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龙;范晓燕;何东伟;智英辉;周晔;刘淑贞;蔡建辉;
目的探讨Rb、β与γ-catenin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b在肿瘤原发灶及β与γ-catenin在86例进展期胃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淋巴结癌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原发灶癌细胞中65.12%出现Rb阳性,38.37%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出现β与γ-catenin再表达阳性,Rb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Rb表达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中再表达情况相关,与肿瘤病理类型、大小、浸润程度等因素无关(P>0.05)。γ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相关(P<0.05),Rb在肿瘤原发灶癌细胞表达和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无关(P>0.05)。β与γ-catenin再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与再表达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表达与进展期胃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有关,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是进展期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二者协同发挥作用,并对癌细胞在转移灶中聚集生长起重要作用,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7年19期 v.39 2885-2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贺旭东;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在诊断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肿瘤内科和消化内科就诊的食管癌患者874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74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试验患者空腹5.0 ml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RRA21-1)和鱗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含量水平,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试验组CYRRA21-1高于对照组(38.19±49.75,4.86±2.79),试验组SCC-Ag高于对照组(28.77±52.26,2.05±1.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YRRA21-1和SCC-Ag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YRRA21-1在试验组中的阳性率为79.75%,SCC-Ag在试验组中的阳性率为74.83%。(4)ROC曲线分析显示,CYRRA21-1和SCCAg的联合检测对诊断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特异性为100%。结论细胞分化程度与血清CYRRA21-1和SCC-Ag含量水平无必然联系,联合诊断血清CYRRA21-1和SCC-Ag含量水平,有助于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7年19期 v.39 2890-2892+2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王丽萍;孙常铭;于海明;朱金伶;李欣欣;华正祥;
目的研究E-选择素血清学水平及其第2外显子G98T和第4外显子A561C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可溶性血清E-选择素水平,并对不同亚组及其基因型间血清E-选择素水平介导白细胞的渗出对178例冠心病患者和162例健康对照者的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E-选择素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亚组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3组组间比较,AMI组E-选择素血清水平较S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心病组中E-选择素G98T基因型GT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61C基因型比较发现AC基因型E-选择素空腹血清学水平高于AA基因型者(P<0.05);E-选择素G98T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间GT与GG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0,P<0.05),GT基因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2.356倍(OR=2.356,95%CI=1.020~5.442)。A561C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间AC与AA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6,P<0.05),AC基因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558倍(OR=2.558,95%CI=1.160~5.641)。结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损伤影响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E-选择素G98T和A561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有相关性,并可影响血清E-选择素水平。
2017年19期 v.39 2893-2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李敬东;李峰山;崔竞飞;代亚欣;赵军伟;赵中华;梁锐英;
目的探讨牙龈鳞癌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以唐山市协和医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牙龈癌患者石蜡标本30例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高、中、低分化各10例(共3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其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统计这些病例PTEN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结合牙龈癌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PTEN甲基化状态与牙龈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0例牙龈鳞癌中PTEN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6.7%,且N分期甲基化率高于T分期;PTEN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牙龈鳞癌患者的N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无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0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启动子甲基化与N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可能是影响牙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价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实际意义。PTEN启动子甲基化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2017年19期 v.39 2898-2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林洋;
目的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行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清胰利胆颗粒,1袋/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2.0 g,1次/d,连续用药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及对氧磷酶1(PON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腹膜刺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MS和LP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N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清胰利胆颗粒治疗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五水头孢唑林钠单用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39 2903-2905+2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徐红;于建刚;徐小军;严明;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对照组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患者(50例),试验组为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者(50例)。根据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将试验组的50例患者分为2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血清TBIL(t=3.149,P=0.002)、IBIL(t=2.757,P=0.007)和DBIL(t=2.041,P=0.0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及闭塞组血清TBIL(t=2.036,P=0.047)、IBIL(t=2.051,P=0.046)和DBIL(t=2.097,P=0.041)均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r=0.833,P=0.789)、糖尿病(r=-0.076,P=0.032)与颅内动脉狭窄均呈正相关,而TBIL(r=-0.076,P=0.032)与颅内动脉狭窄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呈负相关,即血清胆红素含量越低,发生颅内动脉狭窄的风险越大。
