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力欣;檀力静;刘焱;张秀云;焦骞;张兴隆;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糖、血脂、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10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糖耐量异常组(空腹血糖6.1~6.9 mmol/L,或餐后2 h血糖7.8~11.0 mmol/L)、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观察3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TXNIP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耐量异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LDL-C、TG、TC水平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和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TG、TC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LDL-C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P>0.05)。糖耐量异常组、2型糖尿病组TXNIP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TXNIP水平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XNIP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LDL-C、TG、T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8、0.875、0.202、0.689、0.849、0.674,P<0.05)。以TXNIP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LDL-C、HDL-C、TG、TC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后,TXNIP与餐后2 h血糖、LDL-C、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的血糖升高和血脂代谢紊乱,TXNIP与血糖、LDL-C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
2018年10期 v.40 1445-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 王丽萍;孙士萍;华正祥;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9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iR-19a对肝癌HepG2细胞上皮-间质样转化(EMT)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了25例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9a的表达。筛选miR-19a低表达的肝癌细胞并将miR-19a模拟物(mimic)或其阴性对照(miR-negative control,miR-NC)转染至HepG2细胞后,应用qRT-PCR检测HepG2细胞中miR-19a的表达水平,MTT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miR-19a-mimic后,HepG2细胞中E-cad、N-cad和Viment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miR-19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miR-19a-mimic转染后,HepG2细胞中miR-19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miR-19a-mimic转染后,HepG2细胞中E-cad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N-cad和Vimen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miR-19a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EMT。
2018年10期 v.40 1450-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王薇;孙雪;赵鸿斌;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血清CRP、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IgA、IgG、IgG2、IgG4、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_3、CD_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IgA、IgG、IgM、CD_3、CD_4 T淋巴细胞较正常儿童低,血清CRP及CD8 T淋巴细胞高于正常儿童。
2018年10期 v.40 1455-1458+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朱文娜;张婷婷;曹娜;徐俊荣;尹晓燕;
目的探讨阴超声结合血清因子水平指标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阴超声检查及血清指标检测,对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测治疗前、治疗中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的变化对治疗的影响及血β-HCG水平与阴道超声检查包块类型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不同范围血β-HCG值,其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值<2 000 U/L成功率最高,<5 000 U/L次之;治疗后不同类型的包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质包块成功率明显高于孕囊及心管搏动型(P<0.05);不同孕酮水平单次治疗后成功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孕酮水平越低成功百分比越高;孕酮值与包块类型呈正相关(P<0.05),血流信号各级与β-HCG值呈正相关(P<0.05);治疗中β-HCG值主要呈现持续下降型、骤升骤降型、持续上升型、骤升缓降型不同趋势曲线变化。结论血清β-HCG、孕酮联合阴道超声检查附件包块类型及血流信号分级,是判断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是否成功的综合指标。
2018年10期 v.40 1459-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张学艳;樊峰萍;张丽;刘福兴;文雪花;马艳;王焱浩;杜炜;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1例,根据颅脑MRI按脑白质病变(WML)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WML 0级、WML 1级、WML 2级及WML3级共4组。以WML0级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不同级别WML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各项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的评分情况。结果 WML 3级组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WML 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LDL-C)、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ML 2级、3级组患者Hcy、CRP水平较WML 0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项MMSE评分及MMSE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 3级患者的评分较WML 0级、1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 2级总分较0级、1级比较亦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 CA各分项比较,WML3组最低,对照组最高;Mo CA量表总分比较,WML 3级患者的评分较WML 0级、1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 2级总分较0级,1级比较亦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 1级同对照组比较,在注意(包括计算)方面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病变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脑白质病变早期主要影响患者注意、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合并严重脑白质病变病变整体认知能力下降。
