、HR,颈内静脉采血,于以上各时点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2组患者在T1、T2时MAP、HR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较D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组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T3时MAP、HR明显下降;2组患者MAP、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浆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T1、T2、T3时血浆E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时点血浆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可有效预防全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提高全麻苏醒期的质量。
2016年06期 v.38 901-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范艳霞;杜金;王东亚;王红杰;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ICU带管期间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右美托咪定)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入ICU后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石蜡油+咪达唑仑)以石蜡油涂抹,入ICU后泵注咪达唑仑。观察2组入ICU时(T0)、拔管后即刻(T1)、转出ICU时(T2)的心率、血压;记录停用镇静药至拔管时间,ICU带管及留住时间;记录拔管后鼻腔、咽喉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能达到有效镇静深度。拔管即刻(T1)血压、心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内拔管时间及带管时间,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VAS评分及吗啡使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术后ICU带管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可减少镇痛药用量,缩短拔管时间,值得在ICU临床推广。
2016年06期 v.38 903-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李珊;高颖;金伟新;
目的比较非脱垂大子宫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行TLH 50例、TVH 50例、TAH 50例,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3组的临床疗效、对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TLH组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疗效最好。卵巢功能方面,术后6个月TLH组患者血清中E2含量高于TAH组(P<0.05),而FSH含量低于TAH组(P<0.05)。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总分比较,TLH组与TVH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TAH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和性功能均造成一定的损害,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最小。
2016年06期 v.38 906-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赵慧瑾;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对比,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成人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未控制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吸入,必要时1次为缓解治疗,对照组以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100μg,吸入,必要时1次为缓解治疗,2组均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吸入,2次/d为维持治疗,疗程均为8周,通过ACT评分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2组在治疗后对哮喘患者的症状控制均有所改善,但ACT评分的改善程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沙丁胺醇在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缓解程度更显著,且剂量准确,使用方便,更为安全。
2016年06期 v.38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高宁;王令;周安传;吕造民;王焕超;
目的探讨鼻窦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原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按"病毒性脑炎"收治的231例病例,总结临床症状,脑电图,脑脊液,鼻窦片的特点,分析治疗效果,查找诊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病例中,临床确诊的单纯病毒性脑炎患者137例,病毒性脑炎合并鼻窦炎患者48例;单纯鼻窦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31例,其他15例。结论病毒性脑炎和鼻窦炎早期症状相似,如不认真检查易出现误诊、漏诊,许多病毒性脑炎患者往往合并鼻窦炎,有的以病毒性脑炎就诊的患者最后确诊为鼻窦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鼻窦炎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关系密切,及时治疗鼻窦炎症,可能会降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
2016年06期 v.38 911-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周鹏军;张堃;吕向坤;樊薇;黄霞;李林丽;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34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用药后观察14 d,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对比用药前后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孕酮水平、包块直径的变化。结果用药14 d后,34例患者中有10例达到显效,15例达到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53%。用药期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10例、白细胞下降6例、肝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4%。用药前后患者血清β-HCG水平、孕酮水平、包块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可使大多数异位妊娠患者避免手术痛苦。
2016年06期 v.38 913-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刘海涛;薄立军;董振明;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critical aortic stenosis,CAS)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中的作用。方法 40例CAS患者术中应用TEE监测,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比较两者在主动脉瓣环测量差异,并评价TEE在CAS患者行AVR手术的应用。结果 TEE检查可对手术操作实时评估,可进行针对性排气和明确的补救手术。TEE对主动脉瓣环直径的评估较TTE精确(P<0.05)。结论通过术中TEE,有望进一步完善CAS患者术前的临床诊断,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制定、修改手术方案。TEE可以在术后即刻了解有无瓣膜开放关闭问题,跨瓣压差,反流及有无瓣周漏,在体外循环期间就可以再次手术纠正,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免遭二次开胸和体外循环。
2016年06期 v.38 916-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阎纳新;郭云;刘洪德;戴二黑;张巍;杨莉;
目的探讨乌丹降脂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模型外周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易善复组、乌丹降脂胶囊组,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饲,其他3组连续16周通过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d~(-1)灌胃;易善复组以易善复溶液灌胃10 ml·kg~(-1)·d~(-1);乌丹降脂胶囊组以乌丹降脂胶囊灌胃10 ml·kg~(-1)·d~(-1);连续灌胃14周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FGF-21、胰岛素、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丹降脂胶囊组及易复善组FGF-21、胰岛素、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化ALT、AST、CHOL、TG、LDLC、CRP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丹降脂胶囊可能通过抑制FGF-21和TNF-α的生成,抑制脂肪合成及减轻肝脏的炎症,这可能是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之一。
2016年06期 v.38 918-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孙素改;李春雷;王继花;
目的研究解郁舒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西酞普兰联合解郁舒心丸)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每组45例。组疗程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周分别应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并评定其疗效,同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3、6周后,EPDS、HAMD、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TSS评分较少(P<0.05)。结论解郁舒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6期 v.38 92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