2017年19期 v.39 2906-2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邵俊涛;吴晓华;郑晶晶;齐俊巧;刘晓东;邵楠;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126例妊娠晚期女性,按颈围分为颈围<34.7 cm组(n=81)和颈围≥34.7 cm组(n=45)。分析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关系。结果颈围≥34.7cm组脐动脉Vs/Vd≥3.0检出率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64.4%vs 19.8%,χ~2=25.16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5.167,95%CI:2.138~12.491,P=0.000)是脐动脉Vs/Vd≥3.0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合并妊娠相关疾病孕妇后,颈围≥34.7cm组Vs/Vd比值≥3.0检出率仍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47.8%vs 11.5%,χ2=14.72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7.028,95%CI:2.403~20.555,P=0.000)是Vs/Vd比值≥3.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密切相关,提示肥胖与胎盘功能异常有关,即使在健康妊娠女性。
2017年19期 v.39 2910-2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张郁;李永明;安志彬;
目的通过建立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后咽腔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利用流固耦合方法数值分析咽腔气流及上气道壁的变化,探讨OSAHS的口腔矫治器治疗机制。方法对1例确诊为中度OSAHS的成人患者戴矫治器前和戴矫治器3个月后分别行上气道及周围组织MRI检查。将以DICOM格式存储的扫描数据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7.0、NX 8.5,Geomagic Studio12.0对上气道及软腭进行三维重建,应用ANSYS Workbench13.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赋予各部分材料属性,最终建立上气道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将所得的模型导入CFXANSYS软件中进行FSI数值计算。结果患者戴OA后,在最大吸气时刻,腭咽处的气流速度由9.677 m/s降低到7.020 m/s,最大负压由-64.18 Pa降低到-37.88 Pa,气道壁的最大形变量由0.629 mm减小到0.244 mm。在最大呼气时刻,腭咽处的气流速度由10.44 m/s降低到7.441 m/s,最大负压由-36.25 Pa降低到-23.79 Pa,气道壁的最大形变量由0.648 mm减小到0.310 mm。结论 OSAHS患者戴OA后,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刻,腭咽气道的负压和气道壁的形变均降低,使咽腔不易出现塌陷,从而减轻了患者的打鼾和呼吸暂停症状。
2017年19期 v.39 2915-2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吴云;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和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试验组,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检测试验组所有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选取60例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好组血糖、白细胞、NIHSS1、NIHSS2、年龄、24 h出血量及舒张压与预后较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S评分发对试验组在发病90 d后的情况进行评价,34例患者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好;有26例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差;预后较差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试验组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不同的2亚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从入院当天至入院第7天均呈上升趋势,在入院第14天时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高;预后不同的2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入院第3、7、14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及NIHSS1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发现两个独立危险因素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入院第3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NIHSS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7年19期 v.39 2919-2921+2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张涛;刘亚宁;乔兰侠;姚辉;王立安;王艳芹;管振龙;
目的研究色钉菇多糖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其最佳剂量。方法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色钉菇多糖的实验组(100 mg/kg、200 mg/kg、400 mg/kg),每组12只;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胃内给予生理盐水和相应剂量的色钉菇多糖0.5 h后,用偏离垂直轴旋转1.5 h复制运动病模型,通过行为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运动病程度和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胃动素的水平。结果实验对照组糖精水摄入量与转前1 d相比,转后第1天和第2天相对转前1 d显著减少(P<0.01),转后第3天摄入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转前1 d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g/kg多糖组糖精水摄入量只在旋转后第1天相对转前减少(P<0.05),第2天就恢复到旋转前水平(P>0.05)。200 mg/kg多糖组旋转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似;400 mg/kg多糖组旋转后第1天,糖精水摄入量较转前1 d显著减少(P<0.01),旋转后第2天开始提高(P<0.05),第3天恢复到旋转前水平。实验对照组大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弱,探究活动少,主要表现为静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潜伏期显著增长(P<0.05)。胃内给予色钉菇多糖溶液后旋转,100 mg/kg、200 mg/kg多糖组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基本正常,活动频繁,意识较清楚,探究行为多,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 mg/kg多糖组大鼠旋转后在中央格内停留时间较长,与空白对照组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对照组修饰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显著增加(P<0.05);胃内给予色钉菇多糖溶液后旋转,100、200 mg/kg多糖组大鼠在旷场中自主活动相对频繁,修饰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00 mg/kg多糖组大鼠置于中央格后,意识不清醒,活动能力较弱,在恢复约5 min后修饰行为出现并且修饰时间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离垂直轴旋转刺激后,实验对照组血清中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色钉菇多糖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5-HT含量降低,且剂量为200 mg/kg时降低效果最显著(P<0.05)。而血清中胃动素水平在实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色钉菇多糖组则显著升高(P<0.05),且剂量为200 mg/kg和400 mg/kg时升高的最显著(P<0.01)。结论色钉菇多糖有显著的抗运动病作用,以200 mg/kg剂量的效果最佳。