2018年10期 v.40 1464-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王建华;张建滨;张娟娟;井郁陌;孙国明;齐少霞;刘亚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氧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盲探下交感神经阻滞,研究组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分别于盲探或超声引导下于治疗位点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评价治疗效果、记录试验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算心肌氧耗指数(SBP×HP),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心肌耗氧指数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效果满意,患者疼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 h心肌耗氧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均有所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8年10期 v.40 1469-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蔡文祎;王媛媛;王战建;刘宽芝;宋庆芳;张洁;娄萍萍;李红霞;王书畅;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腹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以CT测量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评价90例T2DM患者腹型肥胖的程度,以其腹型肥胖程度将受试者分为A组(n=44)和B组(n=46),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脏结构改变,比较其心脏功能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结果腹型肥胖程度不同的2组T2DM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峰)低于A组的平均水平,而其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A峰)高于对照组平均水平(P<0.05),其E/A较A组显著降低;但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脏结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型肥胖程度更严重的T2DM患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低于肥胖程度较轻的患者,腹型肥胖加重了T2DM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2018年10期 v.40 1474-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张金峰;宋贺;王东;屈浙;檀浩鹏;李建华;胡昱红;鲍莎莎;
目的检测天麻提取物对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H_2O_2处理SH-SY5Y细胞造成损伤模型,然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1、1、10、100μg/ml的天麻提取物。用显微镜观察、记录不同处理细胞形态的差异,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神经细胞生长相关基因[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 H_2O_2诱导24 h后,SH-SY5Y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突触长度显著变小(P<0.05),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而天麻提取物处理H_2O_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后,可以显著的抑制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毒性,随着天麻提取物浓度增加,细胞突触长度、细胞增殖逐渐恢复,不同天麻提取物浓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发现H_2O_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中NGF和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天麻提取物处理后可以显著的上调NGF和BDNF的表达(P<0.05)。结论天麻提取物对H_2O_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GF和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2018年10期 v.40 1479-1482+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 王钿;王列;尹梅;欧灵;郭兰青;
目的探讨正五聚体蛋白3(PTX3)在诊断和评估小儿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心血管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的72例患儿,按感染程度分为3组,非脓毒症组32例,脓毒症组28例,严重脓毒症组12例;根据PTX3浓度分组,轻度升高组29例,中度升高组32例,重度升高组12例。收集患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第1天血浆PTX3浓度、肌钙蛋白、脑钠肽(BNP)、肌酸激酶、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等实验室指标和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儿感染程度与不同程度PTX3升高组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法判断不同程度PTX3升高组患儿心肌酶变化和不同感染严重程度患儿各炎性指标的比较;PTX3与不同炎性指标诊断疾病和预测预后的能力采用ROC曲线。结果患儿炎症感染程度与PTX3升高程度存在相关性(r=0.641,P=0.00);3组患儿的PTX3、CRP、PCT等指标随着感染程度的加深而呈升高趋势(P<0.05);在诊断脓毒血症方面,PTX3、PCT、CRP、WBC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668、0.627、0.552(P=0.001、0.015、0.066、0.451);在不同PTX3升高组之间,心肌酶学评价指标肌钙蛋白、BNP、肌酸激酶等原始值均随着PTX3指标的升高而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方面,PTX3和BNP在预测预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P=0.000)和0.618(P=0.110),PTX3在预测预后方面特异度和敏感度方面均高于BNP。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浆PTX3水平在诊断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在心血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也有重要的价值。
2018年10期 v.40 1483-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田立刚;李增慧;李志永;李建伟;高权;郭飞;祖立秋;李利彬;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患者术中情况、失血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曝光次数)、失血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及差值,显性失血、隐性失血、总失血量)、Harris评分,并根据Harris评分进行效果判定。结果PFNA-Ⅱ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优于DHS组和LPFP组,X线曝光次数高于DHS组和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组,X线曝光次数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DHS组和LPFP组,差值、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DHS组和LPF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显性失血量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和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术后1、3个月治疗效果优于DHS组和LPFP组(P<0.05)。DHS组和LPF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2018年10期 v.40 1488-1491+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王力;王天轶;靳海峰;魏文志;温晓华;刘艳如;任会彩;
目的探究粪便中miRNA-424表达用于结直肠癌诊断和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术前粪便标本、术中肿瘤组织,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粪便。将所有粪便及组织中的RNA分别提取出来,对各标本中10个miRNA的表达量,用RT-PCR检测,选出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粪便以及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存在差异的miRNA,对mi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的评估,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粪便中的miRNA-92a、miRNA-21、miRNA-3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NA-143的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观察组癌组织的miRNA-143的相对表达量较低,但是miRNA-96、miRNA-221、miRNA-31、miRNA-92a、miRNA-17、miRNA-21相对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有miRNA-92、miRNA-143、miRNA-21、miRNA-31;AUC经组合之后都大于0.9,其中达到0.997的是miRNA-143+miRNA-21,特异度及敏感度是0.952、0.974。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间,以及癌旁正常和结直肠癌组织间,均检测到miRNA-92a、miRNA-143、miRNA-21、miRNA-31的表达有明显差异,联合的miRNA-143+miRNA-21,对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2018年10期 v.40 1492-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孙继芬;何芳;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喉镜应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麻气管插管的颈髓损伤患者120例,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Shikani硬质喉镜组(A组)、Glide Scope视频喉镜组(B组)、Mc Grath-5型视频喉镜组(C组)以及Macintosh直接喉镜组(D组),每组30例。观察这4组患者在暴露声门时和插管后颈椎的曲度变化;在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插管的成功率以及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C组患者在暴露声门时和插管后颈椎的曲度变化要小于D组(P<0.05),B、C组之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在暴露声门时和插管后颈椎的曲度变化要小于B、C组(P<0.05);4组患者的T1到T4时间的SPO_2均无显著变化(P>0.05),B、C组T3到T4点MAP和HR变化均要低于D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到T4点MAP和HR变化均要低于B、C组(P<0.05);A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大于B、C组(P<0.05),B、C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大于D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小于B、C组(P<0.05),B、C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小于D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髓损伤患者气管插管而言,Shikani硬质喉镜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损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10期 v.40 1497-1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张志梅;张倩辉;杨立群;朱亚军;马博清;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对骨密度的影响及血清25(OH)D变化。方法受试者为124例女性,甲亢组64例,分为甲亢绝经前30例,甲亢绝经后34例(均为自然绝经)2个亚组,对照组为60例同样分为绝经前28例,绝经后32例(均为自然绝经)2个亚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腰椎(L2~L4)及两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对甲亢组与对照组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甲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抽取空腹血,测定血清FT3、FT4、TSH值及25(OH)D水平,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结果甲亢组比对照组血清FT3、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甲亢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甲亢组腰椎(L2~L4)、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区和转子间骨密度降低。甲亢绝经前组较对照绝经前组,除右侧Ward,s三角区外,其他研究部位骨密度降低显著(P<0.05)。甲亢绝经后组较对照绝经后组腰椎及左侧转子间骨密度降低显著(P<0.05)。甲亢绝经后组比甲亢绝经前组除右侧转子间,左侧大转子外,其余研究部位骨密度降低显著。对照绝经后组比对照绝经前组腰椎、两侧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降低。甲亢绝经后组比对照绝经前组腰椎、两侧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降低。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导致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绝经也可引起骨密度降低。甲亢患者女性绝经后骨密度降低最为显著。甲亢组血清25(OH)D明显升高。
2018年10期 v.40 1501-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张斌;余项华;刘晟;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恢复时间及腕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稳定性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超短波治疗仪及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肽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红细胞相关、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指标,比较腕关节处骨折恢复时间及腕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背伸度、掌屈度、桡角度、旋前度、旋后度均升高,血清EAI、EEI降低,PEER、DTER升高,血清ALP、ACP、PICP、BGP含量升高,血清CRP、IL-6、TNF-α含量降低,IL-2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背伸度、掌屈度、桡角度、旋前度、旋后度较高,血清EAI、EEI较低,PEER、DTER较高,血清ALP、ACP、PICP、BGP含量较高,血清CRP、IL-6、TNF-α含量较低,IL-2含量较高(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72.73%低于研究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训练能促进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2018年10期 v.40 1505-1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刘玺;刘芳;缪蕙;曾慧芬;沈明静;