2017年19期 v.39 2922-2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方根强;韩丽;陈燕惠;汪萍;段俊丽;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Hcy浓度分为4个区间q1、q2、q3和q4,比较4个区间的IMT和BP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IMT和BPV的关系。结果 q1、q2、q3和q4区间的IMT、24h SSD、d SSD、d DSD和n 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1比较,q2、q3和q4的IMT分别增加了1.685、3.128和5.685倍,d SSD分别增加了1.528、2.856和4.328倍。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与BPV和IMT具有明显相关性,Hcy浓度越高,血压变异越大,IMT越大。
2017年19期 v.39 2927-2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王苏;蒋俊艳;郑紫丹;
目的研究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和PGⅠ/PG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轻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萎缩性胃炎组和7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的差异。结果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学历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病率不具有影响(P>0.05),但不同年龄月收入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胃组,PGⅡ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轻度,PGⅡ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低于中度,PGⅡ水平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不同发展阶段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早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进展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9期 v.39 2930-2932+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宋文静;曹爱华;杜亚娜;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对患者短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PCI治疗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强化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常规组给予20 mg/d,2组于治疗前和术后4周测定反应冠脉斑块炎症的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治疗前和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后4周2组TNF-α、IL-6、hs-CRP和N-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强化组变化更显著(P<0.01)。术后4周常规组LVEDD、LVESD、LVEF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MI介入术后患者炎性反应抑制作用显著,且强化组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19期 v.39 2933-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赵平平;刘倩倩;杨兰;王军英;张云书;王坤;张莉;段毅;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肌电反馈组和丁苯酞联合肌电反馈组(联合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脑供血等常规药物治疗2周,肌电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恢复。联合组在肌电反馈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点滴2周,并于治疗前后进行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的有效率,测定治疗前后3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肌电反馈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80%、96.67%,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及肌电反馈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下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及肌电反馈组。结论应用丁苯酞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且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2017年19期 v.39 2936-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李彦青;赵鸿斌;孙晓慧;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印迹法(IB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CLISA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结果,探讨这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T1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1DM 32例,T2DM 68例及10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IB法及化学发光酶免疫法进行GADA、ICA、ZnT-8A检测。结果 T1DM组CLISA法检测GADA、ICA及ZnT-8A,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SA法检测GADA、ICA及ZnT-8A,敏感性均高于I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SA法检测ICA及ZnT-8A,特异性均高于I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GADA、ICA、ZnT-8A对诊断T1DM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9期 v.39 2940-2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张华;李蕾;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胸部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胸部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分成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随访1年。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使用常规呼吸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呼吸治疗。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近期效果结果提示,肺容量指标TLC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17);RV和FRC指标仅观察术后1周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aO_2和PaCO_2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半年的肺容量指标TLC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RV和FRC指标、动脉血气分析PaO_2和PaCO_2指标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4例(3.17%)、低氧血症16例(12.70%),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12例(9.38%)、低氧血症30例(23.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在术后短期内有效改善胸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肺容积、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还可能远期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2017年19期 v.39 2943-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王卫中;田静;李艳微;杨云;
目的探究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并熟知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洛西林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以及肝功能损伤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复查胸部X线检查示:炎性浸润完全或大部分吸收,部分呈现"假空洞"征,肋膈角少量胸腔积液完全或部分吸收。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3.12±0.29)d、咳嗽咳痰消失时间(4.22±2.08)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39±3.21)d、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3±2.7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4.69±0.37)d、(6.62±2.53)d、(6.73±3.53)d、(7.08±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肝功能受损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RR、Vt/kg、vPTEF/t E、tPTEF/t E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改变完全或大部分消失,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39 2947-2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乔静敏;张沉冰;张力双;赵志刚;魏曼;