目的分析三种磷结合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且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安慰剂、碳酸钙、碳酸镧和氢氧化铝进行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钙化情况。结果碳酸钙组和碳酸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氢氧化铝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降低血磷程度与碳酸钙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氢氧化铝组降低血钙程度与碳酸钙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氢氧化铝组降低血钙程度与碳酸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患者钙磷乘积、血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钙磷乘积、血PTH水平与碳酸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氢氧化铝组钙磷乘积水平与碳酸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CACS评分明显减少,心脏瓣膜钙化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患者,碳酸钙、碳酸镧和氢氧化铝三种磷结合剂对降低血磷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含钙磷结合剂容易导致血管钙化,增加病死率;碳酸镧降磷作用较强,对骨病和血管钙化具有改善作用,优于含钙磷结合剂,但价格高。
2018年10期 v.40 1509-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周冠军;孙建欣;赵龙;赵增波;樊少昕;胡菲菲;池学谦;
目的本研究探讨牙骨质对根管壁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前牙、前磨牙、磨牙各140颗,分别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1,A2,B1,B2,C1,C2,每组70颗。A1、B1、C1组用手持锄形刮治器彻底刮除距根尖4~10 mm处的牙骨质,暴露牙本质。A2、B2、C2组牙根表面牙骨质不做处理,保持牙骨质完整。所有离体牙根尖4 mm区域涂布指甲油封闭根尖孔,2%亚甲蓝浸没牙根至10 mm处,每隔24 h随机从6组中选取10颗牙齿,沿牙长轴纵向劈开,观察亚甲蓝渗入牙本质小管情况,连续观察7 d。结果 A1、B1、C1组在第1天即可见到亚甲蓝渗入牙本质内,渗透距离只局限在根管壁外1/3及中间部分。到第3天即可见亚甲蓝渗入根管壁的内1/3部分,至第4天几乎每组均可见亚甲蓝全部渗入根管内。前牙刮除牙骨质组(A1组)与不刮除牙骨质组(A2组)、前磨牙刮除牙骨质组(B1组)与不刮除牙骨质组(B2组)、磨牙刮除牙骨质组(C1组)与不刮除牙骨质组(C2组)分别在第1、2、3、4、5、6、7天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刮除牙骨质以后,根管壁的通透性显著增加。结论牙骨质刮除后,根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可发生从牙周向牙髓方向发生渗漏。
2018年10期 v.40 1513-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李玉雪;万玲玲;梁芸;陈红岩;柳晓金;安翠平;
目的评估改良抗酸染色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结核确诊病例的痰标本共325份,其中涂阳标本81份,同时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对标本进行检测,分析4种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81份涂阳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 4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4%(74/81)、93.8%(76/81)、95.1%(77/81)、98.8%(80/81),4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份涂阴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四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49/244)、46.7%(114/244)、54.9%(134/244)、54.5%(133/244),改良抗酸染色法阴性率低于CPA技术组、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术组、Xpert MTB/RIF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四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8%(123/325)、58.5%(190/325)、64.9%(211/325)、65.5%(213/325)。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对肺结核均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诊断涂阳及涂阴肺结核时,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可以有效替代高成本的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基层医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8年10期 v.40 1517-1519+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王栋;曹娜;唐桂林;刘颖;于滨;闫绍辉;张松;景晓春;赵仰光;刘志民;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螺旋CT的特征,研究螺旋CT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接受螺旋CT扫描的ccRCC患者22例(A组)以及乏脂肪RAml患者18例(B组)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比2组CT值、基本资料以及形态特征情况。结果 A组年龄、病灶大小高于B组,A组单发人数占比为100%(22/22),高于B组的61.11%(11/18),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A组皮质期、肾盂期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坏死囊变、假包膜人数占比均高于B组,而剪刀征、皮质翘起征、合并出血以及黑点征人数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绝大多数为不均匀强化,占比为77.27%(17/22),B组均匀强化稍多,占比为5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层重建B组8例发现微脂肪区域,占比为44.44%(8/18),而A组未发现微脂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ccRCC与乏脂肪RAml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10期 v.40 1520-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欧阳一彬;莫业和;何青龙;范旭东;