目的探讨津力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科和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绝经女性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绝经女性给予常规的血糖控制和补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津力达,对比分析2组绝经女性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密度、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绝经女性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t=27.700,P<0.05),骨密度显著增高(t=4.925,P<0.05),空腹血糖(FPG)显著降低(t=8.639,P<0.05),空腹胰岛素(FINS)显著升高(t=10.669,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降低(t=2.076,P<0.05),HOMA-β显著升高(t=27.723,P<0.05),HOMAIR显著降低(t=73.105,P<0.05),2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力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女性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有效提高绝经女性的骨密度,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39 2950-2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张丽宏;李蕊;张悦;贾幸花;娄娟;杨青;常月;宋伟夫;
目的探讨sFlt-1/PLGF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疑似子痫前期、孕周20~32周的600例单胎孕妇,进行sFlt-1和PLGF的检测,追踪其孕期及分娩情况,比较发生子痫前期孕妇与未发生子痫前期孕妇的sFlt-1/PLGF值,并分析sFlt-1/PLGF>38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及14 d内发生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的sFlt-1/PLGF明显高于非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P<0.05),以38为截点预测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1.25%,特异度94.62%,阳性预测值67.06%,阴性预测值95.53%;预测14 d内发生分娩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91.8%,阳性预测值47.1%,阴性预测值98.1%。结论 sFlt-1/PLGF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明显升高,以38为截点对于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具有预测价值,对于预测14 d内发生分娩亦有较高的灵敏度。
2017年19期 v.39 2953-2954+2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张剑;刘君;宋闰宇;王敬娜;万琦;
目的探讨和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磷脂酶A2(PLA2)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情况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对心肌功能损伤的防治,降低死亡率。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门诊部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取体检血样检查TNF-α、PLA2、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cTnT及CK-MB分别为(523.9±42.1)pg/ml、(179.2±31.1)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9.0)pg/ml、(8.2±3.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值分别为60.337和29.701,P均<0.01)。观察组患者TNF-α及PLA2分别为(42.3±12.5)pg/ml、(44.8±18.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4)pg/ml、(7.0±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值分别为32.186和13.624,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A2与cTnT、CK-MB成正相关(r=0.765,P<0.01;r=0.836,P<0.01);TNF-α与cTnT、CK-MB亦成正相关(r=0.903,P<0.01;r=0.924,P<0.01)。结论 TNF-α、PLA2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若能抑制两者在血液中的高浓度表达,则有可能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程度。
2017年19期 v.39 2955-2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赵鸿斌;李彦青;孙晓慧;
目的探讨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在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LADA)诊断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2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0例,LADA患者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酶抗体(IA-2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五种抗体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LADA组ZnT-8A、GADA、ICA、IAA、IA-2A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0%(12/20),40.0%(8/20),20.0%(4/20),15.0%(3/20),25.0%(5/20)均高于T2DM组及T1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T2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ZnT-8A、GADA、ICA、IAA、IA-2A五种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ZnT-8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抗体组,由高到低依次为ZnT-8A>GADA>CA>IA-2A>I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五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ZnT-8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nT-8A对LADA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ZnT-8A联合胰岛自身抗体(GADA、IA-2A、ICA、IAA)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LADA患者的检出率。
2017年19期 v.39 2959-2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孟丽敏;申慧娟;宋纪欢;高英超;陈琳琳;蔡亚楠;徐文安;王园园;
目的探讨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给予1 h幻灯培训。利用Villalta评分量表和QOL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Villalta评分量表和QOL量表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肿胀改善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
2017年19期 v.39 2962-2963+2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张杰;孙小薇;周俊雪;韩红;雷辉;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XA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乙醛脱氢酶1(ALD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um,E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就诊并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EM的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LXA4、MMP-9、ALDH1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LXA4、MMP-9、ALDH1水平与疾病分期和痛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XA4水平[(298.08±21.1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64.23±40.12)ng/L],MMP-9[(42.02±9.26)μg/L]、ALDH1水平[(3.24±0.1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1±1.4)μg/L]、[(0.99±0.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M分期的升高,患者血清LXA4水平逐渐降低,MMP-9、ALDH1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痛经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LXA4水平逐渐降低,MMP-9、ALDH1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XA4、MMP-9、ALDH1异常表达与EM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对EM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2017年19期 v.39 2964-2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吴雪飞;连子亮;赵丽娜;孙萌;刘丽英;尹树昆;
目的分析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儿童心脏性猝死(SCD)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1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儿的家族史、不良习惯、既往病史、生前高危因素、疾病构成、活动状态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儿童SCD的特点。结果儿童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以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Brugada综合征、室速、预激综合征风险较高;多数儿童SCD发生于院外;以日常活动及剧烈活动时发生者居多。结论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儿童,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2017年19期 v.39 2968-2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蔡莉芬;侯桂英;董建霞;刘春玲;张瑞芬;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治疗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0 d是否生存为标准,将50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确诊当天和第3天、第6天、第12天cTnI和CK-MB含量变化,分析cTnI和CK-MB浓度变化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预后质量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30 d存活组患者各个时间点cTnI、CK-MB含量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30 d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确诊当天,cTnI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第3天和第6天,cTnI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r=0.41,P<0.05);第12天时,cTnI含量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25,P>0.05)。结论 cTnI和CK-MB浓度升高能反映严重脓毒症患者伴有心肌损伤,cTnI水平变化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预后质量密切相关,监测cTnI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对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年19期 v.39 2971-2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孙晓云;
目的研究复合植物蛋白肽粉对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治疗作用及特点。方法将120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5 g/L)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乳清蛋白粉,5 g/次,4次/d,并给予相同的保肝、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7 d、15 d、30 d、45 d、60 d,观察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IB)等及肾功能等观察指标及临床症状;观察组给予复合植物蛋白肽粉冬泽力,1次10 g,2次/d,疗程60 d,同时给予保肝、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自身对照比较,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值均优于其治疗前;观察组检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且临床症状缓解明显,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植物蛋白肽粉冬泽力更易于被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吸收,可明显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2017年19期 v.39 2974-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姜玉涛;关勇;
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曲唑酮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入组的112例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均来自于住院和门诊,随机分为研究组(富马酸喹硫平合并曲唑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曲唑酮治疗组),每组56例。治疗前、第4周及第8周末采用SCL-90躯体化障碍因子、HAMD、HAMA评估临床疗效,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患者SCL-90躯体化障碍因子和HAMD评分在第4周末、第8周末均显著下降(P<0.01),HAMA总分在8周末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末研究组SCL-90躯体化障碍因子、HAMD、HAMA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2组8周末TE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曲唑酮治疗躯体化障碍效果较好且相对安全。
2017年19期 v.39 2977-2979+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白欣立;王小康;杨亭亭;陈源;李英超;时红蕾;
目的探讨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患儿的血生化检查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3例NICCD患儿血生化检查,诊治经过及预后追踪观察至1岁。结果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均升高,且以AST明显升高为主。患儿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甲胎蛋白均明显升高。给予熊去氧胆酸,脂溶性维生素,无乳糖并中链脂肪酸奶粉,治疗效果良好,随访至1岁时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中发现胆汁淤积的婴儿,同时伴有血糖低,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转氨酶升高,且以AST升高为主,对早期诊断NICCD有重要意义,应行SLC25A13基因检测。NICCD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2017年19期 v.39 2980-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范冬梅;刘立杰;刘永胜;刘国欣;李文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Hcy和MCP-1水平、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cy和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和MCP-1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F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BI)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MD、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和MCP-1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升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7年19期 v.39 2983-2985+2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罗卿;江峰;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后的麻醉和减压效果。方法采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成都三六三医院进行早孕(达14周的妊娠)人工流产的126例育龄女性。根据需求随机分为对照(丙泊酚)组63例和观察组(丙泊酚+地佐辛)63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各个参数: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效应及2组术前、手术开始5 min后、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检测。