目的研究影响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1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30例,分别考察年龄、病理级别、切除肿瘤、TIP蛋白、TM4SF1蛋白、性别、KPS和病灶数目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中位时间的影响和对脑胶质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年龄、病理级别、切除肿瘤程度、TIP蛋白、KPS和TM4SF1蛋白均可影响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P<0.05);年龄、病理级别、切除肿瘤程度、肿瘤直径、TIP30蛋白和TM4SF1蛋白均为脑胶质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TIP30蛋白和KPS为保护因素;年龄、病理级别、切除肿瘤程度、KPS、肿瘤直径、TIP蛋白和TM4SF1蛋白均可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P<0.05)。结论年龄、病理级别、切除肿瘤程度、TIP蛋白、KPS和TM4SF1蛋白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临床可针对患者的上述临床指标,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018年10期 v.40 1524-1526+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周美娟;邓旭霞;
目的探讨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解剖形态的增龄性变化,为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收集拔除的30颗有年龄标记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标记,分成三组(A组:20~39岁,B组:40~59岁,C组:≥60岁),每组10颗,采用SCANCO MEDICALμ-CT 80显微CT断层扫描,MIMICS 8.0分析软件测量根尖孔的直径,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直径平均值为(0.253±0.075)mm,A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形状圆形占22.45%,椭圆形占61.22%,不规则形占16.33%,3组根尖孔形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单根牙和双根牙多见,三根牙较少见,单根牙和双根牙在三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类型中单根管(Ⅰ型)发生率为33.33%,双根管(Ⅱ~Ⅶ型)发生率为63.33%,三根管(Ⅷ型)发生率为3.3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直径在老年组减少,而根尖孔形状无增龄性变化,主要为椭圆形,临床以单根管型和双根管型最为多见。
2018年10期 v.40 1527-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龙建新;李金龙;
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联合洛铂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毒理安全性,为该方法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符合研究要求的原发性肝癌确诊患者60例,结合患者治疗意愿及基本病情分为对照组(单纯使用洛铂进行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组30例。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健康状况(卡氏评分)、毒副作用的具体差异。结果 2组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PR、SD、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分级的比较,A级、B级、C级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癌患者卡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其差异由组间、时间、组间和组间的交互三者构成;具体分析发现,治疗后2组肝癌患者卡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癌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单纯使用洛铂介入治疗,其健康状况会得到一定改善,同时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有助于患者近期疗效、肝功能、健康状况的显著提升,其毒副作用优于单纯介入栓塞化疗的患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10期 v.40 1531-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马向英;刘艳慧;吕英璞;尚丽丽;娄玉芹;张立新;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盆底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就诊编号为单数视为对照组,双数则为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训练,干预组则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对2组干预效果、盆底肌力改善等方面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Ⅰ类和Ⅱ类肌肌力、疲乏程度、夜尿频次以及阴道肌电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均有改善,且干预组病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10期 v.40 1534-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杨育英;贺定辉;张丽蓓;洪浩;郑佩娜;付小云;
目的探讨气道内持续输注利多卡因预防腭咽成形术(UPPP)后者带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UPPP术后带管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芬太尼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经鼻留置可注药式气管导管。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前30 min经经可注药型气管导管给予5 ml利多卡因首剂后接泵,背景剂量2 ml/h,单次自控给药2 ml,锁定时间15 min;芬太尼组:芬太尼4μg·kg-1·h-1,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4 ml首剂后接泵,单次自控给药2 ml/L,锁定时间15 min。对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0)、术后6 h(T1)和拔管时(T2)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T1和T2时NRS疼痛评分、RASS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停药至拔管时间和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以及手术结束至拔管期间患者的呛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T0、T1和T2,利多卡因组HR均明显慢于芬太尼组(P<0.05),且利多卡因组MAP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T1和T2时,2组的NR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的RASS镇静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同时,该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和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组(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的呛咳总发生率(53.3%)显著低于芬太尼组(73.3%),且呛咳程度也明显轻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气道内持续输注利多卡因可预防UPPP术后患者带管期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安全性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018年10期 v.40 1537-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陈兰兰;高立明;程少会;曹军丽;姜丽;栗坤;李健;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前后的水平,探讨其水平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中晚期宫颈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单纯放疗,36例行同期放化疗。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样本,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CYFRA21-1水平,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盆腔CT,依据RES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对CYFRA21-1水平和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全组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率为54.545%,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升高(P=0.029);治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39)。CR+PR组的血清CYFRA21-1显著低于SD+PD组(P=0.019)。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血清CYFRA21-1水平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与近期疗效相关。
2018年10期 v.40 1540-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王世平;杨军政;孟祥会;夏彩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基层医院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危重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应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超声组和应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传统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从进针至置管完成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超声组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缩短了穿刺时间,减少了穿刺次数,降低了不良反应,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2018年10期 v.40 1543-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郝亚楠;张艺玮;潘晓伟;李辉贤;王宏卫;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稽留流产患者和早孕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稽留流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稽留流产患者和200例正常早孕者分别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每个患者子宫动脉、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舒张末流速比(S/D)。结果稽留流产组的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中RI和PI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稽留流产组的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S/D高于正常早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诊断稽留流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8年10期 v.40 1546-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赵文增;刘荣红;王海刚;吴俊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 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8年10期 v.40 1549-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王彦芳;张秀;于洪顺;秦澎湃;孙滨滨;
目的研究抗TNF-α制剂对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术后免疫平衡及细胞因子水平和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对42例行手术治疗的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依据术后应用抗TNF-α制剂与否,分为对照组(n=20,单行挂线引流术治疗)和观察组(n=22,挂线引流术+抗TNF-α制剂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肛瘘瘘口完全愈合率68.18%,对照组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EIS评分、CDAI评分和PDA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25)~+Treg显著上升(P<0.05),IL-4/IFN-γ值和TGF-β/IL-17值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瘘复发率9.09%,肛瘘再发率4.55%,对照组分别为35%和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TNF-α制剂可明显改善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症状,维持免疫平衡,降低肛瘘复发和再发率,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利于提高预后疗效。
2018年10期 v.40 1552-1554+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蒋玉凤;李雄;郑伟华;
目的探讨研究骨髓涂片病态巨核细胞在小儿血液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小儿血液病的骨髓涂片105例,使用常规的瑞氏染色进行处理,并对每例骨髓涂片进行巨核细胞的计数,以及对淋巴样小巨细胞进行计数,以计算病态巨核细胞所占比例与淋巴样小巨细胞在巨核细胞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全片巨核细胞均数最高的为ITP组,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组别(P<0.05);HA、CML、MDS、ET、PV组中全片巨核细胞均数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A、ANLL、恶性肿瘤组中全片巨核细胞均数均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DA组中全片巨核细胞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MDS组中全片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均数最多,显著性高于其他组别(P<0.05);良性血液病组别与正常对照组中全片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血液病患儿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对患儿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为良恶性血液病鉴别提供依据。
2018年10期 v.40 1555-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王涛;刘宏祥;王颖;齐姣;史小盼;陈小静;闫丽静;王珍;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解毒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化痰解毒汤。2周后对2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的组内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则有进一步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解毒汤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可靠。
2018年10期 v.40 1558-1560+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