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进行外科手术和麻醉。手术开始5 min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和术后这些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82±0.72)分,Ramsay评分(2.65±0.65)分和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3.90±0.84和2.21±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3.41±0.79)min]和定向力恢复时间[(4.28±0.9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94%,26.98%)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与丙泊酚在无痛诱导流产中的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39 2986-2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刘亚静;刘长江;宁佳;蔡连锁;张岳雯;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素B2水平(TXB2)、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颈总动脉厚度(CIMT)、斑块积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92.5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TG、LDL-C、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TXB2、PAGM、LVEDD、LVPWd、CIMT、斑块积分、hs-CRP、IL-6、TNF-α均明显降低,HDL-C、LV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高黏状态和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39 2989-2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张士宏;邓铮铮;都艳红;王艳新;张丹;
目的研究并比较近视眼、远视眼在眼角膜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眼科门诊收治的60例近视眼、60例远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置为近视组、远视组,采用眼反应分析仪对2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测量,比较2组患者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屈光力(Ave K)、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并计算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组与远视组等效球镜、角膜屈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效球镜、角膜屈光力、眼压均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无线性相关,中央角膜厚度与角膜阻力因子、角膜滞后量等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与非接触眼压计测得的眼压均密切相关,而与眼反应分析仪测得的眼压无线性相关。结论近视眼、远视眼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受到其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而不受眼压、角膜屈光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且近视或远视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017年19期 v.39 2992-2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俞广;张树志;姜良德;齐玉新;李宇俊;王继芳;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后踝骨折6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内外后侧联合入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复位及石膏固定,2组患者术后随访5~36个月,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全负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均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结果 2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1个月,骨折复位效果均满足以下标准: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踝关节负重面与小腿纵轴垂直;踝关节面平滑。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83.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89.2%,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后踝骨折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7年19期 v.39 2995-2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周结儿;吴鹏妹;韦婷艳;
目的探究两种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新生儿10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于生后6~12 h内开奶,奶量从0.4~4.0 ml·kg~(-1)·d~(-1)开始;对照组采取晚期常规喂养,于生后48~72 h内或病情平稳后开奶,奶量从10~20 ml·kg~(-1)·d~(-1)开始。观察并比较2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各项监测资料以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静脉营养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后2 d内及7~9 d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生后13~15 d胃泌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促进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成熟,提高其喂养耐受性,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2017年19期 v.39 2998-2999+3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袁赵;王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FOLFOX4化疗的效果分析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5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FOLFOX4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联合FOLFOX4化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近期临床疗效、1/2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后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切口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63.0%)显著高于对照组(55.6%)(P<0.05)。观察组患者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TNF-α及IL-4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FOLFOX4化疗的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延长患者生存率。
2017年19期 v.39 3000-3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曹爱华;庞艳雷;宋文静;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减速力(DC)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B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C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左卡尼汀,对所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运用动态心电图系统采集患儿的心电信号进行DC和HRV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DC值及HRV时域指标的各项参数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HRV时域指标主要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化差(SDN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且C组DC及SDNN、SDANN、RMSSD值比A、B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DC及SDNN、SDANN、RMSS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DC及HRV各时域值均降低,而DC及HRV各时域值能可靠反应迷走神经功能,可以作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临床治疗指导的可靠依据。黄芪注射液与左卡尼汀均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2017年19期 v.39 3003-3004+3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